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德水 《人权》2005,(3):2-5
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这是中国发展观认识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在中国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所说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发展要依靠人,发展是为了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因此,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树立以人为本谋发展的新理念,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第二,要以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  相似文献   

2.
万东华 《半月谈》2004,(13):28-30
今年以来,在中央一系列调控措施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矜持和问题开始得到缓慢,薄弱环节得到加强,整体经济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基础上更趋稳健扎实。这表明,面对复杂形势,中央所采取的各项方针政策是及时,果断和富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3.
李霆 《前进》2005,(1):17-18
从1979年国家在山西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至今,跨越两个世纪的25年过去了。回顾四分之一世纪的历程,总结经验与教训,2004年提出的建设新型能源工业基地,是山西必然的、明智的抉择。一、必然的抉择2003年,山西省委、省政府组织力量,历时一年研究行业结构调整。先后出台了《山西省行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和《山西省行业结构调整实施办法》,其核心内容,就是传统产业的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进而使山西进入到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半月谈》2004,(13):4-5
小局与大局,这一对相生相克的矛盾的运动,在经济生活中演化出了各式各样利益的博弈和力量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白和金 《半月谈》2004,(15):44-45
应该看到,这轮宏观调控对经济结构内部的短期调整,目的是为了长期持续更好的发展。从长远考虑,这次调控不仅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更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地区间的平衡发展等,也就是我们说的“五个统筹”。促进增长,仍是我们的重要目标,但今后的发展,更强调要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含金量”更足了。当然,这对我们的宏观调控也意味着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6.
《思想工作》2004,(7):14-15
今天以来,全国上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热潮普遍兴起,紧接着,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一时间,媒体和专家学者发出了对追求GDP、追求投资增长以及经济过热等问题的各种各样的看法。那么,如何冷静看待我区当前的发展状况呢?这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需要审慎研究和把握的,也是各界人士和普通老百姓热切关心的。我们认为,这里有一个如何正确理解和真正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问题。根据我区实际,我们认为,只要认真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宏观调控对我们内蒙古讲来,其实是个大好机遇。1郾缓解国民经济的“瓶颈”,内蒙古大有可为。去年以来,…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飞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科学发展观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区的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正确认识和处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强宏观调控的关系加强宏观调控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保持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部分行业过热、投资…  相似文献   

8.
《时事报告》2005,(1):12-12
在一系列政策保障之下,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保存了较快的增长,经济列车平稳快速前行。从2003年酝酿实施,到今年上半年强力推行的宏观调控,到目前为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9.
郑斯民 《创造》2004,(10):39-40
提出并致力于贯彻科学发展观,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来说,是极为明智的抉择;作为必须对历史负责的执政党和党的决策层次来说,则显示了面对未来改革的理念和韬略.要想发展是全面的,首先我们的决策思维必须是全面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它的决心,使世人充分看到了这种思维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屈明 《长江论坛》2001,(6):39-40,44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已经成为全党的共识。江泽民总书记强调:“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两个根本性转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新世纪之初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我国已经到了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不调整就不能继续前进,不调整就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杜宇 《思想工作》2005,(8):25-25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近日在京表示,从经济发展趋势看,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既存在使经济转入稳定增长期的积极因素,也存在值得关注的问题。邱晓华是在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做关于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汇报时说这番话的。他说,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基本平稳,主要经济指标继续朝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总体形势是好的,但也应看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邱晓华分析认为,当前支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投资增长的惯性仍然存在。从新开工项目和在建施工项目总规模等先行指标看,投资保持较高增速的惯性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相互作用,为各个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了在日益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各国政府纷纷进行多方面的管理体制和行为方式调整.在新的趋势下,中国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加快改革,在市场化进程中发挥新的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半月谈》2004,(14):1-1
这次中央实行宏观调控的目的和指导思想是: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及时消除经济发展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促进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绝不是人为地放慢增长步伐,只有防止大起大落,才能真正抓住和用好20年战略机遇期.否则就会走弯路甚至丧失机遇。因此,对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来说,加强宏观调控是积极的,大家务必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粤苏鲁沪浙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现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广东、江苏、山东的GDP总量跃上了25万亿元台阶,浙江排列第四为18640亿元。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科学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其目的是要进一步回答好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如何发展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守信 《半月谈》2005,(2):4-35
2004年,我国社会发展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中得到进一步加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迈出有力步伐。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与交流》2004,(5):39-39
中国正处于千年一遇的经济起飞期,这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周期,其表现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短、中、长期的划分方式,影响深远,超越了单纯的经济意义,涉及到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全面提升。中国的经济起飞主要包括两个基本要素:第一,中国正进入重化工时代,工业投资率非常高,承接国际制造业的转移.  相似文献   

18.
第二届陈水扁班底中的新任“经建会主委”和副主委,在就职第二天(2004年5月21日)的施政报告中.先后分析了台湾未来经济形势,提出了所谓“放眼国际.布局全球”的三大施政方针。对于台湾经济部门新官上任所烧的两把火.笔者难以全面评价.必须等待今后的实践来检验.现仅就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19.
解三明 《半月谈》2004,(11):44-46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在呈现良好态势的同时。一部分行业也出现了过热迹象。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央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人们十分关注:这次宏观调控与以往有何不同?能否遏制局部经济过热的势头.最终实现经济“软着陆”?  相似文献   

20.
《时事报告》2005,(4):4-4
新闻事实: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比上年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增长7.7%;全年粮食总产量4695亿公斤,比上年增产3日8亿公斤,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出现1997年以来最快增长速度,实际增长6.8%,达到2936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