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正相声是北京特产,不过老北京人听过相声的很少。因为从前相声演出只在天桥、庙会和鼓楼钟楼后的那块平地。平地上画个圈儿,就算"剧场"了,圈大人薄最多也就四五十人。上世纪40年代初,偶然机会相声忽然有数百听众于一堂,那是在放映电影后加演的。原因有部电影新片上演,名《锦绣歌城》,是由两个相声小演员主演的。当时隆福寺街的"蟾宫"电影院不失良机,在放映该片后特安排那两个小演员,在银幕前不足一米进深的台上说相声,大受欢迎,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3月初春,我和常宝华老师商定共同完成他的新书《常开笑口》。书稿采用第一人称,讲述他一生倾注的心血——"相声"事业的故事,将此书呈献给喜爱"常氏相声"的观众。此后我开始采访他。常老师头脑清晰、口才颇好、语言凝练、出口成章,他娓娓道来尘封往事:对母亲的热爱和眷恋;求学不果,转为学习相声艺术。他的大哥常宝堃烈士(艺名"小蘑菇")用相声作武器,从抗战时期直到  相似文献   

3.
正这是2018年1月18日晚,协和医院一位年轻女医生发在微信朋友圈里的一条短信: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教育家、人称"京城洋教头"的丁广泉先生,2018年1月18日因病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享年73岁。丁先生这一走,带走了许多欢歌与笑声,留下无数惋惜与叹息,引人思考什么是真正艺术家的尊严与体面。他带出了70多个国家100多个相声徒弟刚开始,称呼他为"丁老师",后又叫"丁先生",叫来叫去,丁先  相似文献   

4.
施亮 《海内与海外》2013,(12):64-65
我得知旧京天桥八大怪“大兵黄”的故事,源自读陈建功老师所写《北京平民探访录》之五《“大兵黄”》一文。建功老师专门采访当时的一位老者潘先生,老者曾经亲耳聆听过“大兵黄”的骂街。此文,激起我对这位民国市井人物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5.
正1989年2月的元宵节,我应邀出席北京电视台在前门大碗茶茶馆举办的元宵联欢晚会,见到电影大师谢添,戏剧大师于是之,著名导演凌子风,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孙毓敏,相声艺术家李文华,话剧表演艺术家郑榕,著名影星宋佳等艺术界熟人。那天最使我高兴的是听到了相声大师马三立的相声。马先生当时已有75岁高龄,人虽瘦,但底气很足。他的相声过去只  相似文献   

6.
她提小小的笔记本电脑,管理着5000英亩土地,会玩期货和高尔夫球;不喜欢威风八面的美国大兵,却爱上了中国穷小子  相似文献   

7.
春节写对联、贴对联,与中国人的节日气氛必不可缺。春节晚会的相声里的对联,也给人们留下了印象。譬如:“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再譬如:“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相声中的对联,以幽默与趣味性为本。一代一代的相声艺人,把民间的趣联,吸收到作品中来,增强了段子的文化含量,给欢度春节的千家万户带来了欢乐。  相似文献   

8.
正在北京认识了比尔,是个美国人给介绍的。那晚为了认识他,装成外来人,闯过了建国门外交公寓大兵的哨岗。尽管非常不情愿装成什么日本人或者华侨什么的,但当时真的是为完成一种使命而不得已那么做。我操着老外说中文的口音,问大兵我要去的楼号,居然没向我要证件!在美国的一个外交官家里,见到了比尔。他长着栗色的头发,瘦高个,很斯文。曾经在上海教过法文,后来在巴黎一家运输公司工作,负责对中  相似文献   

9.
刚从师范毕业的时候,我被分到了一个乡村小学任教。白天上几节课,晚上就在小学校里住校。同我一起住校的还有大兵和春子,和我一样,都是刚上班不久没有女朋友的光棍老师。我们仨把学校的一间小房当做厨房,轮流买菜做饭,过得倒也优哉游哉。可是,接连几天,我们买回来做菜的内一放在厨房就不见了。我们正怀疑是有学生拿走时,小学校的校长对我们说:"我这几天常看见只黄狗在校园里跑来跑去,也许是它偷吃了吧。"我  相似文献   

