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法制史上著名的“十九世纪英国司法改革世纪”.在这个世纪里,英国政府以法律为手段对社会进行了现代化、民主化的改造.哈代以小说道德形式参与了社会法律改革大讨论.他的小说记录着丰富的法律人物、法律事件、司法活动内容,是一幅描绘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法律景象的风情画.  相似文献   

2.
田端博邦  青锋 《中外法学》1981,(4):45-46,59
<正> 战后,由于维希体制的崩溃,使战前劳动法制的一些原则得到了恢复,这就是恢复"工会自由"和罢工自由,以后从法律上确认了职工代表制(一九四六年四月十六日法律)。但是,在战后特殊的经济条件(战后复兴经济)之下,劳动协约法不可能立即恢复到一九三六年法律所确立的制度上来,只是  相似文献   

3.
2003年是沈家本先生逝世90周年,从他的逝日上溯11年,则是他主持晚清法律改革100年。百年后的今天,回首这段改革的历史,我们发现:尽管这场改革曾有不少争论,大者如(法)部(大理)院权限之争;小者如罪刑法定与援引比附之争、刑讯与废除刑讯之争,以及陪审制、律师制之争等等。但是,从改革之日  相似文献   

4.
书讯     
《英国的宗教与法律》作者:马克·希尔(英国)拉塞尔·桑德伯格(英国)诺曼·多伊(英国)译者:隋嘉滨定价:48元出版:2014年12月本书在全面介绍英国社会和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详述了英国宗教活动的法律框架,包括宗教自由原则,宗教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国际法、跨国协议和宗教法的影响,还介绍了宗教在劳工、资助、婚姻家庭等特殊领域中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5.
法治、良法与民主——兼评拉兹的法治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健 《中外法学》1999,(4):22-28
<正> 在法学界对法治(the rule of law)的各种解说中,英国法学家约瑟夫·拉兹(Joseph Raz)的观点代表了一种倾向。他在其代表作《法律的权威——法律与道德论文集》(The Authorityof law——Essays on Law and Morality)的第十一章中较全面地阐述了他对法治的看法,并在该章前言中集中地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如果法治是良法之治,那么解释它的性质就是提出一套完整的社会哲学。但是若是那样,这一术语也就失去了任何用途。仅仅为了去发现信奉法治就是相信良善应当获胜,是不必求助于法治的。法治是一个政治理想,一个法律制度或者缺乏、或者多多少少地拥有这一理想。此乃共识。同时可以认为,法治只是一个法律制度可能拥有以及据以评判该制度的优点之一。它不应与民主、正义、平等(法律或其他事物面前的)、种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法律体系来源于英国,但它又经过了不断的改革创新而有别于英国,它的法学院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19世纪美国哈佛法学院的院长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决定要改革美国法学院的教育。他认为律师所需要的执业素养和法律技能必须经过严格、系统的训练,而当时美国已有的法学本科皿LB)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徐娜 《法制与社会》2012,(13):11-12
20世纪初期,由沈家本主持的中国法律改革是中国法律史上亘古未有之变革,奠定了中国近代法制的基础。本文通过历史分析在时代背景下,对沈家本的法律思想和实践(1902年-1911年清末法律改革)及其与中国法律近代化关系做一些评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分析其现代价值为当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开阔思路提供一些个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 按照日本学者的观点,日本法律社会学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明治时代穗积陈重(1855~1926)等人的研究活动.但作为一种法学研究方法和法学专门学科,却是在本世纪20年代形成的,当时活跃在日本法学界的末弘严太郎(1888~1951)、穗积重远(1883~1951)等人,就是日本法律社会学的奠基者.但是,日本法律社会学的黄金时代,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开始的. 战后日本法律社会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9.
<正> 菲利普·塞尔兹尼克(Philip Selznick,191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教授、社会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法律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论著是《法律社会学》(载默顿等人编:《社会学》一书,1957年);《社会学和自然法》(载《自然法论坛》1961年第6期);《法德、社会和工业正义》(1969年)。一、法律社会学的发展塞尔兹尼克在《法律社会学》一文中首先提出法律社会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他所讲的"法律社会学"包括了"社会学法学"。  相似文献   

10.
英国传统上以法律职业团体自我规制为主导的法律服务规制体制,对于英国法律服务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被指责为"过时、僵化、过于复杂、欠缺问责并且不够透明"。2007年《法律服务法》对传统体制做了大幅改革,包括设立了一个作为独立规制机构的法律服务理事会,使得公共规制和职业团体自我规制之间的权力配置更为合理;设立了独立的法律申诉局,致力于为法律服务市场中的消费者提供一个有效的权利救济途径;引入了替代性事务结构,允许非法律人投资者和管理人进行法律服务市场,以增强法律服务市场的竞争。这一改革对于中国法律服务规制体制的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美国法律文化对英国法律文化进行了继承,但不是全盘移植,这是一种有选择的继承,而之所以最终选择了英国式的法律,受到很多原因的影响,并且其继承的方面也是众多的。美国法律文化不仅仅是接受了英国法律文化之后就一成不变的,尽管和英国有很多相似,同样也存在很多的不同。美国人是看到了这一点的,所以,对待英国法律他们并非是全盘移植,是在有选择的继承之后,又加以改造才形成自己的特色的。  相似文献   

