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格拉济耶夫是俄罗斯为数不多的从严肃的经济科学走向政治舞台的著名政治家。基于自己的学术背景和政治理念,格拉济耶夫对俄罗斯经济的现状与发展道路有着独到的评价和见解。本文把他在接受《自由思想———21世纪》杂志主编弗·伊诺杰姆采夫采访(访谈录载于该杂志2004年第9期)时所表述的观点整理成文,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俄罗斯经济的独特视角。一、格拉济耶夫对俄罗斯经济现状的评判1·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灾难格拉济耶夫认为普京政府于2005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福利货币化”社会改革算是给俄罗斯1990年起步的、以市场原教旨主义为基…  相似文献   

2.
2003年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即将到来,俄罗斯各党派为迎接选举而进行的组合过程正在进行。最近,笔者带着俄罗斯社会民主主义力量组合前景的问题,采访了前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俄罗斯社会党主席伊·彼·雷布金先生。  相似文献   

3.
叶·普里马科夫于1998年9月至1999年5月出任俄联邦政府总理。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个多事之秋。由于1998年发生的“8·17”金融危机,使俄罗斯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重要指标倒退了15—20年,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总额达3000亿“危机前”的卢布。整个国家陷入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危机之中。叶·普里马科夫临危受命,承担起力挽狂澜的历史重任。《临危受命》(原书名为《……》)是叶·普里马科夫卸任后撰写的第二部著作,主要描写他任总理的这一段时期(俄文版由莫斯科思想出版社2001年出版,中文版由东方出版社2002年出版。)现对该书的主要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的社会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社会学研究》杂志2002年第9期发表了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尤·瓦·阿鲁秋尼扬《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社会结构》一文。作者以在莫斯科市、萨拉托夫市及萨拉托夫州农村进行的社会调查为依据,论述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阶级结构发生的变化及各阶层人士的思想取向。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经济问题》杂志2004年第5、6期发表了俄罗斯当代自由主义派经济学家——叶·盖达尔和弗·马乌联名撰写的文章《马克思主义在科学理论与“世俗宗教”之间(自由主义的辩护)》。文章发表后在俄罗斯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莫斯科大学经济系教授亚·布兹加林、亚·科尔加诺夫和列·格列布涅夫先后在该刊发表文章作出不同的回应。①这些文章又引起了进一步的争论。在这种背景下,《经济问题》杂志编辑部于2004年10月召开了题为“马克思的遗产与当代经济学”的圆桌会议,②邀请持不同观点的各派主要代表出席。杂志主编、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列·阿巴尔金主持会议。盖达尔和马乌的观点受到大多数与会学者的驳斥,也得到少数学者的赞同。众所周知,俄罗斯自独立以来,官方一直主张“非意识形态化”,俄联邦宪法明文规定,任何意识形态不得成为国家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在俄罗斯遭到排斥,自由主义一度盛行。但如今,俄罗斯学者在探索国家发展战略之际,他们又不得不试图重新回到马克思的学说中寻找方法。尽管与会的学者们探讨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承认马克思的遗产今天仍有价值。正如有的学者所说,苏联解体以来,在《经济问题》这样的主流学术刊物的主持下公开讨论马克思的理论遗产问题,在俄罗斯十几年的历史上还是头一回,这件事情本身就具有重要意义,值得重视。本刊将连续发表俄罗斯学者关于“马克思的遗产与当代经济学”问题的争论材料。  相似文献   

6.
俄刊《俄罗斯经济杂志》 2 0 0 2年第 1 0期刊登了经济学博士、教授、劳动与社会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主任尤·温斯拉夫的文章《从宏观与中观层面看重新确立经济改革的社会导向》。文章根据俄联邦宪法条文 ,列举俄经济改革进程中忽视社会问题造成的恶果 ,作为“违反宪法”的例证 ;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化的趋势以及重视解决社会问题的普遍做法 ,进而建议俄罗斯建立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新模式 ,其中还提出对大型工商企业的经营管理也要以社会为导向。文章主要内容如下。俄罗斯宪法第七条写道 :“俄罗斯联邦是社会福利国家 ,其…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改革的悲剧与出路——俄罗斯与新世界秩序》一书是俄罗斯经济学家谢尔盖·格拉济耶夫于1998年出版的。该书在俄罗斯出了一版、二版,后被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近日,该书的中文版由我国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经济杂志》2003年第1期刊载了经济学博士、教授弗·库利科夫所写的文章:《再论俄罗斯经济改革的性质及其教训》。作者认为,迄今俄罗斯并未从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中汲取教训,而当初选择“休克疗法”的改革方案的目的是摧毁社会主义制度和满足少数人的利益,今天,为了复兴俄罗斯,必须认真从中汲取教训。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9.
叶·盖达尔、弗·马乌和列·格列布涅夫的自由派观点(参见本刊2005年第11期),遭到了许多俄罗斯学者的批评。其中有些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批驳,有些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盖达尔等的观点提出质疑。现把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其他学者在《经济问题》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以及在“马克思的遗产和当代经济学”圆桌会议上的发言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没有过时,今天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针对自由派关于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观点,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学者明确表示,马克思主义今天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理论与…  相似文献   

