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革命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精神支柱。革命文化形成的历史逻辑彰显文化自信,革命文化的内容是文化自信的丰富养分,革命理论奠定文化自信底色,革命理想信念提供精神动力,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底气,革命伦理积淀文化自信底蕴。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在深刻理解革命文化中培养文化自信,在创新发展中树立文化自信,在弘扬传承中增强文化自信,做到坚定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统战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统战文化自信是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统一战线工作中形成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的高度自信。统战文化自信离不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20,(10)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文化建设重大部署。习近平文化自信观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传承、近代中国革命文化的成果积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持续探索和对多元外来文化的兼容并包。其实现路径包括在增强文化认知中提升文化自信、在实现文化认同中强化文化自信、在推进文化创新中厚植文化自信,以及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4.
谢群 《求知》2021,(4):47-4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内涵的清晰认知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与积极践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大来源之一,孕育并成长于革命战争年代的革命文化,是革命理论、革命精神、革命作风与传统等内容的综合体,内含着深厚的意识形态底蕴,镶嵌有坚定不移的人民立场,彰显了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9,(10)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文化自信的根基地位,在全球化的趋势和背景下,对文化自信的阐述需在跨文化的视野下探讨。文化自信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其内涵包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党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部分。文化自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需坚持建构的双重维度,且在日益频繁的对外交流中,应扎实做好行前教育、随时关注国外生活、平稳渡过归国适应"三步走"策略。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同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文化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精神面貌,建立起深沉并坚定的文化自信,激励着我们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8,(12)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文化生命力的充分肯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是文化自信的特点。更基本是指文化自信作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构建,代表着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更深沉是指文化自信在深厚历史底蕴的基础上,渗透于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独具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文化自信更持久,是指从文化自信的特点和影响来看,包含着使文化自信更持久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2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增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丰厚滋养,中国革命文化为增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精神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增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发展沃土。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互联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革命文化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理解革命文化的丰厚的历史性内涵,弘扬革命文化,对于我们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具有特殊的时代价值: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革命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中,革命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回归初心的精神家园;在新时代人民群众的价值共识的塑造中,革命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广泛一致的价值共识;在捍卫社会主义文化阵地的斗争中,革命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坚如磐石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繁荣稳定至关重要,对一个企业生存发展同样至关重要。有人说,一流的企业做文化,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企业的成败兴衰,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等"硬实力",同样取决于价值理念、精神力量等"软实力"。党的十八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在阐述"三个自信"的同时,更加强调文化自信,凸显了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文化自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维向度来看,我们的文化自信都有来源。文化自信之旨趣,既在于从文化视角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更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使社会制度的"中国方案"日臻成熟、更加完善;也在于实现全面的文化自强,争取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2.
文化自信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离开了文化自信,民族复兴便无从谈起。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精神之基,弘扬革命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然而,由于历史虚无主义解构革命文化的认同感、非主流文化削弱革命文化的影响力、现实问题影响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新时代弘扬革命文化正面临严峻挑战。为此,亟待从历史、文化与现实三个层面入手,进一步引领人民群众汲取历史伟力、增强文化自信,做革命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和践行者。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以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拐点",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通过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体系,不断厚植"中国特色"的文化根脉,有效地回应现实文化中"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的道理所在,从根本上领会"中国特色"的实质,进而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在中西文明互鉴中进一步明晰地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它包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自信有其生成逻辑,从近代以来,以国人普遍的文化自卑为起点,经过理性的文化反思,实现了文化自觉的发展,从而在高度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的构建至关重要,应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推进新时代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它包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自信有其生成逻辑,从近代以来,以国人普遍的文化自卑为起点,经过理性的文化反思,实现了文化自觉的发展,从而在高度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的构建至关重要,应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推进新时代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信"决非一句空洞的口号、一个空乏的理论名词,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现实根源。从文化的本质规定性来看,当代中国迅速增强的经济实力奠基了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从文化的特定属性来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了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具体实践来看,无产阶级先进文化引领了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作为一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不仅能够极大地促进现代文化的繁荣,而且能够有力地支撑"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侨园》2016,(Z2)
正8月30日,辽宁省外侨办在铁岭市外研教育集团举办了"侨之家"授牌暨"侨之家"文化大讲堂开讲仪式。辽宁省外(侨)办副主任赵冰冰与铁岭市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白英为"侨之家"授牌。之后,赵冰冰作了题为《坚定文化自信》的首场讲座。从什么是文化讲起,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提到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的精神,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引领大家回顾中国五千多年来文明发展史,并从核心价值观、诵读经典、道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民主党派成员,中共十九大报告中的一句"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让她热血沸腾,为自己数十年如一日以研习中国传统文化为乐事找到了更大的动力。她信奉"诗言志,歌永言",这些年,在流行写宫斗、写穿越之时,她在解读诗经,写苏东坡、黄庭坚、赵孟頫……立足集美大学的讲堂,她说,要创新,首先得继承,路子要正,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中国研究生既是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群体,也是弘扬和践行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然而,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个别研究生文化自信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高校应该加强正确引导,有效提升研究生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研究生革命文化底蕴,坚定研究生理想信念,这对我们更好地建设主流意识形态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乡村振兴的"中国之谜"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特定时期,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继若干个"中国之谜"之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再为世界增添一个现代化进程中同步实现乡村振兴的"中国之谜"。中国发展道路迥异于西方,已经带给了世界若干个"中国之谜",如科技应用的"李约瑟之谜",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韦伯疑问","高财政赤字和高货币供给量的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