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独立董事制度是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的特色制度,其在制衡内部人控制权滥用、捍卫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上卓有成效。以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和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为宗旨,我国也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中国证监会于近期出台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下简称《准则》),对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提名选举、职权等作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2.
独立董事的含义及必要性  不久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明确提出“在A股公司中推行独立董事制度,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这意味着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引进独立董事制度。2001年5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规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1/3以上为独立董事,这使得在上市公司建立规范的独立董事制度指日可待。  独立董事是一个泊来词,是从欧美引入的新概念,一般是指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  相似文献   

3.
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监督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 ,如何实现公司内部的权力制衡 ,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我国 ,最近几年以上市公司为中心实施的一系列与公司治理结构相关的制度改革中 ,在完善公司内部监督制度方面 ,独立董事制度可以说是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 2 0 0 2年初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公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以下简称《治理准则》) ,其中第 49条明确规定 :“上市公司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应独立于所受聘的公司及其主要股东。独立董事不得在上市公司担任除独立董事外的其他任何…  相似文献   

4.
吴楠 《法制与社会》2014,(13):35-36
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引入独立董事,发挥独立董事的制衡和监督作用,对健全董事会功能,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确保董事会考虑所有股东利益,减少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操纵,有效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手段或辅助措施,独立董事的引入是对完善公司监督机制的有益尝试。现阶段的独立董事制度尚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而有益的努力和尝试会促进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沿着良性轨道发展,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很不完善,本文阐述了在现行条件下,独立董事对中小股东利益进行保护的若干机制,如对关联交易的审查及发表独立意见、向中小股东征集投票权、采累计投票制选举独立董事、建立独立董事与中小股东定期交流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独立董事制度产生于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当时是针对一元制的公司治理模式下的内部人控制问题而设计的一种制度。独立董事制度作为改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部分,各发达国家在90年代初对其重视程度不断增强。根据国际经合组织OECD在1999年的调查显示,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中的比例,美国为62%,英国为34%,法国为29%,德国为19%。独立董事制度已被公认为一种良好的公司治理模式。①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是针对我国二元制公司治理结构下,“一股独大”引起的“大股东控制问题”和“内部人控制问题”而提出的。许多专家学者已经…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批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郑霄 《时代法学》2005,3(6):61-67
自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公布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是,从该制度运行几年来的实际效果看,并没有实现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初衷。我国上市公司不具备与独立董事制度相适应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股权结构,而且独立董事难以实现真正的独立性以及独立董事制度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难以真正发挥作用是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未能产生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人们热衷研讨如何修订公司法、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进行资产重组之际,中国的上市公司新近又刮起了一股“独立董事”的旋风,金融专家吴晓求出任首家核准制下发行新股的公司———用友软件的独立董事、经济学家董辅被聘为国光瓷业的独立董事,萧灼基教授加盟大唐电信董事会等等,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悉至今约有70家公司现已聘请了独立董事,深沪两市尚有近1000家还未选定独立董事,至少2000个独立董事之席虚位以待。日前中国证监会高层领导亦强调指出,引入独立董事是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新举措,在基金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9.
独立董事制度是一种源于英美法系国家的公司治理和监控机制。在我国双层制公司治理结构下,该制度的引入有利于解决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更有效地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独立性是独立董事的根本特性,也是其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法律问题需进一步完善。本文从独立董事的起源发展,阐述了我国引用独立董事的必要,既分析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独立董事制度是一种源于英美法系国家的公司治理和监控机制,自2001年被引入我国后,就一直成为我国公司制度改革讨论的焦点。在我国双层制公司治理结构下,该制度的引入有利于解决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更有效地保护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完善.本文从独立董事的起源发展出发,通过对因股权、出身、薪酬等引起的独立董事不独立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中,由于监事会监督功能虚化,公司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为了防止公司内部控制人滥用控制权损害公司中小股东利益,我国最新修订后的《公司法》第123条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但没有规定具体内容。为从立法上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特提出五项建议:合理划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职权、健全独立董事选任规则、完善独立董事激励机制、强化独立董事约束机制以及保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公司的法人治理架构中,作为公司所有者的大部分中、小股东的经营管理地位和控制权是十分有限的,他们对公司经营方针的影响主要就是通过行使投票权(Voting Rights)选任董事来实现的,其基本规则是一股一票。加拿大著名公司法专家Ziegel教授等也认为,“投票权具有独立的制度价值,是一种强有力的控制机制……股东投票权的制度安排赋予公司所有者选任董事会成员的权力。”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市公司整体运作情况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部分上市公司的不规范运作经常导致股市的混乱,而恰恰这又和上市公司严重缺乏有效监督体制是分不开的。 我国原有的监事制度并未真正起到作用,于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借鉴欧美国家独立董事制度的做法,要求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实施五年来,此起彼伏的“独董事件”把这一新生事物推到了风口浪尖,“独立董事不独立”现象严重。两种制度孰优孰劣、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究竟应采用何种形式的争论不断。尽管独立董事和监事制度都未能起到彻底有效监督制约管理层的作用。但毕竟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该文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对独立董事制度,监事制度进行科学系统的比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公司董事合治理的理论出发,讨论了作为“利害关系人”(stake-holder)的商业银行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由于我国的上市公司一直以来有着极强的“银行依赖性”,而且商业银行的利益往往得不到公司董事合的重视。因此,笔者认为,在我国《公司法》修订之余,应当增加商业银行参与上市公司董事合治理的内容,在完善董事合治理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商业银行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张琳 《法治研究》2012,(7):110-117
基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因国有股占优势地位而具有独特性;上市公司的组织机构缺乏明确详尽的相应法律法规规定:上市公司面临缺乏足够数量的具备资质的独立董事和监事的局面……所有这些因素导致了控股股东对公司利益和小股东利益的侵犯、内部人控制问题以及小股东的被动状态.而这些反过来又加重了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严峻性。因此.有必要借鉴现有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运行的经验与教训,扬长避短.革新形同虚设的监事制度为独立的监事制度.以行之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相似文献   