10.
“统一俄罗斯”党是在普京总统的支持下于2001年12月1日由“团结—祖国”联盟改组而成的中派政党。该党在2002年4月召开了第一次全俄代表大会。该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最高委员会主席由俄罗斯联邦内务部部长鲍里斯·格雷兹洛夫担任。担任最高委员会共同主席的还有俄罗斯联邦紧急状况部部长绍伊古、鞋靼斯坦共和国总统沙伊米耶夫、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2003年3月29日,”统一俄罗斯”党在莫斯科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普京总统向大会发了贺信。格雷兹洛夫在会上作了报告,对该党2001年12月成立以来的工作做了总结,阐述了今后党的主要任务,并提出了党在即将举行的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中的竞选策略。大会对党章作了修改,通过了大会决议,并选举瓦列里·鲍戈莫洛夫为总委员会书记,尤利·沃尔科夫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现将格雷兹洛夫的报告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学者关于"可控民主"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俄罗斯经济学博士叶夫根尼·格里戈利耶维奇·亚辛领导的"自由使命"基金会正在研究"人民代表制在俄罗斯的前景"这一课题。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召开了题为"人民代表制还是'可控民主'"的研讨会。俄罗斯《社会科学与当代》杂志2003年第6期发表了研讨会纪要。现将其主要观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俄《政治研究》杂志2004年第6期刊登了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东亚研究中心主任阿·弗·卢金的文章《中国在俄罗斯社会意识中的形象:继承与演变》。文章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对俄罗斯的对华态度的历史演变进行了阐述,并对其现状作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俄罗斯未来的对华政策将是平衡方针下的互利合作。现将主要内容介绍如下。社会舆论研究及其在外交决策中的作用早已成为国际关系研究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各国特别是相邻各国的人民彼此认知的研究尤其受到关注。对俄国社会如何看待中国这一问题的探讨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因为数百年来…  相似文献   

13.
就像18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翰·班扬《天路历程》中的主人公,俄罗斯代总统普京,面临着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层面种种危机交织的“后叶利钦时代”复杂的现实,同样走在一条充满荆棘和危险的道路上。 同许多叶利钦总统核心权力圈子中的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经济的潜在问题及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尔盖·格拉兹耶夫是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国家杜马信贷机构和金融市场委员会成员,俄罗斯人民爱国联盟协调委员会主席之一。在俄罗斯《独立报》2002年底举行的“2002年政治明星”评选中,谢·格拉兹耶夫被作为“最有能力的公众政治家”列入其中。人们把这位经济学家看作“左翼反对派潜在的领袖”。2002年12月11日,俄《老板》(BOCC)杂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自由思想——— 2 1世纪》杂志 2 0 0 4年第 1期发表了题为《在第五次浪潮奏鸣曲中的中国弦律》的文章 ,作者是“伊斯塔” (ИCTA)集团公司的总裁、俄国家杜马主席的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成员安·祖耶夫和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和金融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留·米亚斯尼科娃。文章主要论述了在第五次浪潮中美国、欧盟、日本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也谈到了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前景。应当指出 ,作者的某些看法与事实有出入 ,作为一家之言 ,供读者参考。文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五次浪潮的来龙去脉康德拉季耶夫大周期的第五次浪潮始于上个世纪的 90…  相似文献   

16.
专论钱其璨:伊拉克战争与美国·······················································································……(4.4)学习十六大报告专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暨本刊编辑部学习十六大报告学术研讨会综述·································……(l .4)梁守德: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新阶段与中国对外工作的新思路—学习十六大报告的思考·~·”二(1.12)杨成绪:认真学习深刻理解—解读十六大报告关于…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学者阿·阿·普里加林在俄国《共产党人》杂志2003年第3期上发表了《关于社会主义的过去和未来的争论》一文,对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发展前景问题作了评述,现将该文的主要观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普京在世纪之交取代叶利钦,使俄罗斯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内形势和国际环境的不断改善,普京的威望一路攀升,俄罗斯出现一种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即崇拜普京现象。2001年6月30日,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亚·泽维廖夫在《共青团真理报》上发表谈话,不无担心地指出:个人崇拜在俄罗斯又“死灰复燃”了。 联系俄罗斯的现实,联系俄罗斯的历史,这种崇拜普京现象的出现,很值得人们深思和玩味。  相似文献   

19.
罗莎·卢森堡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国际罗莎·卢森堡协会、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主办 ,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协办的罗莎·卢森堡国际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4年 1 1月 2 1— 2 2日在广州华南农业大学举行。来自德国、日本、美国、法国、瑞士、俄罗斯、印度、挪威和奥地利等 9个国家的32位外国学者 ,以及来自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杭州师范学院、温州师范学院、中国妇女报社等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新闻单位的 40多位国内学者参加了会议。罗莎·…  相似文献   

20.
《阿雷格里港宣言》及评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http://www·zmag·org网站2005年4月2日发表了题为《〈阿格雷里港宣言〉及评论》的文章,该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参加第五届世界社会论坛的19位世界著名的进步学者,包括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萨米尔·阿明、贝纳德·卡森(Benard Cassen)、沃尔登·贝洛(Walden Bello)等共同起草的《阿格雷里港宣言》;第二部分是南非著名政治经济学家帕特里克·邦德对该宣言所作的逐条评论。现将该《宣言》及邦德的评论译介如下。《阿雷格里港宣言》自从2001年1月召开第一届世界社会论坛以来,无论在国家还是在地方层面,社会论坛现象已超越自身而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