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书,既要泛读,又要精读。这要看个人爱好,也要看什么书和什么人读。我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也佩服学究们把历史事件“研磨”成粉末,再“还原”,我还享受央视名嘴信手拈来的各种典故,还有法国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对“高老头”入木三分的刻划,  相似文献   

2.
青春棒喝     
大学毕业前,终于出了一本自己的作品集,没有辜负“校园才子”的称号。在别人的羡慕和吹捧里,我俨然作家般地得意和风光。待到找工作的时候,更不像别人那样慌乱,似乎只需要把自己的书往任何一家报社递交,便可稳稳当当地去工作了。我自信地去了省里一家最好的日报社,很张扬地直接去了老总的办公室。没等老总开口问,我便口若悬河般介绍自己,最后又把自己的作品作为压轴戏,很骄傲地拿出来放在老总的面前,尔后等着他将散乱的视线收回来,全都聚集在书和书的主人身上。老总看了一眼包装精美的作品集,淡淡笑道:“读书阶段就能出书,不错。不过我现在…  相似文献   

3.
历史的发展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林彪、江青、康生一伙大搞现代迷信,把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说成是“天生的”的圣人,是“全世界几百年、中国几千年才出一个”的特殊“天才”,是“一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不禁使人想起封建时代把帝王说成是“真命天子出世”一类的胡说八道。然而谎言毕竟是谎言,它不仅从根本上违反了历史的真实,也违背了毛泽东同志自己的一贯说法。毛泽东同志曾多次讲过:“我不是天才。我读了六年孔夫子的书,又读了七年资本主义的书,到一九一八年读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4.
展示陈祖芬     
“六一”前夕,陈祖芬把她新近出版的《童话展示柜》送给了我。书不厚,又图文并茂,我立马读了起来。读着她越来越少儿化的文字,看着那些摆出各种姿态逗你玩儿的小仙女、小公主、小天使、猪八戒、兔儿爷、米老鼠等诸多小精灵,我忍不住哈哈大笑。真是少有的精彩阅读,少有的狂喜阅读。读完重看书名,我觉得书名叫《展示陈祖芬》或许更恰当。  相似文献   

5.
报答     
“严打”斗争的风暴,把我从桃李园卷进了警营,鲜红的国徽和一身戎装圆了我的从警梦。   小时候,书没看多少,但像《跟踪追击》《羊城暗哨》《铁道卫士》《国庆十点钟》等,我却是每片必看,且百看不厌,并津津乐道,连做梦都梦见自己是勇斗特务、暴徒的卫士。   20世纪 80年代初,在如火如荼的“严打”斗争中,我从学校调到公安战线,我的夙愿得以实现。那时的我,身穿仿佛是度身定做上白下蓝的四号警服,头顶国徽,领挂红旗,肩挎手枪,腰扎武装带,潇洒英俊威风八面,心里美滋滋地憧憬那刺激又带惊险的警察生活。   我上班的第二…  相似文献   

6.
死亡之路     
一 佩雷斯在《新中东》一书中写到:“我们正处于一个罕见的关键时刻,它迫使眼光敏锐的政治家进行跳跃性思维。”历史上的犹太人由于智慧被誉为“上帝的选民(chosen peopl)”,佩雷斯曾经两次当选以色列总理。能两次担任犹太总理者绝不是等闲之辈,我猜佩雷斯的个人悟性绝不在爱因斯坦、马克思等犹太同胞之下。 20年前我在北大当学生时,就沉溺在“跳跃性”的胡思乱想之中。由于读了过多的有关二次大战的书,我把自己当成“沙漠之狐”隆美尔。为实现梦想,我每天刻板地饮食起居,准时围着圆明园长跑。在找到38军坦克6…  相似文献   

7.
在咱们中国,是很有些“陪读”传统的。古时候有“陪太子读书”之说,“太子”而无学童陪伴左右,那书就读不好;又有“红袖添香夜读书”之说,耐不住寂寞的什么公子,如果没有“红袖”在身边晃来晃去,书也读不利索。然则“太子”有了学童,也未必能把书读好;公子加上“红袖”,  相似文献   

8.
另一种呐喊     
我想把自己定位在身为知识分子的人大代表这一点上。就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而言,就是要言他人所不能言、不便言、不敢言、不善言之事、之理。我当人大代表就应当力求体现“社会的良心”。我给自己确立了当代表的准则——坚持实事求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08,(8):11-11
1、举办“我的布袋。我作主”系列活动。今年,作为“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的重点活动之一,市妇联联合大连日报社、大连诺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了“我的布袋,我作主”系列活动,并把自己设计、亲自动手、制作出只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布袋作为此次活动的主旋律,从而在全市刮起了又一股“崇尚节约、关注环保”的布袋风潮。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我把自己1983年平反后重回工作岗位的各类文稿整理结集。我想到一直很尊敬的凌青同志,就将书稿寄到北京请他为我把关并作序题写书名。我不知道凌青同志此时身体已经很不好了。凌青同志在医院认真为我写了序文,题写了“不改其乐”书名,让我义喜义愧。想不到,一年之后,我的书还未印出  相似文献   

