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余保,湖南茶陵人。1927年11月,他随毛泽东上井冈山,红军长征时,谭余保被留下坚持革命斗争,出生入死,发展了湘赣地区的游击战争。1937年10月下旬,为寻找谭余保及其领导的湘赣边游击队,项英特派党代表陈毅从瑞金经吉安进入武功山,几经曲折来到九陇山山区。陈毅和随从副官被蒙着眼睛带上九陇山,游击队负责人段焕竞、刘培善问明来者竟是大名鼎鼎的陈毅,一时拿不定主意,决定将情况写成书面报告,派团特派员黄炳光,带上几个侦察员,将陈毅送上铁  相似文献   

2.
苏东坡小传     
《春秋》1998,(3)
苏东坡的传记已经出版了多种。这些书大体有两类:一类为评传式传记,这类传记着重论述苏东坡的作品和思想,一般事迹的叙述居从属地位,学术性较强,但对普通读者来说,可读性较差。另一类为文学传记,着力于将传主的事迹故事化,史料不足便假以想象,带有不同程度的演义性质,可读性较强而学术性不足,严格地说是文学作品而非史学著作。《苏东坡小传》不同于以上两类传记。该文以叙述苏东坡一生主要事迹为内容,不评介作品和思想;但又不是文学传记,所叙事迹都有史料依据,没有臆想成分。为了增强可读性,尽量多写一些见于历史记载的生活细节,但决不添枝加叶,力求反映出在史料中有根据而又比较具体的传主形象,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连载该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在京剧的包公戏里,包公的脸谱总是黑的,以示铁面无私。而今,爱看京剧的人不多了,但包公精神仍是妇孺皆知。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以“铁面”对邪恶的似不很多。 据《工人日报》载:河南省原汝州市市长、市委副书记徐中和贪污受贿51万元。他的问题从1989年起,干部群众连连举报,而他岿然不功。群众状告无门,他却整人有术——将举报人撤职、降级、下井挖煤等。后来,人们进京上访,中央领导过问,河南省纪委把徐中和带到离平顶山100多公里的地方审查,市里一些头面人物乃发扬“不  相似文献   

4.
事实是界定传记文学的它强调文学真实.李长之的传记体批评灵活而巧妙地运用了这一事实原则,使一个个鲜活的传主人物的面孔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李长之正是以这种求真的"批评精神"和事实原则,使他创作出的传记体批评具有相当的阅读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嘉敏 《前沿》2014,(15):213-215
“新批评”将文学研究划分为文学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将传统的注重作家生平传记的考察归为外部研究,并对此进行了批判。现代和后现代理论对传记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认为传记写作追求“真实”是不可能实现的,甚至有“传记死亡”之类的说法。然而,笔者认为,作品研究离不开作家的传记研究,传记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批评方式。本文主要考察了两部福楼拜传记——李健吾的《福楼拜评传》和巴恩斯《福楼拜的鹦鹉》对名著《包法利夫人》的解读,以期探讨作家传记对文学作品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长之的批评文体是一种传记体批评,这种批评实践有着自己的结构特点。李长之以整体性为指归,从全局的观点出发,探入到传主的心灵,出色地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传主形象,达到了认识的全面性和艺术的完整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阿伯特·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主导着人的行为,在社会情境中,人类的大部分行为通过观察别人的示范就可以学会。许多名人传记中的传主具有榜样价值,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这些人的激励和影响会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较好的榜样效应。具体来说,以名人传记中的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有助于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传主的经历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传主的性格对大学生塑造良好性格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8.
罗斌 《求索》2011,(7):218-220
本文从传主与传者、史实与传实以及材料选择三个方面分析评述了弗罗斯特多个版本的传记,弗罗斯特在不同版本传记中的形象差异巨大,这些形象有赞颂和褒扬的、有贬斥和丑化的,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在于传主与传者关系的不同、传者对史实的歪曲及负面材料选择的选择。结论认为,读者应正确看待这些不同的形象,不能够让这些不同的形象左右诗歌理解和阅读。  相似文献   

9.
元朝的包公文学的繁盛,与元朝的社会现实和元杂剧的繁荣有关。元代的社会现实只是产生包公戏的外部原因,公案文学的发展和元杂剧的繁荣则是产生包公戏的内部原因。从外因上看,是元代吏治黑暗、百姓有冤难诉造成的。从文学自身发展来看,元以前的公案作品,为包公戏提供了可借鉴的内容与技巧。而元杂剧的兴盛,又为文人关注现实,发泄郁闷找到了最合适的文学样式,杂剧作为视听文化,无论从技巧和效果上讲,都有利于表达巨大的心灵震撼。  相似文献   

10.
严实 《人大建设》2001,(10):20-20
近日,笔者在采访素有“平民包公”之誉的全国人大代表姚秀荣时,她说,有的朋友和新闻媒体说我是“平民包公”,把我和河南省人大代表李朝义、焦作市人大代表卢靖之等一些人大代表称之为“群体包公”。我觉得这种提法很不恰当,心里觉得很不舒服。这不是愧不敢当,而是人大代表不座谈当包公,也不能够当包公。  相似文献   