10.
正在相声大师马三立的一生之中,除了创作、整理、改编并演出过200多段儿相声,还写过一些文章。究竟写过多少文章?恐怕很难搜集全。有个相声网站,收集了马三立的若干篇文章,有《我这一辈子》《谈谈相声》《一点希望》《戏说骆玉笙》《〈曲苑杂谈〉序》《〈画扇面〉及其它》《〈官场斗〉序》《五福寿为先》《怀念赵佩茹同志》《含泪忆荣翔》和《艺海飘零录》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以来,泰国出现了一种称作"法政优戏"的特殊的表演形式,它中泰合璧,用泰文来演唱中国戏曲,剧目以《三国演义》的故事为主,用中国的故事影射泰国当代的政治事件,模仿戏讽、针砭时弊。这种表演以其狂欢化的特征和颠覆性的特质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作为中泰文化交流的产物,法政优戏在泰国数次重要的政治事件中都发挥了作用,因此也被泰国人称作"卫国优戏"。  相似文献   

12.
遵命躺在半似沙发半似床铺的皮椅上,面对着刺眼的聚光灯,张着麻木不仁的嘴巴,囚犯一般,等待着一个午时操斩的时辰。只见牙医用镊子,挟着刚才"搞"下的那颗蛀牙给我过目。此时,不由从心的深处浮上一句悼词:"安息吧!我的牙"……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其实,说到拔牙,既恐怖又滑稽。记得有个江湖郎中拔牙的相声段子,说将绳子一端套在患者要拔的那颗牙上,另一端则绑在了椅腿。  相似文献   

13.
"到胡同去!"这话要搁过去,准能吓人一大跳,为什么?因为以前北京的小流氓一打架就这句:"哥儿们,服不服?不服咱上胡同去!"姜昆的相声里就有这么一段:"哥儿们!口里口外?刀子板带?头一拳封你左眼,再一拳封你右眼,一板砖把你花喽!"形容的就是小流氓在胡同里打架。但是,现在的"到胡同去!"已成了一种很时尚的文化,到胡同去干什么?请您参观。一车车,一队队,一群群的外地人、外国人,在导游的带领  相似文献   

14.
好吃的歌     
看龙年春晚,印象最深的就是群口相声《小合唱》,当相声演员和歌唱演员混搭,曲艺和音乐跨界,所衍生出的作品的确让人耳目一新.然后,我开始浮想联翩:如果让饕餮客和歌唱家混搭一下,让美食和音乐相互跨界,所碰撞出的歌曲一定很好吃.  相似文献   

15.
挂画     
正有一折极有名的山西地方戏叫《挂画》,我记得演员表演得技艺超拔:她可以把一把椅子当成虚无的墙,在椅子上表演出各种各样挂画的绝技。据说这叫"椅子功"。我不太懂戏,尤其不太懂山西地方戏(似乎是"晋剧"),但看过一场《挂画》,便记下了剧名,自然也记下了那灵活的演员和派了独特用场的椅子。挂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极常见的行为,这并不太值得写出什么认认真真的文章。只是触发对时下里流行的字画热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出境旅游的国人数量快速增长。出去的人多了,自然免不了会发生一些"奇葩"事件,如近期"卢浮宫门票"、"中国游客国外拒看色情表演被甩客"、"赴美中国游客频遇‘钱太大’拒收"、"中国游客在埃及神庙写‘到此一游’"、"中国游客假结婚只为吃顿免费餐"等。这些新闻一时间在网络引起热议。  相似文献   

17.
正"我是黄西,黄瓜的黄,西瓜的西。"作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华裔脱口秀笑星,生活中有点宅、天然呆的黄西以这样的开场白介绍自己。"70后"的黄西是中科院硕士,后留美获德克萨斯州莱斯大学生化博士学位。2009年,在美国深夜节目收视率冠军的"大卫·莱特曼秀"中,他表演的近6分钟的脱口秀使他成为了美国喜剧  相似文献   

18.
正傣家人称节日为"摆",称过节为"毫摆"。傣族著名舞蹈家刀美兰和岩林1959年参加国庆10周年全国文艺会演时表演的双人舞《赶摆路上》,使全国观众对"赶摆"有了一定的了解。"赶摆"是汉、傣语混用词,"赶"为汉语,摆"为傣语,连起来意为过节。  相似文献   

19.
常开笑口     
正要说出书,我认为我似乎没什么资格。有人就说,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呢?是那些有丰功伟绩,或者做出了一些鲜为人知、十分惊奇或者很精彩的事情的人吗?而我显然是一个平平淡淡的人。我创作过相声,我演过相声,但是我创作的作品并不是很多,我演得也不是十分精彩。可以说四句话就概括了我:创作不大点,演出不起眼,干了大半辈,落个半熟脸。有人说这是谦虚之词,但我觉得这是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20.
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先生共有耀中、耀华和耀文三个儿子和一个小女儿侯珍。多少年来,侯宝林总是以自己的一言一行,默默为子女树立榜样,不仅教给他们精湛的艺术,也教给了他们做人与处世的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