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分析了历史上各种消费观的演变及利弊,指出这些消费观虽然各自适应了不同发展观的需求,但割裂了消费系统与经济、自然、社会系统的有机联系,都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因此,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消费理论——科学消费观——的初步设想。科学消费观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实际,同时又借鉴了现代消费观的积极成果和国外消费的发展经验,是现代消费观演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消费观的人文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在经受了环境资源问题的长期困扰之后,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对传统的工业文明消费观的全面批判检讨,并于90年代基本上形成了一种新型消费观──可持续消费观。可持续消费观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求人们的消费必须以环境资源的承受力为前提,改变过去那种对自然资源的强盗式掠夺和爆发户式的挥霍,在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消费生活的质量。与工业文明消费观不同,可持续消费观不局限于经济领域本身谈消费,而是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多重关系中考察和规范消费,从而赋予消费问题以深厚的人文…  相似文献   

3.
仲琳琳 《世纪桥》2014,(2):35-36
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巨大挑战,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历史的车轮已经把我们带进了低碳发展的新时代,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绿色消费观也显得愈发迫切。本文研究帮助大学生构建绿色消费观的途径,旨在唤起学校、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绿色消费教育工作的重视,在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绿色消费观是十分必要的,树立科学环保的绿色消费观不仅是大学生自身的责任,也是学校、政府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资源的紧缺,环境破坏加剧,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与人类毫无节制的挥霍浪费物质财富的传统工业扩张型消费观有着极大关系.我国要构建两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原来的旧的、落后的消费模式,树立起可持续消费观.通过对分析可持续消费观的基本内涵阐明了可持续消费与两型社会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倡树立可持续消费观,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新长征》2006,(1):32-32
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王长存在2005年12月2日《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人的消费观对社会消费模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生态消费观的培育事关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强的生态消费认知,但认知呈现一定程度的分化趋势;生态消费意愿比较强烈,但践行生态消费动力不足;愿意接受生态消费教育,但高校教育却相对滞后。鉴此,要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消费观,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生态消费观培育的浓厚文化氛围;深化理论教育,确保生态消费观内化于心;强化实践养成,促进生态消费观外化于行;加强制度管理,形成生态消费观培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消费群体,有着不同于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诸多不良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高校应对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文章试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来指导并探讨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仅对消费进行了科学的分类,深入探讨了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深刻分析了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而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度消费观。马克思的适度消费观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与消费进行深度剖析而得出的科学结论;中国古代墨家从"兼相爱、交相利"的功利伦理原则出发,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主旨,主张节俭、反对浪费,亦提出了合理消费的理念。二者"生长"于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且在时间、空间上均相去甚远,却在消费问题上得出了如此相似的结论。尽管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但马克思的适度消费观与中国墨家提出的合理消费理念对认识当今消费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与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人类中心主义问题上的种种争论,本文提出区分世界观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价值观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前者把人看成是世界万事万物的中心和世界运动变化的目的;后者则认为人类的中心地位是一种价值立场而不是一个自然事实.文章从哲学史的角度分析了两种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渊源和历史演变,并着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进行剖析,指出世界观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虚假的独断论,而价值观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则是一种必要的价值前提.走出环境危机的出路在于抛弃世界观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价值观上的自我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0.
刘俊 《党建文汇》2010,(6):18-18
埃及 政策影响消费观 过去两年时间里,埃及房价上涨的势头十分迅猛,特别是在首都开罗,市区内繁华地段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接近每平方米1万埃镑(1美元约合5.4埃镑),几乎比三年前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11.
消费本是当代大学生社会活动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实践内容,蕴含其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然而,从现实的大学生消费情况来看,存在一部分非理性消费的现象,如盲目从众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重物质性消费、超前消费过度、攀比消费等。储蓄观念的缺失、从众心理、虚荣心理和攀比心理、盲目追星等内在因素,加之大众传媒的倾向性引导、移动支付的消极影响等外在因素皆为其诱因,因而在大学生消费观教育中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主阵地作用和社会环境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和引导要建立在对大学生消费特点的准确把握之上。本文从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着手,分析了大学生消费现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当前大学生消费现象中的非理性行为进行了剖析和思考,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具体措施,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消费主义与现代性之间有着隐秘的联系,消费主义兴起是"资本逻辑"在工具理性谋划下实现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后的结果。消费主义在我国传播时间不长,但发展势头强劲,产生了深重的社会影响。本文从"人的需要"角度分析了消费主义对我国产生影响的原因,并从打造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等角度,就理性消费观的确立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欲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国的文化土壤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近年来,很多学者都对中国的文化土壤问题进行过一些探讨,也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研究成果。但以往学者对中国文化土壤的研究视线基本上都停留在甚至可以说局限在中国儒家身上,思路远远没有打开。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土壤绝不限于儒家,其他流派的思想文化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例如中国的墨家思想即是如此。选取消费观作为横截面,着重分析马克思适度消费思想与中国墨家合理消费理念的内在一致性,意在说明中国墨家思想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化土壤,而这一文化土壤亦是何其深厚。探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生长的文化土壤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5.
生态消费着眼于人们在消费过程中节约资源,尊重环境,减少废弃物,并要求将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资源化,大力推广绿色消费。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消费至上、享受至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对追求时尚、新潮的大学生消费群体产生了巨大的负现影响。针对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攀比心理、虚荣心理、享受心理等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应多途径培植大学生健康的生态消费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生态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生态伦理观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西安 《学习论坛》2005,21(5):47-49
促进可持续发展需要确立生态伦理道德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有三个重要方面,即生态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消费观。生态观是实现人类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泉,生态价值观是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生态资源的价值基础,生态消费观是维护生态和保持生态平衡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科学技术和经济有了巨大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环境危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加强学校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注重对学生可持续发展道德观的引导,是新世纪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浅析"90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后"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的消费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领者,其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本文分析了"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征及其原因,认为"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具有消费多元化,消费理性不足,消费的从众心理和个性化矛盾,理财观念的缺乏,追逐时尚消费方式等特征,造成这些现象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失的因素.要从增加消费教育环节、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等方面着手,正确引导"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9.
商以载道     
在人类文明滥觞和思想发源的“轴心时代”,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也曾呈现过思想天穹群星璀璨,大地百花齐放、社会百家争鸣的蔚然大观。从直接观察到的自然界万物演变,日月星象的周期巡回,人类社会的昌盛和衰落,人生的荣辱起伏,江湖人情的世态炎凉,我们的先祖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形成了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的学说。  相似文献   

20.
面对现代世界所产生的一系列严重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美国著名哲学家大卫·雷·格里芬教授认为,现代世界机械论的、还原方法的世界观是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由此他提出了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即用整体有机论的世界观看待和解决人类的问题,设想构建更加和谐、更加合理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