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上海市社区党群议事会的总体概况1.城市社区党群议事会的产生背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动,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已逐渐成为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明确目标和基本方向。2014年,上海市把"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列为一号课题。经过近一年的深入调研,2015年初,上海市委一号课题成果"1+6"文件正式发布。"1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J区"客堂汇"通过人心濡化成功开创出了一条农村社区柔性治理的大道,在分析"客堂汇"人心濡化的三大治理方略,即塑造社区认同感、弘扬核心价值观和凝聚社区治理共识的基础上,剖析"客堂汇"产生和兴盛的现实土壤,深挖其背后蕴含的治理逻辑和内在机理,把柔性治理纳入到社区治理的分析框架,发掘柔性治理在社区治理精细化过程中落地化的问题,研究发现,柔性治理在社区治理中应超越"熟人社会"、培育公共性追求、生成德治体认和重塑合作制组织的治理结构,这是推动柔性治理有效运转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基层社区治理移轨创新的新的发力点。  相似文献   

3.
《行政论坛》2017,(5):82-87
国家治理的价值关怀与最终归宿都落脚于社区及其居民,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层逻辑。学术界对中国社区治理的理论关切,经历从国家中心论到社会中心论,再从宏观结构—微观行动论视角到介入式定性观察和引导的嬗变。社区治理的现实实践经历从动"物"到动"人"到动"资源"再到动"专业"等四个治理阶段。在四个阶段的演进中,社区治理围绕城市特色,形成六种典型模式:武汉百步亭、青岛、上海、沈阳、江汉和成都模式,这些治理模式不尽相同,却都与国家治理的基层逻辑息息相关。社区治理的良莠关乎国家治理的合法性与绩效。  相似文献   

4.
王光 《学理论》2015,(7):117-118,121
智慧社区建设与管理不仅是一项前沿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社区建设的"沈河模式"在其发展变革过程中,智慧社区建设亦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智慧社区是指综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搭建起的信息化、智能化的社区生活空间。沈河区智慧社区建设围绕改善民生、推进公共事务治理水平及提升商业服务质量多维度构建智能化平台,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行政论坛》2017,(2):74-79
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已然随着单位制的解体而逐渐失效,而基层社会空间的成长必然推动基层政府在社会治理中权力介入方式的改变。"三社联动"作为我国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的供给侧路径优化,是实现基层治理从"行政化"迈向"社会化"、破除基层治理"内卷化"现象的重要举措。由于现实中社区"三社联动"的条件尚不成熟,政社互动、三社联动仍有一个缓慢过程,"三社联动"如何"联"、如何"动"成为现实难题。因此,推进"三社联动"建设有必要从宏观(街道)—微观(社区)两个层面共同发力,实现社区层面"三社联动"与政府宏观架构的有效衔接,使"三社联动"建设做到有机制、有平台、有资源。通过综合运用街道—社区双层面的协调机制、协作机制和合作机制,共同推进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和社区服务功能的强化。  相似文献   

