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理论》2015,(22)
在当今时代,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显性教育,另一种是隐性教育。高校德育中传统文化的显性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以隐性教育来弥补其缺陷具有其必要性。本文试图从物质、互动和文化三个层面探讨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国出现了一种原本只有医学、商业等领域才有的怪现象——滞胀。诚然,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受到重视的同时,一系列始料未及的问题也相继而起,使得现代教育呈现一种病态现象——教育滞胀。解析我国的教育滞胀,不得不提到教育目的,特别是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目的是使其逐步具有可操作性。因为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而教育质量又和我国目前的教育滞胀存在密切关系,所以对教育目的的研究对缓解我国的教育滞胀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婷婷 《学理论》2012,(31):209-210
符号暴力是布迪厄教育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之一。通过这个概念,布迪厄揭示了教育的本质,认为从教育行动从一种专断权力所强加的一种文化专段的意义上说,所有的教育行动客观上都是一种符号暴力[1]13。遵循布迪厄所推崇的关系主义原则,将符号暴力与场域、关系、资本等其他重要概念相结合,阐释教育场域中符号暴力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国人认同的教育理念。高等教育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但必须强调的是,创新教育既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既是知识结构的创新,也是一种文化的创新。因此,推进创新和创新教育过程中,必须关注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通过创新型校园文化的建构促进创新教育的推进。创新教育必须有创新型校园文化与之呼应。  相似文献   

5.
胡玮 《团结》2007,(5):45-47
教育券(也称为教育凭证),是在教育领域中实行的一种代币券,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提出,并得到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尔与怀斯曼的发展的一种教育学费(补助)的  相似文献   

6.
李建华 《学理论》2011,(23):41-42
教育观是对教育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我们要自觉遵循有价值的教育观。教育的根本指导原则是为社会立人,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即实践,狭义的教育是指一种人对人善的信息互动的实践活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当具有一种"圆善"的教育观念。所谓"圆善"就是实现善的内容通过善的形式在主体的人与客体的人之间形成善的信息互动,达到对人和社会一种善的效果。特别是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应结合自身实际,反思是否承载了善的内容、运用了善的形式、达到了善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4,(32)
个性化教育不等同于差异教育。在完整理解个性内涵的基础上,认为个性化教育是古代教育理想的回归和自觉,是一种尊重人和人的个性,立足人的个性中的差异与趋同,强调发掘个性潜能、发展优势个性,培养个性良好、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它强调特色化教育。现实给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条件,但也有太多现实的牵绊。  相似文献   

8.
忠诚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加强领导干部忠诚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忠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教育,是为了解决领导干部"为谁干"和"靠得住"的问题;忠诚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即领导干部对于组织和事业的忠诚度教育。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忠诚的党员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9.
王更芳  迟慧 《理论导刊》2023,(4):95-101
政治德性教育似乎恰是后现代思潮中“规训”一词的所指,而由于福柯对现代社会规训性质的强调,这一词汇在后现代思潮中具有了一种贬损性意涵。但是,作为政治德性教育的基本要求,规训又具有长期性、时间性和非强制性,这无疑体现了政治德性教育和后现代思潮之间的张力。根据当前我国政治德性教育建设的情况,有必要将后现代因素纳入政治德性教育建设之中,并借鉴其中的合理因素,不断拓展政治德性教育的内涵,最终建构一种针对受教育者的社会化和政治德性的更为宏观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0.
任晶莹 《学理论》2013,(3):226-22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目标任务,为高职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内涵式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就是要注重学校理念、学校文化、教育科研、教师素质、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和水平等方面的建设,强调自身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作为一名教学一线教师,从自身体会对教学质量和师德教育作以浅析,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是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强化师德教育是内涵式发展的根本,注重综合培育是内涵式发展的保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许小荣 《学理论》2011,(11):246-247
榜样教育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且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榜样教育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新时期,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榜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灵活运用,增强榜样教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2.
赵聪  周立平  郑文宝 《学理论》2013,(10):106-107
"生命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几十年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都相继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生命教育活动。对当代大学生而言,生命教育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关怀和润泽。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路径的思考与探索,教育引导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进而拥有一个无比美好的生命世界。  相似文献   

13.
隐性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主要具有间接性、分散性、平等性、缓慢性、非单一性和娱乐性等特点.基于隐性教育的特点,抓隐性教育要围绕载体建设进行.  相似文献   

14.
李艳 《理论导刊》2005,(11):86-87
文化是教育的本体,教育是人类文化发生发展的一种生命机制,教育过程是人类文化传递和建构的过程,人类总是借助教育来实现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文化传统是历代延传下来的深层文化积淀,没有文化传统就不会有教育,文化传统规定了教育发展的前提,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以传统为前提,接受传统,根据民族的文化传统来采取特定的教育行动。  相似文献   

15.
王若杉 《学理论》2009,(24):139-141
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国人认同的教育理念。高等教育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但必须强调的是,创新教育既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既是知识结构的创新,也是一种文化的创新。因此,推进创新和创新教育过程中,必须关注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通过创新型校园文化的建构促进创新教育的推进。创新教育必须有创新型校园文化与之呼应。  相似文献   

16.
赏识教育是一种体现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工作者应通过赏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信心、兴趣和意志,发掘学生自身的潜能。高校学风建设应将赏识教育贯穿全员育人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与因材施教,促进整体教风、学风水平的提升。赏识教育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应用对于学生教育管理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作为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教育平等具有促进社会平等的功能。但是,近年来,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政府公共政策的不同取向或偏差,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现实中的教育差距,教育公平问题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在我国逐步实现教育公平,政府责无旁贷。加大教育投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仍然是今后一段时期内促进教育公平的两大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乡村教育思潮是五四运动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想潮流,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是其中的一派。他所提出的乡村建设理论主要是根治文化失调,恢复固有精神文明之理论,这在当时是一种标新立异的构思。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教育问题又一次引起世人关注,重温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从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论高校生命意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璐璐 《学理论》2010,(16):211-212
近年来大学生伤害他人和自我伤害、甚至是自杀事件屡见不鲜,这些表现出的均是大学生对于生命意识缺失的一种现象,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迫切的社会需求。从生命意识教育的内容、意义等方面入手,针对现阶段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进行和完善高校生命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20.
公民教育是一个具有重要时代意义的课题,也是中国备受关注的一种教育形式。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看,不同的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特点和侧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