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已经开始。东亚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的需要,亚洲的需要,也是中国的需要。“东亚思想库网络”是“10 3”东亚区域合作机制中第二轨道外交的一个活动平台,是“10 3”东亚国家领导人会议正式认可的学术交流与研究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苏浩 《外交评论》2004,(4):14-21
随着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启动,东亚国家间逐渐建立起了一系列区域合作机制。目前,东亚合作机制被称为10 3合作机制,它包括东盟10国加中日韩三国的定期首脑会议、东盟分别与这三国的首脑会议、中日韩三国合作、东亚13国的各种部长级会议、湄公河和东北亚次区域的多边合作安排、以及第二轨道的活动。东亚合作机制的建立为东亚国家提供了一个开展合作的平台。东亚合作的日益深化促进了东亚合作机制的逐渐完善和提升,促进了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上海合作组织与东亚一体化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合作组织与东亚最终实现一体化,在实践上是可行的。这种一体化的趋势不仅仅因为中国是两个地区一体化的参与者,还因为这两个地区存在着许多相互依存的条件,两个地区间存在着相互需求、相互依赖的客观现实;但要真正实现一体化还存在许多障碍,两个地区重点不同且分别处于起步阶段的一体化进程在短期内难以合流。从“东亚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前景看,这两个地区合作机制要走到一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东亚和中亚的一体化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该设计一个推动东亚和中亚不断接近的路线图,以加快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4.
东亚经济合作何去何从?——从中美日经济实力消长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美日经济实力对比关系继续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中国经济实力相对提升,美日经济实力相对下降.这一经济实力的结构性变化给东亚经济合作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中国在东亚经济影响力日益上升,使东亚经济的内部凝聚力大大提高,为东亚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内在驱动力,同时也有利于中国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作为在东亚地区具有重大战略利益的关切者,美日不可避免地对中国可能带来的权力变革心存芥蒂,从而又加大了东亚经济合作的难度,增加了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东亚经济合作出现“亚太化”趋势,二是导致东亚经济合作的主导权错位和缺位.中国需要正确运用经济实力上升这一最大筹码,内外协调,顺势而为,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抓住机遇,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5.
对东亚现代化进程中威权政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东亚国家出现的威权政治体制,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其深厚的政治、经济基础。经济与政治基础的相对薄弱无疑是东亚选择威权主义政治而不是西方民主制的重要原因。在战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威权 发展”模式反映了东亚国家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但是它并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总体要求,从长远观点来看,它只是一种过渡形式。  相似文献   

6.
东亚共同体建设进程和美国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亚合作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地区多边合作的过程。作为东亚的一个成员,和平发展的中国无疑是东亚区域合作最重要的动力源之一。从地缘上看,美国不属于东亚范畴。但基于历史原因和美国独特的地位,东亚合作进程又不可能排除美国的影响,甚至需要美国建设性的参与。因此,东亚合作一方面是一个内部一体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一个对外部开放的问题。如何评估东亚合作进程中的中国的作用、美国对东亚合作进程的影响以及东亚合作背景下中美关系的前景等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为此,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外交学院、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联合举办了“东亚地区合作与中美关系”国际研讨会(2005年11月),中美双方学者就此展开坦诚的对话交流。在会议讨论的基础上,我刊以笔谈形式整理刊发部分学者的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演进中的亚洲地区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亚合作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地区多边合作的过程。作为东亚的一个成员,和平发展的中国无疑是东亚区域合作最重要的动力源之一。从地缘上看,美国不属于东亚范畴。但基于历史原因和美国独特的地位,东亚合作进程又不可能排除美国的影响,甚至需要美国建设性的参与。因此,东亚合作一方面是一个内部一体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一个对外部开放的问题。如何评估东亚合作进程中的中国的作用、美国对东亚合作进程的影响以及东亚合作背景下中美关系的前景等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为此,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外交学院、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联合举办了“东亚地区合作与中美关系”国际研讨会(2005年11月),中美双方学者就此展开坦诚的对话交流。在会议讨论的基础上,我刊以笔谈形式整理刊发部分学者的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东亚合作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地区多边合作的过程。作为东亚的一个成员,和平发展的中国无疑是东亚区域合作最重要的动力源之一。从地缘上看,美国不属于东亚范畴。但基于历史原因和美国独特的地位,东亚合作进程又不可能排除美国的影响,甚至需要美国建设性的参与。因此,东亚合作一方面是一个内部一体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一个对外部开放的问题。如何评估东亚合作进程中的中国的作用、美国对东亚合作进程的影响以及东亚合作背景下中美关系的前景等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为此,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外交学院、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联合举办了“东亚地区合作与中美关系”国际研讨会(2005年11月),中美双方学者就此展开坦诚的对话交流。在会议讨论的基础上,我刊以笔谈形式整理刊发部分学者的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和平崛起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亚合作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地区多边合作的过程。作为东亚的一个成员,和平发展的中国无疑是东亚区域合作最重要的动力源之一。从地缘上看,美国不属于东亚范畴。但基于历史原因和美国独特的地位,东亚合作进程又不可能排除美国的影响,甚至需要美国建设性的参与。因此,东亚合作一方面是一个内部一体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一个对外部开放的问题。如何评估东亚合作进程中的中国的作用、美国对东亚合作进程的影响以及东亚合作背景下中美关系的前景等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为此,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外交学院、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联合举办了“东亚地区合作与中美关系”国际研讨会(2005年11月),中美双方学者就此展开坦诚的对话交流。在会议讨论的基础上,我刊以笔谈形式整理刊发部分学者的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东亚合作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地区多边合作的过程。作为东亚的一个成员,和平发展的中国无疑是东亚区域合作最重要的动力源之一。从地缘上看,美国不属于东亚范畴。但基于历史原因和美国独特的地位,东亚合作进程又不可能排除美国的影响,甚至需要美国建设性的参与。因此,东亚合作一方面是一个内部一体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一个对外部开放的问题。如何评估东亚合作进程中的中国的作用、美国对东亚合作进程的影响以及东亚合作背景下中美关系的前景等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为此,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外交学院、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联合举办了“东亚地区合作与中美关系”国际研讨会(2005年11月),中美双方学者就此展开坦诚的对话交流。在会议讨论的基础上,我刊以笔谈形式整理刊发部分学者的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