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违反行政程序是行政行为违法的常见表现形式。实践中程序违法却容易被行政机关所忽视,因而成为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败诉的重要原因,公安机关有也不例外。对违反行政程序的法律后果进行比较分析不仅具有理论上的研究价值,而且对实践中行政机关如何依法行政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的,该行政机关应当承担责任”。这是我国法律首次对行政侵权责任作出的原则性规定,它表明,我国现行法律只确认“具体行政行为”的侵权责任。因此,对于“具体行政行为”及其侵权责任的界定和判认,也就成为我国行政诉讼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本文拟就此谈些粗浅看法,并就教于贤达。  相似文献   

3.
公安行政执法程序违法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当前公安行政程序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了公安行政程序违法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进而就今后如何进一步改善公安行政程序执法以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行政程序违法的补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程序违法的补正是行政程序违法责任的实现形式之一,其存在的理论基础一是行政程序的目的属性和手段属性、公正价值和效率价值的冲突;二是对社会公共利益保障、行政相对人信赖利益的保障及法的安定性的需要。从比较法的视角考量,补正由法律明确规定,并应有严格的条件限制。我国目前行政程序违法责任的实现形式相对单一,可以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为契机全面建构中国行政程序违法的补正制度。  相似文献   

5.
行政程序法价值包括目的性价值和程序性价值,多元的价值体系既统一又相互冲突。行政程序违法责任应根据行政程序法价值冲突而具体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行政程序的独立性、国外行政程序之司法审查的情形 ,以及我国行政程序之司法审查的内容和可能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不作为”是行政失职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随着法制建设的完善、法律意识的提高,公安行政执法过程中会面,临越来越多的“不作为”问题。依法行政,尽量避免“不作为”发生,是公安机关今后应高度重视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8.
内地与澳门虽然都建立了程序性违法的制裁制度,但价值理念、法律传统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两地在有关刑事诉讼程序性违法法律后果的规定上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警察、检察官或法官的各种违反法定诉讼程序的行为,澳门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诉讼行为无效制度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构成其较为完善的程序性裁判机制。相比而言,内地有关程序性违法法律后果的规定则存在不少问题。深入比较两地的程序性违法法律后果,研究其各自的运作机理和制度绩效,对于两地尤其是我国内地程序性违法制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笔者通过多年来对公安机关执法的观察后认为,当前公安办案部门的大多数民警对办案程序不能说是不懂,而是有时不愿或不屑去做,因而导致程序违法。这是一个执法理念的问题,是受“重实体,轻程序”传统观念影响的结果。本丈以行政程序为例,阐述了行政程序的法律价值,以及其存在的基础:程序正义理论,旨在呼请办案民警能真正树立起程序意识,在思想上实现从“重实体,轻程序”向实体与程序并重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11.
作为对1989年《行政诉讼法》“违反法定程序一律撤销”立场之纠偏,新《行政诉讼法》确立的行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在制度定位上既是程序瑕疵类型,也是程序瑕疵司法审查的标准。作为前者,“程序轻微违法”是对司法实践中广泛运用的“狭义程序瑕疵”概念之扬弃;作为后者,相对于“违反法定程序”标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标准,“程序轻微违法”标准具有独立性、补充性两大特点。但部分法院未能严格遵循“程序轻微违法”的立法既定路径,不仅导致“程序轻微违法”认定空间被挤压,还使得“程序轻微违法”标准存在被虚置与被滥用的双重误区。针对以上误区,法院应当秉承程序瑕疵类型二分法立场,兼顾客观程序标准与主观权利标准,并对“程序轻微违法”标准予以严格适用。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对行政立法程序及违法责任构建的研究相对欠缺,应当从行政立法程序的违法过程及违法责任类型入手,探究适用于行政立法程序的纠正机制,构建行政立法程序违法责任体系,从而保证行政立法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作为行政程序法之重要内容,行政程序的管辖制度的确立对于推进我国行政程序法典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就合理性而言,应当将行政管辖制度单列成章,并系统地规定违反管辖制度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的是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首先简要介绍了说明理由制度的概念、历史发展和法律意义.其次对目前行政程序基本制度研究中的混乱,将说明理由制度说明和告知和听证这两种相关程序制度进行了比较,厘清其区别、阐释其联系.最后对现行<行政处罚法>中说明理由制度相关条款的做出病理分析,并以"试拟稿框架"为基础拟定了未来我国行政程序法典中说明理由制度相关条款,以资立法实务.  相似文献   

15.
行政实践中存在着行政程序违法、行政程序不当和行政程序错误等情形 ,这些情形可统称为行政程序瑕疵。基于程序的独立性和程序权利义务的独立性 ,应独立地认定具有行政程序瑕疵的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并给予行政内救济、行政诉讼、行政赔偿三种途径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6.
程序违法撤销与重作行政行为的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行为因为程序违法被撤销后,行政机关可以不受限制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这个制度存在着前提不正确,忽视程序独立价值、诉讼价值、原告利益和利益平衡原则等缺陷。这种无限制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制度和理论应当受到一定条件和范围的限制,主要有:事实限制、法律规范限制、程序限制、权力限制、判决限制和违法限制。行政诉讼制度应据此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正在草拟的行政程序法专家建议稿也应规定这些限制规则。  相似文献   

17.
行政程序义务的独立客观存在,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应履行性和应受强制性,决定了对行政程序违法行为有追究其法律责任的必要.现有的法律规定对实现行政程序违法责任存在不足之处,应该在借鉴国外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的行政程序违法责任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存在各部门法对于违法行为表述相同的情况,这种冲突和重叠给司法实践带来一定的困惑,也说明了违法形式之间的界限不清晰。违法性可分为形式违法性和实质违法性,需要用实质违法性及社会危害性来划分违法形式之间的界限。确定实质违法性以及解决冲突的途径有实质理性的运用、法律解释思路的更新、实践类型的构建等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意识的增强,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在遵从实体法上已大为进步,但对程序合法的认识仍显不足,程序操作上的不规范引起了行政相对人的不满,并由此滋生了大量行政纠纷。审判实践中,针对适用不同的判决结果,可采取确定无效、可撤销、确认违法、责令履行法定职责四种责任形式。为此,既要遵守程序规则,又不能陷入形式主义,应从增加行政机关效率、防止权力滥用、保护行政相对人利益等角度考量,视具体情形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0.
税务行政强制执行是一种重要的政府强制性行为。违法的税务行政强制执行行为主要有主体违法、内容违法、程序违法三种。违法税务行政强制执行行为存在着认识误区,防止违法税务行政强制执行行为出现,要进行有效的程序控制,完善法律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