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霖 《当代广西》2004,(15):41-41
需求支配动机.并影响人的行为。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领导者越来越多地把物质利益原则引入管理,重视部属各种显性的物质需求.及时为他们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物质帮助和支持。但是,物质需求并不是人的全部需求,在适当满足部属的物质需求之后,还需要重视他们对单位和领导者在信心、尊重、沟通上的非物质需求。以便更好地激发起他们的工作进取心和工作积极性.实现单位和部门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工作以外在“八小时之内”能关爱、体恤部属.应该说.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领导者。然而,真正“以人为本”的领导者则更进一步,他们的“人性化”视野会进一步拓展到“八小时以外”的各种生活领域。  相似文献   

3.
情感效应是指领导者不同的情绪表现对部属的心理产生相应影响.并制约其行为的过程.领导者的各种情绪,往住会造成其与部属之间关系的融洽与隔阂.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因此,广大带兵干部应注重把握思想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感效应.具体讲做到“五不”:  相似文献   

4.
一位忠于职守的领导者,对他的部属必然要严格要求,这是对人民负责的表现。但是一位善于对部属严格要求的领导者,是不是也应当具备一些“人情味”呢?对这个问题看法也许不完全一致。有的人认为“严要求”与“人情味”不可能一致,甚至是相抵触的。其实是一种误解。领导者对部属严格要求,并  相似文献   

5.
戴仁泉 《群众》2007,(7):53-55
领导活动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作为领导者,如果能够艺术化地处理好与部属的关系,则会使得一个单位、部门、系统人心凝聚,效能提高,风气和谐;反之,则互  相似文献   

6.
爱发牢骚的部属,他们的意见,不是通过正当的渠道向上反映的、往往不被有的领导所重视,可能还会认为他们是犯自由主义,是在故意涣散民心军心,破坏稳定团结,降低领导者在群众中的威信,从而对他们有一种厌烦情绪。作为一个领导者,决不能这样认为。注意倾听群众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是我党我军的传统,是我们的重要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尽管这些爱发牢骚的部属,他们反映意见的方式方法不可取,但我们决不能置之不理。那些发牢骚的同志,一般情况下不会是自言自语的,他要发牢骚总要有“理由”和听众,他发的牢…  相似文献   

7.
大春 《创造》2001,(1):47
一个朋友向我诉说他所在的单位的一些怪事:那里的一把手对单位里的事情,全都是他一人说了算。整个单位里,每一个人都沉默不言,每天按时上班,按时下班,给人一种有条不紊的景色。实际上那个单位各项工作都让人不敢恭维。   一个单位的一把手是单位的灵魂,一把手的统筹和协调能力是带动所在单位内部一班人同甘共苦,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因素。而一把手的这些能力,在单位内部的体现,就在于他如何看待部下的主观能动性,怎样把握民主与集中的问题。“三个臭皮匠,能抵一个诸葛亮”,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部属,在执行各种任务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尉缭子·将理第九》云:“凡将,理官也,万物之主也,不私于一人。夫能无私于一人,故万物至而制之,万物至而命之。”意为将帅如同法官,必须正直公正,不偏私于哪一个人,这样才能妥善合理地裁决各种事情。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正直公正更是必须具备的优良品格。每个领导者都需要跟随者,跟随是对领导者有信心的表现,是一种信任行为。但只有当领导者本身正直公正时,这种信心才会产生。美国管理学会(AMA)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企业家最被员工重视的三种品质是:正直、有领导能力、有才干。而正直又是这三种品质中最为员工所推崇的。因此可以说,企业…  相似文献   

9.
领导者对部属的工作进行指导,帮助部属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组织目标,是领导者常用的也是必须掌握的一种工作方法,同时也是培养部属的一条有效途径。这些指导包括:(1)事前指导。事前指导类似于布置工作。运用这种方法,要求领导者必须全局在胸、心中有数,有较强的预见性。(2)事中指导。事中指导是指在工作进行过程的基础上,予以积极指导。(3)事后指导。事后指导也叫总结指导,是一项工作完成了阶段性目标或全部结束以后进行的指导。事后  相似文献   

10.
优秀领导者的特征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有目标。2.公正。3.以积极态度工作。4.有学识。5.尊重部属。6.关心部属。7.诚实。8.以身作则。9.有常识。10.果断。11.乐于教导别人。12.支持部属所做决定。13.善于听人讲话。14...  相似文献   

