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1 毫秒
1.
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水平.由"灰色收入"导致的收入差距,破坏了社会公平,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首先对"灰色收入"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了"灰色收入"的来源和渠道,指出"灰色收入"无论是在社会层面、政治层面、经济层面还是社会风气层面都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清除"灰色收入",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削减政府权力、消除行政性垄断和健全税收征管体制.  相似文献   

2.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司法实践中遇到了有权责令说明财产来源的机关范围不明确、法定刑设置偏轻、刑罚种类单一等具有争议性的法律问题。尽管(《刑法修正案(七)》修改了一些表述,但仍需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进行科学设计和合理界定,明确有权责令说明财产来源的机关,设定合理的法定刑,建立国家工作人员财产申报制度,从而有利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司法认定和准确量刑。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规制商业贿赂的立法存在法条分散、概念模糊、构成要件不科学等问题,给司法实践造成了很大困难。完善我国的商业贿赂立法应制定统一的《反商业贿赂法,》合理界定商业贿赂的构成要件,明确商业贿赂的规制主体、法律责任及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4.
能动司法与欧美的司法能动主义有一定的渊源,但在我国更多反映的是一政治愿景。在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能动司法意指司法机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为大局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可是,能动司法在各地的实践中存在着过度能动的问题,司法权力有侵越行政、立法、社会等权力领域倾向。这不仅背离了司法应有的审判功能定位,还带来权力重叠和社会自治权利被侵蚀的新问题。需要对能动司法进行反思,对其权力要通过职能、原则与方法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 ,当事人滥用诉权的现象 ,已不少见。但由于我国对当事人滥用诉权理论研究的缺乏 ,导致规制当事人滥用诉权的法律制度存在结构性缺陷。在此情况下 ,滥用诉权行为的界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 ,当事人滥用诉权规制体系的建构既符合我国具体的法制环境 ,还应具备一定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国家的理性治理思想和刑罚权的特别规制需要,刑法的宪法化原则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在西方法治国家中,作为厉行刑事法治所遵循的一个重要准则,刑法的宪法化原则在近现代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全面、准确地界定它的基本含义,系统、科学地确定它的基本内容,是在刑事法治实践中应用它的重要前提。只有实现刑法的系统宪法化和法治化、宪法的司法化,它才能真正地在刑事法治实践中得到贯彻。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预装软件愈发泛滥,饱受消费者诟病。这些手机预装软件侵害了消费者的隐私权、自主选择权、知情权和物权。目前,这一领域缺乏直接规制预装软件的法律规定,司法实践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通过分析规制手机预装软件的法理基础,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危险驾驶行为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为了规制醉酒驾驶机动车、在城镇违法高速驾驶机动车竞逐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危险驾驶机动车罪已写入《刑法》。围绕危险驾驶的界定以及该类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以明确危险驾驶行为作为独立罪名进入《刑法》必要性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轰动一时的南京彭宇案中,裁判过程中的事实推定成了关键并且板具争议的问题。在民事程序中,事实推定的相关规定并不完善,有着诸多漏洞,以至于在司法实践中事实推定的运用陷入了严重的困境。建议从立法、司法和法官自身素质等方面加以完善和规制,使其规范地运作。  相似文献   

10.
在民事诉讼中,伪造证据的行为时有发生,"其他人"帮助当事人伪造证据可以构成帮助当事人伪造证据罪。但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伪造证据甚至毁灭证据,进而否定对方的事实与理由的行为也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司法秩序。但对当事人伪造民事证据这一行为,目前我国的刑法中没有明确的条文加以规制。因而,有必要对当事人伪造民事证据的行为进行分类,并界定民事诉讼当事人伪造民事证据的行为边界,进一步探讨对民事诉讼当事人伪造证据进行刑法规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收入分配,特别是中国的灰色收入,在中国被相当一部分“主流经济学”家所忽视或有意回避。几个很大的报告都没有计入灰色收入。即使如此,中国的基尼系数也已经达到0.446,1995年以后出视了收入绝对下降的城乡居民阶层,经济学家所谓的“帕累托最优”已不存在。必须重视收入差别已经很大,并对改革稳定和发展都产生不利的后果。  相似文献   

