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好中国形象是重大的时代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毋庸置疑,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当代中国故事的主要内容,也是国际社会理解、读懂中国与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九个坚持"的重要思想,其中之一就是要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是我们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使命任务,也是新形势下展示国家形象、让国际社会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需要一定的前提和条件,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同志是倡导者、践行者,也是高手。在出访活动中,他以善讲中国故事赢得了国际关注,向世界传递出中国观点和中国态度,尤其是在外交活动中发表的讲话以及在国外媒体上发表的署名文章,习近平同志以言语之间的智慧为我们讲好故事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时代课题。近年来,北京市门头沟区积极推动讲好百姓身边的红色故事、非遗故事和现实题材的故事,并用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来弘扬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激励文化创新,不断提升“以文化人”的感染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不单单是新闻宣传工作的使命,更是当代文艺创作应有的担当。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只有讲好中国故事,才能很好回应国际社会共同关切,向世界说明中国道路、中国选择、中国历史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要聚焦更具普遍人类价值尺度,直面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同难题,开掘人性及人类精神隐秘,减少文化误差弥合文化鸿沟,凸显中国故事的进步性、现代性,不断丰富讲中国故事的有效路径,使中国故事更加扣动世界心弦。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2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构建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节点上,更需要党的宣传思想战线继续高举旗帜,展现立体、全面、真实的国家形象。从文化滋养、理论借鉴、现实需要的三重向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的生成逻辑,坚守"讲好中国故事"助力国家形象建设、推进中华文化复兴、推介中国经验传播的目标导向。对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时代化、有效强化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效助益培育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侨园》2021,(8)
正新时代以来,中国迅速发展且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在建党百年之际,世界更加期望了解中国,中国的对外传播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向国际社会和世界人民讲好中国故事,亟须我们的思考与实践。外语专业作为研究外国语言文化的学科专业,将在完成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时代课题中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主持人语2013年,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016年,在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为什么要讲好中国故事?讲述哪些中国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这其中有着内在的逻  相似文献   

9.
张殿军  孙智芹 《求知》2023,(2):37-39
<正>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如何在国际文化软实力较量的主战场上,“不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已成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面临的一大重要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此提出明确要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此,必须大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是新时代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亦是应对世界未有之大变局,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大国发展兴盛,必然要求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实现软实力和硬实力相得益彰。"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展形象"的重要使命任务,明确了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工作要求,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外宣工作、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指明了方法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外宣工作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同时也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大师生座谈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教育并引导当代青年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建构一种国家意识、全球意识,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本土故事,讲好奋斗故事,讲好人生故事,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相似文献   

12.
王惠宇  叶立群 《侨园》2022,(5):22-23
<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并强调:“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作为“六地”的辽宁,其具有的故事和经历的实践有着丰富性和独特性等特征。独特、厚重的“六地”红色资源,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是辽宁拥有的宝贵精神财富,也为讲好辽宁故事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丰富的素材和精神高标。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16,(Z2)
正陆欣讌,新西兰华人,彼岸国际传媒董事长,《人民日报》海外网新西兰频道总顾问,一位年轻的拥有梦想与情怀的上海姑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新西兰有20多万华侨华人,拥有20多家华文媒体,中新两国在经济文化上的合作具有巨大潜力。"一直以来,我都想要建立一个承载希望与情怀的平台"——这是陆欣讌  相似文献   

14.
积极推进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国际传播的进程也是深化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大的样子”整体认知与评价的过程,对提升国家与政党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传播语境下,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的国际传播应从三个维度入手:建构“可信、可爱、可敬”的大党形象国际传播内容生成系统,阐释大党以可信达认同、以可爱达亲近、以可敬达赞誉的形象内涵;形构“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大党形象国际传播格局,以“区域化、分众化”的精准传播策略、“润物细无声”式的创新性叙事方式、“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达成传播策略、方式与体系的最优化;提升中国共产党“大的样子”呈现表达的国际传播效能,通过实施共情传播、加强主体协同、强化评估反馈形成传播效能闭环,进而产生大党形象国际传播的聚合效应。  相似文献   

15.
以整体性视角,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法,建构中国道路的国际话语体系,对于保障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营造发展的良好的国际环境意义重大。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以新理念实现中国梦,我们需要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6.
来华留学生具有"中国故事国际讲述者"的身份优势。基于词汇联想测试及问卷调查,发现"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形象大都具有较为真实、全面、积极的认识;他们也具有较为强烈的传播中国形象的意愿和动力。国际汉语教育是来华留学生认识中国的重要途径,从多方面促进了中国形象的传播。建议课堂教学要多融入中国故事,注重汉语教师的对外话语方式,重视来华留学生的感知体验,从而更好发挥这些来华留学生"意见领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是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影响力的根本要求。当前,在国际形势和全球秩序变化、西方话语面临困境以及中国发展成就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国内外环境影响下,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契机。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必须以坚守政治方向、站稳国家立场、聚焦理论创新、明确道义定位、立足发展实际、努力融通中外为构建原则,在话语内核、话语共性、话语传播、话语阵地和话语队伍层面进行整体谋划和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18.
<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国际传播实践,离不开兼具主体性和传播力的话语范式。对此,习近平文化思想给出了方向性的指导思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既为我们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明确了实践路径,即以中国话语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全球沟通策略。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高昂迈进的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要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和文明,其中一条主线是了解中国的真善美。要让世界读懂中国,其中一个主篇章是讲好“真善美中国”故事。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中国贡献,需要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让“真善美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和质疑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这有损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构建,也不能为中国外交营造积极的国际舆论环境。因此,如何讲述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不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及国际影响力,成为当下我国对外宣传的重大课题。毛泽东在对外宣传中坚持党性原则和政治立场,要求对外宣传要协调统一、反应敏捷、改进文风、内外有别等,这些对外宣传策略立足于中国,着眼于世界,在实践的检验中历久弥新,对新时代中国的话语权建设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