11.
领导者用人如何任人以专、授任均衡、举贤荐能、勤导严绳?我以为应注意以下“四忌”:一忌“用人疑人,求全责备”。“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古今一贯推崇的用人之术。领导者用人切不可随意“疑人”,更不能“求全责备”。要知道:“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领导在用人方面如果对下级过于苛刻,横挑鼻子竖挑眼,势必挫伤他们的工作热情,甚至使他们消极行事。此外,领导在又想用他们又缺乏对他们的信任而不敢放手使用时,下级的自尊心将会受到伤害,从而失去了表现的机会。二忌“事必躬亲,越俎代庖”。领导…  相似文献   

12.
在发展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各级领导的工作十分繁忙,既要调查研究、掌握信息、制定决策,又要搞好接待、协调矛盾、实施指挥,每天都要阅看许多文件、处理大量的行政事务。对他们来说,时间极其宝贵。因此,研究领导如何科学地使用时间、支配时间,不仅是领导者本身需要重视的问题,而且也是各级为领导服务的秘书部门应该考虑的事情。这里不妨介绍周恩来同志生前使用“汇报条”以节省时间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关于领导,人们已经写得太多了,以至于很难再写出或谈出新意,或者很难完全避免陈词滥调。我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们大多数人将会说:“当我看到了领导我就知道了领导。”领导者常常是想象中的人、有效的交流者、有效的决策制定者和知识分子;他们尊重并重视个人和他们的尊严;他们许诺为组织服务并服从不可强迫的命令;他们要百分之百的诚实和正直:他们是平易近人的;以及他们常常认为自己是教师。  相似文献   

14.
中央“一号文件”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等项政策颁布后,深受农村干部群众的拥护。同时,大家有喜有盼有忧:喜:中央特别重视支持“三农”工作,形成了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三农”工作的良好氛围和大好局面,增强了农村干部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关于对种植粮食的直接补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关部门关于重视农民进城务工子女的读书问题以及逐步减免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的政策减少了农民的生活压力,感到中央和各级政府是在真正关心他们。盼:盼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变成“常下乡”。尤其盼望文化工作者经常深入农村,帮…  相似文献   

15.
《创造》2009,(3):26-26
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信心:“通过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增强企业投资的信心,增强社会消费的信心,增强人民群众对吲家发展的信心。”8个“信心”,清晰地将“中国信心”传递给世界,全面透彻地诠释了实现“中国信心”的有效保障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近10年来.我们已经询问过万名以上的私人或公其机构的管理人员。请他们告诉我们什么是他们最渴望和最羡慕的领导品质。我们问道:“领导者受人信赖的因素是什么?”他们中的极大多数人告诉我们,他们向往诚实、有能力、能鼓励部下和有远见的领导者。现将这些领导者的特征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面对人户分离“、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以及流动人口群体不断壮大的现状,如何保障选民的政治权利,积极地为他们提供参选的各种便利,从而做到“选民一个都不能少”,无疑是摆在选举工作者面前一道十分棘手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领导与管理是两个有联系又有差异的概念。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华伦·班尼斯认为:“领导者足做正确的事情的人,而管理者是将事情做正确的人。”这就是说,领导是为组织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前进目标,制定进行变革的战略,并动员和联合组织成员,激励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管理则是在既定的目标下,依靠维护组织内部的秩序,保持组织各部门之间的和谐与协调,使组织能高效地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19.
过去的企业无不以财务、行销、技术等能力做为其竞争优势,但这些有形的能力,在百家争鸣的市场中易被其它竞争者模仿,因此现今的企业想成为市场上的领导者,除了这三项能力理应具备外,更需注重“人力资源”上的竞争优势,在公司内从事与“人”相关工作的“人力资源部门”则亦显重要;但是否人人都可以从事“人力资源”的工作?现在正在从事此类工作的人是否称职?事实上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人并非是要最优秀、最顶尖的人,他们的主要工作是让各部门主管觉得HR人员的工作,是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进而促使整个企业的成功。既然HR的工作是在帮助组织成功,而且要给予各部门适当的帮助,所以HR人员不光只是要会做招募甄选、训练的工作,而是当部门需要帮助时,HR可以给予主管们适当的咨询,例如,告知其适合的激励手段,如何选择、留住主管所要的人才。基于上述的理由,要能成功地担任HR工作,需要具备以下特质。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浙江》2006,(9):59-59
对于领导者及其组织来说,拥有卓越的智慧和宏大的构想,是应该和必需的;但是如果不重视执行,就不会获得成功。那么,你觉得提升部属的执行力应掌握哪些要领?参考答案:①要做正确的事情,更要正确地做事情。决策是追求目标的学问,是要做正确的事情。执行是追求结果的学问,是要正确地做事情。这两个关键环节相辅相成,同等重要。领导者只有像重视决策一样重视执行,才能促使执行者提升执行力。②适度授权比合理分工更重要。合理分工只是执行力的起点,或者说是分内的工作,部属只需按部就班地完成就行了。所以,它最多只能维持执行力,而不能提升执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