12.
关于徇私枉法罪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立徇私枉法罪的目的是规制刑事司法人员的职权行为,但对徇私枉法罪的主体、"徇私"与"有罪"的解释以及枉法行为的界定等问题,不仅理论界存在较大争议,而且在司法实践中认定不一,直接影响了本罪的司法适用。探讨上述问题,对查办徇私枉法行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司法审查能较好起到规制行政规范性文件的作用,但是进入司法审查必须明确其启动要件,即依据《行政诉讼法》第53条进行司法审查应当满足的条件。目前由于在启动主体要件、时限因素、关联性等方面规定不清、界定模糊,导致相当一部分附带审查的诉求得不到法院支持,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被架空。通过对启动要件的分析,进一步明晰司法介入行政的门槛,能更好实现司法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规制功能。  相似文献   

14.
《刑法》第九十三条关于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界定解决了概念上的纷争,同时明确规定了“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范围。但由于立法时没有对相关问题做出具体的解释,导致司法实践中,在界定国家工作人员范围时,屡屡发生歧义,直接影响了刑法的适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统计学研究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对比,从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角度论证了我国司法实践中离婚判决难以作出的原因。其中,离婚法定标准难以掌握以及诉讼程序设置不科学是根本原因。之后,笔者还提出了我国未来《民法典》如何规制离婚问题的立法建言。  相似文献   

16.
通过案例观察发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三条,特别是在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问题上,在适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混乱。同时,立法上也缺少对“个人隐私”的界定。为使二十三条有更好地操作性,应该在界定“个人隐私”的同时,利用“指导性案例”将其涵义设定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要分类规制第三方意见,并使司法审查及于“个人隐私”判断的全部。  相似文献   

17.
在司法实践中,嫖宿幼女罪单独成罪引发的问题日益明显。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嫖宿幼女罪与强奸罪在犯罪构成方面的异同,深入论证嫖宿幼女罪在平等适用法律、罪刑法定、立法协调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刑事立法的角度进一步探究规制嫖宿幼女行为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司法责任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体法律体系中司法制度的重要部分,对于规制司法工作者行为、司法机关运转方式以及司法制度的公正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中司法责任制度的各个模块正逐步确立,特别是错案追究制度、主任检察官责任制度、授权清单制度等相关配套制度已在相关试点地区摸索实行,但理论界对于我国司法责任制的总体价值追求之方向,尚无明确定论.在司法体制改革中,建立科学的司法责任制度有利于防治司法腐败、提升司法公信力、增强司法责任心、规范司法行为、保障司法质量.  相似文献   

19.
卖淫相关犯罪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卖淫行为较为普遍地发生,与卖淫相关的几种犯罪也变得常见而多发,如何有效规制这些犯罪并恰当地定罪量刑,已成为理论和实践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比较与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司法实践中易于出现混淆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指出了组织卖淫罪与协助组织卖淫罪的区别;强迫卖淫罪规制范围狭窄的原因以及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中"容留"与"介绍"的应有含义,希望通过这些分析对实践中一些问题产生释疑解惑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虚假诉讼作为典型的民刑交叉法律问题,在实体法和诉讼法的双重规制下,衍生出范围界定和法益保护的诸多冲突。实践中的民刑程序分立,造成对虚假诉讼的防范和制裁力度不足,难以对司法秩序和他人合法权益形成有效维护。因此,要结合民事诉讼和刑事制裁,将民刑程序进行有效对接,针对"串通型"和"单方型"虚假诉讼的各自特征,从程序上对虚假诉讼进行阻却,完善相应的证明标准,形成立体的制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