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遏制司法腐败的对策的思考,认为提高司法人员素质不是当前遏制司法腐败的紧迫问题,司法独立也并不是遏制司法腐败的唯一或者说较为重要的对策,当前遏制司法腐败最迫切也最可行的是找准加强对司法活动监督制约的关键点--尽快实施司法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及赋予媒体及大众更为现实有力的监督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当今司法腐败的现状着手,分析了司法腐败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遏制司法腐败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一、司法腐败的原因 (一)权力的固有属性,是产生司法腐败的本质根源。 (二)利益驱动,是司法腐败产生的主观根源。 (三)体制的不完善,是司法腐败产生的客观根源。 (四)立法弹性过大,是司法腐败产生的法律根源。 二、遏制司法腐败的对策 (一)改革司法体制,建立健全的司法独立保障制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司法腐败,加强对司法腐败成因的研究已势在必行。道德治理司法腐败,需要制度建设保驾护航。司法腐败道德治理模式:制度设计;司法伦理规范建设;司法人员德性养成。  相似文献   

5.
司法腐败正成为中国时下社会各界所严密关注的焦点问题,极大影响了判决公信力及纠纷的有效解决.从根本而论,一国遏制司法腐败的强度及效果,直接反映了该国司法系统有序运行的可能及限度,是司法文明的重要风向标.因此,《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5年版)》将“司法腐败遏制”作为极为重要的一级指标予以评估,通过对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证调查为分析样本,较为全面、系统地研判了中国司法腐败的现状,并主张通过强化权力制衡、增加司法透明、推动公民参与以及完善追责机制以有效遏制时下较为严重的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6.
传统思想是司法腐败的温床 ,司法的双重领导制及管理模式上的缺陷是造成司法腐败的原因 ,而司法人员选任制度造成司法人员素质不高。监督约束机制的不健全客观上放纵了司法腐败。铲除司法腐败应从更新观念、体制改革、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注意司法腐败对当事人和社会的危害,没有人注意到司法腐败对律师的危害,甚至还有人把律师指责为司法腐败的帮凶。其实不然。应当说,律师是司法腐败的最大受害者。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法治领域一直是权力腐败现象的"重灾区".提起法治领域的腐败,人们通常会本能地想到"司法腐败"这一众矢之的.诚然,司法腐败的确是权力腐败在法治领域的重要表征,不过,颇具隐蔽性的立法腐败也是不容漠视的权力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统治者面对司法腐败的挑战,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防治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包括防治司法腐败的制度措施和监督机制,还包括了防治司法腐败的道德教化措施,时至今日,这些措施仍不乏借鉴之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枉法裁判行为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枉法裁判行为是当前司法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枉法裁判既是司法腐败本身的内容,又是枉法裁判者获取腐败利益的主要方式。因此,反对腐败、遏制腐败行为蔓延的重要任务就是反对司法腐败、遏制司法腐败,反对司法腐败、遏制司法腐败的核心内容则是制裁枉法裁判行为。而真正富有成效的、从根本上遏制枉法裁判行为的对策,只有在科学、理性地研究其形成、存在的原因之后才能获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99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  相似文献   

