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延安是革命的圣地,也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发源地。从1935年10月,党巾央和主力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在原陕北根据地的基础上创建了以革命圣地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根据地,直到1948年3月中共中央东渡黄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陕甘宁边区创造出一个党风正、军纪严、政通人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主社会。  相似文献   

2.
《侨园》2009,(12)
兵临城下 炸平延安 (接上期)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数十万大军,进攻陕甘宁边区,矛头指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扬言要摧毁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缉捕中共要人.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暂时撤出延安,领导机关和负责人分散.毛泽东率中共中央被迫向陕北转战,为了化解被全歼的风险,中央机关一分为三.  相似文献   

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努力追求的政治目标。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在党的二大上就明确宣布要以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为已任,因此在民主革命时期,特别是在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卓有成效。新中国成立后,延续延安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了人民  相似文献   

4.
延安时期,中共积累了大量成功的执政经验,留攒下一批宝贵的政治遗产。"三三制"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项,它是延安民主的象征,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晓宏 《学理论》2011,(32):5-6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都极为丰富的时期,是毛泽东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达到高度统一的时期。在全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今天,深入探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对于做好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钟宜 《党政论坛》2008,(3):10-1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努力追求的政治目标.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在党的二大上就明确宣布要以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为已任,因此在民主革命时期,特别是在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7.
长征结束到达陕北不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汲取党的历史上一段时期因为排斥知识分子,而使革命事业受到挫折的深刻教训,及时调整了知识分子政策,从而吸引了大批知识分子赴延安,发展壮大了党的组织力量,推动知识分子走上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延安是革命的圣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留下了大批的宝贵文物和纪念地,更为重要的是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的"心"和"魂"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只有弘扬延安时期那种坚信共产主义必定实现的精神,我们才可能真正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9.
试论毛泽东对党外人士政策的贡献李忠全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与民主人士合作共事,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巩固抗日民主政权、实现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政策,而“三三制”政权为党与党外人士合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在当时,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特别是开明绅士选入边区...  相似文献   

10.
钟宜 《党政论坛》2008,(5):10-1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努力追求的政治目标。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在党的二大上就明确宣布要以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为已任,因此在民主革命时期,特别是在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卓有成效。新中国成立后,延续延安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了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和政治制度,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制定出了一系列求真务实的施政方针和政策,使边区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达到了政治民主、经济自给、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状态,出色地完成了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从现代管理的"善治"角度出发,考察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施政内容、方法,有助于认识和总结党在局部执政时期的经验,为当今政府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延安十三年,也叫延安时期,我们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事件。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到很多的历史经验。树立宗旨意识,注重党的作风建设,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加强文化宣传是党群关系密切的主观原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亦可警后世",延安十三年党群关系对我们也有很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一、延安时期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科学内涵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就有了党的报刊,但其成熟阶段最早是延安时期.那个时期,全国范围创办了大型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全国性通讯社——新华社,属下还创办了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各抗日根据地出版了各级党报.这个时期,我们党的新闻  相似文献   

14.
宝塔山,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 从1936年到1948年13年间,这里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总后方。人民共和国的大厦在这里奠基,毛泽东思想完整的科学体系在这里形成,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这里孕育、诞生…… 建国之初,毛泽东主席就致电延安人民,勉励他们发扬当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迅速恢复战争创伤,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他还亲自派人为延安送去了车床和医疗设备,用无限深情回报用乳汁养育了中国革命的延安人民;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号召全党“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江泽民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就来到延安考察,并由此在全国上下兴起新的一轮学习延安精神、关心延安发展的热潮……  相似文献   

15.
吴娟 《学理论》2010,(16):51-52
延安时期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形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具体从延安时期党的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和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个体条件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证分析,力图对延安时期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形成的历史发展进程有一个科学性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6.
正延安精神是中共中央长征到陕北,在迁入延安之后的十三年(1935-1948)时间里,全国各抗日根据地尤其是陕甘宁边区的共产党人,通过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大生产运动和自身整风运动,所形成的带有体系性的观念和作风。如何理解和把握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借鉴延安时期青年工作的历史经验,对开展新时期青年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延安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艰苦革命奋斗和边区政府建  相似文献   

17.
王立莹 《学理论》2012,(23):169-170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积极采纳了"精兵简政"的提案,并率领全党认真开展精兵简政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革命事业的胜利。研究延安时期毛泽东与精兵简政这一历史事件,对于提高我们加强党在新时期的政权建设、组织工作及机构改革等项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江青与陈伯达是从延安开始认识的.那时,陈伯达是毛泽东的政治秘书,江青涉及政治工作较少,她主要负责照顾毛泽东的生活.所以,江、陈之间没有矛盾.据陈伯达说,江青曾两次向他表示想离开毛泽东,一次在延安,一次是解放初期在北京的西山.一段时期江青因身体不好,毛泽东就送她去苏联治病.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思想系统形成发展于延安时期,即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及东去西柏坡这段时间(1935年10月—1947年3月)。邓小平说:“延安时期那一段,可以说是毛泽东思想比较完整地形成起来的一段。(《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256页。)一、在正确对待和消除共产国际消极影响的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这是毛泽东思想系统形成的主要实践依据。1、认真克服来自共产国际的王明“两个一切服从”的右倾错误,丰富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理论。1937年8月10日,共产…  相似文献   

20.
陈妹  李杏余 《学理论》2013,(9):132-133
伟大的时代必将产生伟大的精神。延安是革命的圣地,是各地青年向往的民主殿堂。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领导了抗日战争,而且还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些工作改善了当时军民的精神风貌,思想品德以及工作作风等,形成了延安的一大特色,铸就了令人赞叹的延安精神,这也对当下我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动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