11.
胡涤非著、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一个红军战士的足迹——刘月生传》,是一部富有吸引力的传记。这种吸引力,固然来自传主的奇特经历、高风亮节,还来自作者突破陈规、锐意创新,有与众不同的写作技巧。 刘月生将军生于湖南茶陵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3岁时以40元银元被卖给李启嫂作孙子,从“糠箩”里跳到了“米箩”里。1929年,月生被谭家述领导的共产党茶陵游击队,作为人质逮捕,与一些女土豪  相似文献   

12.
古人的幽默拒贿乐章提古人的幽默拒贿●乐章及拒贿,人们头脑里首先会浮出这样的语汇:铁面无情,义正辞严。接着便如数家珍地道来羊续悬鱼、包公掷砚等大义凛然、愤慨拒贿的典故。不给行贿者面子和台阶下的迎头痛击值得称道,然而嬉谑中藏真善,柔软里隐锋芒的幽默拒贿,...  相似文献   

13.
重建绿洲     
<正> “文学沙漠化”这一提法,内涵是多重的。与此同时,我以为,“文学沙漠化”未必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沙漠之上,可以重建绿洲。我以为,我们更应该关注的问题,在于“重建”。当然,说到如何重建,我们还是要探究到一些深层的原因。现有的文学态势,小说已经走下圣殿,取而代之的,是散文、随笔、杂文、传记、纪实小说等多种样式多元发展、齐头并进的态势,此外,取代了传统戏剧的电影、电视剧的创作日益膨胀。文学的功  相似文献   

14.
《中共党史人物传》是一部有重要价值的历史丛书,是一部中共传记史学,是信史。它不同于一般的评传和文学传记,也不同于烈士传记,而是非常严谨的历史著作,同时,党史人物传是通过人物传记来反映党的壮丽斗争历史、歌颂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时的政治身份是什么?目前党史学界基本上都认为他是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去开展工作的。权威的《中共党史大事年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都说:“九月,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被派到湖南,和湖南省委一起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八七会议一结束,毛泽东就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去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并领导秋收起义。”这一共同认识的依据就是  相似文献   

16.
提起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差不多妇孺皆知。北宋真宗年间,李妃生下太子,刘妃嫉妒,因为生下太子,李妃就能成为皇后,身价百倍,刘妃命太监郭槐指使宫女以狸猫换下太子。20年后东窗事发,包公审理此案。包公与郭槐乃是同乡、同窗、同僚的“三同”好友,而且在包公年少时就幸遇郭槐相救,才得大难不死。后因  相似文献   

17.
早就听说写作名人传记有所谓的“真名人,假故事”,这些故事是“根据名人的性格和当时的场景,依据逻辑推理写出来的”,这叫“文学虚构”,目的是加强“感染力”,达到“励志”的目的。尽管这种写作手法迄今仍有作家以为可取,我却以为必须摒弃?真实才有感染力。凭空虚构的故事,除了扰乱人们的视听之外,还将给后世留下艰难的辨伪考证工作。  相似文献   

18.
合肥人說是包公。這倒不是“老鄕誇老鄕,同鄕就幚腔”膊皇且驙懞戏视邪籼冒?包河的藕無絲(私),魚兒也墨面黑容,廉泉井水贜官喝了頭痛肚子疼。中華大地上,哪裏不唱包公戲麨楣偾逭?執法如山,嚴於律己,關心百姓疾苦,戲劇裏的包公簡直成了無所不能的清官神了。包公那“後世子孫仕官有犯贜襤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我子孫”的家訓,就很是給人不小的啓示。這樣的人評上個“天下第一”,確實够格。也有人說,天下第一清官應是篐?包公雖好,但畢竟未從根本上動搖達官顯宦的特權,也不敢駡皇帝。而海瑞,則敢於為民請命,敢於上  相似文献   

19.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时势又造就了英雄.过去的20世纪,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人物传记图书的出版呈现五彩缤纷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阶层甚至不同的利益集团,都以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众星拱月般地遴选各自代表人物树碑立传.这些个体人物传记图书,大都以时代家庭为背景,以传主的生平事迹、著作编年为主线,演绎与评价他们的贡献和作用.如正面人物,传主大都大浪淘沙,艰难玉成,给人智慧与启迪;如反面人物,传主则在历史的潮流中沉浮,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反映着历史的普遍规律;如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上的代表人物的传记,传主则在政治与学术上徘徊,春秋笔法,见诸字里行间,令人回忆与思考,催人奋进与向上.读史可以使人聪明,读人物传记则可以使人明智,可以使人在逆境中奋起;在艰难中砺志;在安乐中忧患;在变革中图强;在贫困中思进;在富贵中安贫……林林总总的个体人物传记图书产生的社会作用是巨大的,人物传记图书是出版园地中的奇葩.  相似文献   

20.
曲线的魅力     
《福尔摩斯侦探案》向来为中外读者所喜爱。福氏断案时逻辑严密的“曲线”思维,体现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原理。中国宋朝的包公,在“陈州放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