6.
易星同 《理论导刊》2020,(8):100-105,120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与城镇人口的显著增长,社区治理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义凸显,当代中国社区既不是"共同体"亦非"行政单元",而是遵循其历史发展脉络形成的"复合体"。社区城市管理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方面应予以高度重视,社区城市管理面临的现实困境很大程度上与对社区"复合体"的认识缺失和功能受限有关,特别是由社区城市管理的服务功能受阻与管理逻辑缺失以及社区城市管理的社会功能受阻与生活逻辑缺失造成的困境。从当代中国社区"复合体"特质入手,应当在社区城市管理中紧紧依靠强化党的建设、扎实改革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社区社会功能纾解困境,满足社区"复合体"发展的要求,实现社区城市管理的善政。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强生居民区按照2014年市委一号课题"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总要求,全面贯彻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工作要求,以党建联建为平台、居民自治为方向、活动团队为抓手、维护稳定为基础、文化特色为载体、服务群众为理念、精神文明为引领,努力提升新形势下基层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能力和水平。一、党建有平台联建有作为社区和谐,党建先行。强生党支部坚决贯彻党的十八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阶段、方向与重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行政论坛》2016,(5):86-91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从单向度的行政化阶段过渡到双向度的行政化与社会化结合阶段,形成政府与社会合作推动的社区建设新局面。客观上看,社区建设仍然面临组织体系"碎片化"和主体能力不足的现实挑战。为此,围绕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新阶段的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应实现治理体制从管理到治理、组织机构从分割到整合、社工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平衡发展、居民行为从旁观到参与的转向。并以有效整合基层行政体系和大力培育社区社会性要素为建设重点,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社区通"是上海市宝山区运用互联网思维破解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社会治理难题的有力探索,是基于移动互联网、以居村党组织为核心、以居村委为主导、以城乡居民为主体、相关各方广泛参与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网上工作系统,上线一年多以来,基本实现了对宝山基层社会治理形态的重塑。社区通集中体现在一个"通"字,居民相通,熟人社区慢慢形成,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后单位制背景下普遍存在的社区多元分化的现实,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纷纷引入新的元素,进行着一系列的关系重构。正是在这种社区治理的关系重构中,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才得以成为可能,并形成了三种典型社区中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模式,即单位制社区中"协作式参与治理实践"、街居制社区中"参与式合作治理实践"、物业小区制社区中"介入式参与行动治理实践"。因此,针对不同社区的地缘特征、区位环境、发展状况和居民需求,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引导专业性社会服务机构参与社区治理,将成为实现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社区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当前城市基层社区治理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大院社区是"单位制"社区的典型代表,并伴随中国社会治理体制改革,表现出独有的转型特征和差异化的治理模式.基于对北京市海淀区大院社区案例的研究,从过程维度、特征维度阐释了大院社区的演变,并运用类型学方法划分出共建型、单位型、自治型、失序型四种大院社区类型,并描述分析了对应的现实案例,最后从构建社区互助文化、促进基层协商自治等方面讨论了治理建议和进一步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是各区按照上海市委2014年一号课题精神,社区(街道)党工委回归街道党工委,并对街道机构进行大调整的第一年。本课题把街道在新体制条件下,如何同步建立责任机制,保障新体制的有效运转,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一些探索性看法。一、基层治理新体制的特点按照市委2014年一号课题成果建立起来的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从"单位制"转换到"社区制"之后,城市社区诸多病症产生,学界对此开出了公民社会治理、多中心治理、合作主义治理等各种药方,然而鲜见从文化治理的角度进行介入。本文在对武汉市百步亭社区调查的基础上,引入社区文化治理的概念,并通过文化活动"活化"空间、文化内涵重构价值、文化符号建构认同三个层面来剖析社区文化治理。最后指出,文化治理是一种自我规训,追求的是一种认同之上的矛盾避免机制,是一种从根源上的积极治理。  相似文献   

14.
关于北京市社区服务平台设置体制的综合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特定发展阶段,社区行政性事务的存在具有客观现实性.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必须从这一现实出发.本文系统总结了我国各地社区服务平台设置模式的基本类型,对照比较了当前北京市社区服务平台设置体制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从理论和实践的多个角度,对作为社区治理维度的社区服务平台设置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基于确立政府与社会在基层治理中新型合作关系的角度,提出规范北京市社区服务平台设置的目标模式应是社区服务平台与社区居委会并行设立的并设方式,从而构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居站分离、政社分开、民主参与"的社区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2月,上海市委《2016年上海市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工作要点》指出,完善城乡接合部和郊区大型居住区镇管社区运行机制,健全治理体系。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市社会工作党委、市社会建设办公室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成联合课题组开展"深化‘镇管社区’体制机制创新"专题调研。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感到,镇管社区前一轮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贯彻落实"1+6"系列文件的阶段性成效也在逐渐凸显,但较之  相似文献   

16.
现行社区治理是以政府为主导,物业公司及业委会处于从属地位的治理模式,这种多重治理主体必然会产生利益博弈现象。政府机构、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协同治理社区时,主体之间因权责界定模糊而无法很好协调,导致了社区"多中心治理"下实则"无中心负责"的困境。直面现实,社区治理应向"中心回归",建立以业主委员会为治理主体,政府、物业公司及社会各界处于辅助地位的"一体多翼"社区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市委一号课题“1+6,”文件精神,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向纵深发展,闸北区在不久前召开的九届九次全会上,就加强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制度化建设,推动社区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和机制的有效建立,进行了专题研究和部署,并以闸北区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文件形式下发到基层.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组织引导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分三个重点,确立今后一个时期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建设的工作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8.
现行社区治理是以政府为主导,物业公司及业委会处于从属地位的治理模式,这种多重治理主体必然会产生利益博弈现象。政府机构、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协同治理社区时,主体之间因权责界定模糊而无法很好协调,导致了社区"多中心治理"下实则"无中心负责"的困境。直面现实,社区治理应向"中心回归",建立以业主委员会为治理主体,政府、物业公司及社会各界处于辅助地位的"一体多翼"社区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我国社区治理问题关系到国家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变革和基层社会民主的实现,如何选择和实施有效的治理模式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把"坚持党的领导,固本强基"作为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基本原则。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  相似文献   

20.
张辉 《党政论坛》2015,(4):58-61
2014年,上海市委将“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列为一号调研课题,将加强社区建设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本文以淮海中路街道邻里互助活动点为样本,通过分析邻里点的产生、发展和挑战,启迪对社区人际关系的思考,以利于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传承和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