12.
英国金雀花王朝国王爱德华一世(Ed ward I1272—1307),一度被称为英国的“查士丁尼”。史学界对他一生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认为“他兼有享利二世的治世之才和狮心王理查的勇敢宽容”。《丘吉尔:《英语国家史略》,上册,中译本第259页)有的认为“他狂妄自大,无法无天,生性残暴”。(《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第1卷第253页)但是,他对英国法律制度获得发展的贡献,则是一致公认的。爱德华一世即位后,即以国内外大法学家为辅佐,将威廉一世以来的一些法律制度,根据调查结果加以改革和固定,使英国的法律制度获得了发展。在他执政的头十八年中,曾颁布了一批法令,被认为是英国制定法的起点,为数虽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刑法的渊源及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的刑事法律是由《新加坡刑法典》、单行刑事法律和规定于其他法律中的附属刑法规范组成的。《新加坡刑法典》作为新加坡刑事法律规定的集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一、新加坡刑法的渊源新加坡原为英国殖民地,法律制度属于英美法系。新加坡的法律是伴随着英国殖民统治而产生的,英国法律对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新加坡建国后,仍然继续沿用根据《英国法令应用法令》和新加坡成文法所允许的英国法律,并且以英国枢密院作为其终审法院,实行向英国枢密院上诉的制度。但是新加坡于1994年2月通过的《司法委员会(废除)法案》(同年4月8日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司法》2012,(12):96-99
司法部法制宣传干部培训团于2012年9赴澳大利亚进行专题培训学习和考察访问。此次培训考察了澳大利亚基本法律制度和司法审判制度,了解了澳大利亚司法部的架构、职能及运行情况,学习了澳大利亚组织开展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宣传了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和全民普法教育工作的巨大成就。一、澳大利亚政治法律体制概述(一)澳大利亚的法律体制承袭英国澳大利亚是英联邦内的独立国,其政治和法律体制总体上是从英国嫁接而来。自1790年第一批来自英国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亚后,英国在澳大利亚的殖民区迅速拓展到六个。1900年,全部六个殖民地的居民举行一人一票的全民公决,决定把六个殖民地统一成一个单一的澳大利亚联邦。  相似文献   

15.
英国因其领土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及北爱尔兰构成,其组成部分的法律体制也保持了各自的独立性,同时由于受到普通法的影响.独立的法院结构和法律职业以及独特的法律制度保障了各自的法律传统的延续,这也正是英国法律体制的独特之处。1279年,教皇尼古拉斯三世准许坎特伯雷(Canterbury)大主教John Pechan任命了3名公证人,英国第一批真正的公证人出现,英国公证制度开始建立。  相似文献   

16.
英国和美国都具有学徒制法律职业教育的传统,但是在本国法律文化和社会实际的影响下,英国和美国的法律教育后来又采取了不同的具体模式。虽然具体形式不同,但英美法律教育都最终走上了学术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道路。但是,单就法学院本身而言,英国和美国的法学院法律教育还存在性质、地位和教学等方面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彭涛 《政法论丛》2006,1(6):80-87
自1992年在英国正式问世以来,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已成为许多国家政府实现经济目标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核心理念和措施之一。尽管PPP在中国实践中遭遇到某些制度性困惑,但其在中国的发展正当其时,前景广阔,是中国公用事业领域改革必选的制度安排之一。PPP法律框架的建立必须遵守透明、公正和长期承诺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英国一个无家可归的老人在伦敦一处豪华地段的空地上住了21年后,日前赢得了所栖身的约800平方米土地的所有权,一夜之间成了“百万富翁”。公寓,试图将哈洛斯赶出他的临时住所。哈洛斯坚持不搬,并同开发商打了两年官司,法官近日裁决他获得窝棚周围的土地拥有权,因为他在那片土地居住了21年。根据英国法律,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对所有权提出异议的限期12年,而且无人提出异议。日前当地的土地管理部门已经将他登记为这块土地的合法所有者。  相似文献   

19.
沈宗灵 《中外法学》1997,(4):112-114
<正> 波格旦(Michael Bogden)是瑞典隆德(Lund)大学法学教授。《比较法》是他一本近作。1993年以瑞典文在本国出版,1994年英文本由Kluwer Law and Taxation Publishers,P.O.Box23,7400GA Deventer/The Netherlands出版。据作者在该书序言中称,此书译成英文本时已对原书(瑞典文)作了许多修改。该书主要是供罗马—日耳曼法律传统国家的法律学科学生和法学家之用的,因而英美法的份量多于法德两国的法律。总的看来,该书是一本外国法和  相似文献   

20.
亨利·梅因(1822年——1888年)是英国著名的古代法律史学家,他毕生从事法律史的研究工作,写下了大量的论著。其中最主要的有,《古代法》(1861年出版),《东西方村落共同体》(1871年出版),《古代法律与习惯》(1883年出版)等。在这些著作中,他通过对英国、罗马、希腊和印度等的古代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试图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与当时社会的联系以及与现代法律观念的联系,揭示一些法律概念诸如财产、遗嘱继承、契约、犯罪与刑罚等的发展演变过程。他们研究很有成果,许多思想为世所公认。但是,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