11.
“我基本上是脱离了社会和学界的人,不参加学术活动,不讲课,不去高校,我编的书、写的书都很少。”刘军宁说自己是一个思想个体户。但在笔者采访过的知识分子中。无论是赞成者还是反对者,不少人的评价却是“刘军宁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从我做起”口号的提出,应该说恰当其时。但时至今日,究其效果,却尚未尽如人意。原因何在?笔者以为,对“从我做起”的“我”的认识偏差,当是重要原因之一。从表面上看,“我”包括、涵盖了所有人,但因为十分笼统,没有重点,即没有明确哪些人、哪部分人应当首先“从我做起”,结果人人又可以游离在“我”之外。前不久,辽宁大连市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在廉政建设中敢于把自己作为廉政的标杆立起来,公开提出“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口号,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普遍对自己如何廉洁自律做表率定出了具体目标、要…  相似文献   

13.
告别校门已经十余年了,喜欢读书的我虽然学无所成.但对书的热爱与钟情不但始终未减。而且买书的乐趣还与日俱增。当然。我买的书与藏书家相比实感汗颜,因此,说自己是在“藏”书.实在令人见笑。  相似文献   

14.
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后,大家都在考虑开发什么和如何开发的问题。我认为,中国二重集团公司一直抓住“开发自己”不放松,即抓住观念大转变不放松,抓住精益求精重实干不放松,确实为自己争取了主动,一旦机遇到来,就能从容上阵,就不会眼睁睁地看到机遇而又放跑了机遇。对企业而言,如果自己的观念、智力、管理及资源都没有得到“开发”,又怎能更好地参与西部大开发? 要“开发自己”,就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国有企业是藏龙卧虎之地,倘若不给尤以水、不给虎以山,不把自己的队伍组织好,不把自己的条件利用好,是难以投入…  相似文献   

15.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曾留下读书名联,他们或谈志向情趣,或谈读书甘苦,或把人生的理解寓于平淡字句之中,或把自己的性情寄托于名联的雷外之意。读来富有生活气息,而又充满哲理。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无书不读,便大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经一老者指点,遂改成:“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读书有味身忘老”的陆游尤嗜读书,他把自己的书房称为书巢,并题联云:“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  相似文献   

16.
任怡菲 《台声》2023,(19):106-107
<正>《小窗幽记》言:书能下酒,云可赠人。实是如此。书不仅是如人们常言“良药”“香茶”“醇酒”云云,而且有不少特殊效用。但想来,用“效用”形容读书又有些功利。微醺的黄色柔光下,一曲轻歌,一壶淡茶,指尖看翻飞着书页,将时间尘封,将心灵放飞——读书又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山月不知你,夜雨不懂你。书中确有黄金屋,书中确有千钟粟。那书中的,才是你的“乌托邦”,是你自己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串门,见到朋友家墙壁上挂着“无为”二字的条幅,是用小篆书成,书风道劲刚毅。但欣赏之余却发现,主人是在以此为座右铭,宣布自己不想干事情、逃避现实矛盾的心意。显然主人把“无为”理解成无所作为、不干事情的意思了。我对朋友笑着说:你的想法实在是对老子“无为”的一种误解。那天的串门,变成了我们对“无为”的一次讨论。  相似文献   

18.
李离是春秋战国时期执掌晋国刑狱的大法官,由于误听下属不实之辞而错杀了人。于是,他把自己拘禁起来,请求死罪。晋文公说:“官职有贵有贱,所处的刑罚也有轻有重,下属官吏有罪,不是你的过错。”李离说:“我担任的官职是长官,并没有让位给下属;我领取的俸禄多,也没有与下属分享利益。现在我误听失察,错杀了人,却把责任推给下属,我没听说过有这样的道理。”晋文公又说:“你如果认为有罪,我不也有罪了吗?”李离说:“治狱断案有规定:因为失察误判,断案人员就要自己受刑;因为失察错杀了人,断案人员就该处以死刑。您认为我能…  相似文献   

19.
Mr.DongguoandtheWolf¥LINZHENZONG古代有位东郭先生很仁慈,也很迂腐。一天,他在路上遇见一只狼。狼说:“先生,我是一只善良的狼,猎人在追赶我。请您救救我。”东郭先生很可怜它,就把它藏在自己的空书袋里。猎人追到这里,没有看见...  相似文献   

20.
我在山梁下乡间小学上的第一堂语文课,就是跟着老师呀呀学语一般念出声:“我爱北京天安门!”身着蓝色咔叽布料中山服的老师,把拳头放到自己的胸口上说:“北京,它是我们祖国的心脏!”我也学着老师的模样,把小手贴在自己的胸口上,我清楚地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