16.
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境内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源于英美的法律实践,而我国的《公司法》更多借鉴的是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的做法。因此,独立董事制度如何与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相协调是当前实践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双层制”,即在股东大会  相似文献   

17.
何永哲 《中国司法》2001,(10):49-50
董事作为公司负责人,对内执行业务,对外具有代表公司的权利。他们必须遵循忠实义务,为公司及股东的最大利益而勤勉工作,绝不可以使自己处于与公司有利益冲突的地位。对董事自己代表和双方代表与公司交易行为的禁止就是为了避免董事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损害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我国《公司法》第61条第2款规定:“董事除公司章程规定或者股东会同意外,不得同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此即董事自己代表行为的规定。同时我国《公司法》对董事双方代表行为禁止没有作出规定,对董事自己代表行为禁止的规定也值得商榷,尚需完善。本文拟…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结构受各国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决定 ,是一种“路径依存”型的发展 ,各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实质上都是在传统的框架内改良 ,是制度适应文化 ,而不是文化适应制度。依托独立董事的“一元制”和依托独立监事会的“二元制”各有其不同的存续背景和所应对的公司治理课题。前者重在解决“管理者剥削股东”的问题 ,后者重在解决“大股东剥削小股东”的问题。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背景和所面临的公司监控课题与“一元制”截然不同。在我国 ,独立董事制度不能解决其所欲解决的问题 ,监事会运作失败并非该种制度本身存在问题 ,而是制度运行机制不当的结果 ,因此 ,应当超越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异向思维 ,独立董事机制的引入应在传统框架中行动。最佳的选择是 ,许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以章程选择合适的监控机制 ,允许不同的治理结构在一国内部同时并存、共同竞争。  相似文献   

19.
公司治理结构受各国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决定 ,是一种“路径依存”型的发展 ,各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实质上都是在传统的框架内改良 ,是制度适应文化 ,而不是文化适应制度。依托独立董事的“一元制”和依托独立监事会的“二元制”各有其不同的存续背景和所应对的公司治理课题。前者重在解决“管理者剥削股东”的问题 ,后者重在解决“大股东剥削小股东”的问题。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背景和所面临的公司监控课题与“一元制”截然不同。在我国 ,独立董事制度不能解决其所欲解决的问题 ,监事会运作失败并非该种制度本身存在问题 ,而是制度运行机制不当的结果 ,因此 ,应当超越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异向思维 ,独立董事机制的引入应在传统框架中行动。最佳的选择是 ,许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以章程选择合适的监控机制 ,允许不同的治理结构在一国内部同时并存、共同竞争。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公司规范运作,保护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我国于2001年8月率先在上市公司内部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