11.
滋生司法腐败的社会生态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铁薇  王静 《中国司法》2005,(1):100-103
司法腐败的本质在于司法权异化为可以进行交易的私有资源,而产生这一权力病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当一个社会的生态环境恶化到一定程度,司法腐败便有了其生存的土壤,而司法腐败的蔓延也会进一步破坏法律的威信,最终导致社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社会将处于不公正的无序状态。我国反腐败工作的现实迫使我们对司法腐败产生的根源进行更为深入的理性审视和全面探讨,而借用生物学中的生态分析方法来剖析司法腐败泛滥的文化、经济和社会根源,提供一种以"社会为因、制度为果"的解释框架,或许可成为治理司法腐败的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宫楠 《法制与社会》2011,(6):178-17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近些年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完善。但是,在法治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些不和谐的问题也逐渐浮现,严重制约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健康成长,司法腐败就是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对我国司法腐败问题从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不良影响、司法腐败对社会的负面效应、影响司法腐败的因素等问题展开初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小钟 《检察风云》2006,(22):22-25
9月底,安徽省阜阳市的前后三任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同时被起诉,103名法官和相关人员涉案,引来国内司法界强烈震荡。尚军、刘家义和张自民的司法腐败案成为各界竞相研究的腐败标本。通过详细解读阜阳司法腐败窝案,我们发现吏治腐败与司法腐败相伴而生,形成了“贪——买——贪——卖”令人痛心的恶性循环。司法腐败的“阜阳模式”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4.
一、对司法腐败概念的认识由于司法队伍中的腐败现象形形色色,在现实中存在一种将司法腐败概念泛化的倾向,认为只要是司法机构中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就是司法腐败。笔者认为,这样就模糊了司法腐败与经济腐败、生活腐败等的区别。那些与司法权力不相联系的行为,例如嫖娼、赌博、吸毒等构成违纪的问题(这类问题与司法职权无直接联系,尽管有时也是造成司法腐败的原因)则不属于司法腐败的范畴。根据学理解释,司法是指拥有司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把法律运用于对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处理,以及对这种处理过程进行法律监…  相似文献   

15.
李冰 《法制与社会》2012,(15):39-40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级法院系统陆续出台错案追究制度来防止司法腐败.但是,从近年来各地法院实施的情况来看,司法腐败之势并未因此而得到有效遏制,相反仍有蔓延之势,错案纠正也日趋困难.错案追究制度的实施与司法公正逆向运行的事实不能不再次引起我们的反思.这一制度能真正实现其设立时的初衷吗?问题的回答有赖于对“错案”的界定.  相似文献   

16.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的廉洁与公正是全社会的希望所在,也是建设法治国家必备条件之一。当前一些地方存在的司法腐败现象玷污了国家法律的尊严,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形象,毁坏了人民群众对法治的崇高信仰。遏制并努力消除司法腐败现象,必须深入研究司法腐败的特点、成因和治理对策。一、当前司法腐败的特点司法领域是当前职务犯罪的一个高发领域。从已经揭露和查处的大量司法腐败案件看,当前的司法腐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主体特殊,负面影响大。司法机关的成员不同于其他公职人员,他们手中握有特殊的权力,是法律公…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世界,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大量的司法腐败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受司法腐败所困扰,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完全遏制和有效地控制、开出完全根治司法腐败的药方。司法腐败是权力腐败中最严重的一种腐败,它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它直接威胁到国家政权和政党的生存,影响着司法的公正性,危害到公民的名誉、财产乃至生命的安全。因此,各国对此积极为关注,都在努力探索对司法腐败的控制手段。但时至今日,还没有一个完全有效的办法和良策对司法腐败有效根治。即使在“三权分立”的西方国…  相似文献   

18.
一、司法腐败现象的成因 1.存在滋生腐败的土壤。具体表现是:①有些政法机关“皇粮”吃不饱,靠“创收”开门,这就带来了一系列的司法腐败问题。如有些公安机关的一线所队把抓罚没款放在首位。有些检察机关为了维持正常运转,对一些实际上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只要犯  相似文献   

19.
蒋德海 《检察风云》2011,(14):16-17
如果说法治社会的大敌是司法腐败,则人情案可以看成是司法腐败的首恶。原因在于它与司法腐败的金钱案不同,有时并不与金钱等物质利益发生关系,很多情况下甚至仅仅是出于一种工作中或人际往来中的“人情味”或“哥们义气”。  相似文献   

20.
缓刑是我国刑事判决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法律权威性、公正性的重要体现.我国刑事法律制度对于缓刑的认定、判决标准、缓刑执行期间的监管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近年来司法机关在缓刑判决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司法腐败行为,严重影响到司法机关的整体形象,破坏了法律的尊严.本文分析了我国缓刑判决制度的主要特点,就可能出现司法腐败的领域进行了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