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当代广西》2009,(18):14-15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培育。在我们心中,教师就是红烛,无私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园丁,辛勤培育每一棵幼苗;是阶梯,坚实地承载学生向上攀登的步伐……教师。是我们一生中都值得尊重和感恩的人!  相似文献   

2.
王秀真  胡道兰 《半月谈》2004,(17):13-17
教师,被誉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被看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代代人民教师像红烛,像春蚕,用自己无私的奉献哺育了学生,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然而,辉煌灿烂的光环下也有阴影,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受社会上种种不良风气的侵袭,近年来“师德”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里,我们解剖一些有关“师德”的负面现象,就是希望能够引起教师乃至全社会的重视与警醒,从而清除师德背后的阴影,还孩子,还教育事业一个朗朗乾坤。  相似文献   

3.
一、教师———铸造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教师,历来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三尺讲台,留下了教师们的无数心血和汗水,人们把教师比喻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人们还把教师比作春蚕,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人们也还把教师称作孺子牛,辛勤耕耘,鞠躬尽瘁。...  相似文献   

4.
人都有爱心,有人把爱留给儿女,有人把爱献给母亲,有人则认为爱应属于自己。而钟文花——玉山县人大代表、南山乡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却以博大的胸怀和纯洁的心灵,把爱献给了“留守孩子”,献给了鳏寡老人,用人大代表和人民教师所独具的匠心,书写着中华民族那千古不灭的爱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有一个温柔坚强的女人“;也有人说:“男人是太阳,女人是月亮”;英雄邱娥国的妻子涂荔花,则被人喻为“把爱的清辉洒满人间的、永远的月之魂……”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教育艺术是爱的艺术;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陆琼玲,南宁市隆安县第三中学高级英语教师,在26年的教学生涯中,她以对学生发自内心、不图回报的爱,对教师这一崇高职业的爱,兢兢业业地耕耘着教育这一片净土,用甜美的果实充盈了自己的人生。她先后荣获南宁市“我最喜爱的老师”、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的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的应试教育正逐渐被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所取代c这一历史性转变对于学校教育的主导力量教师来说,无疑是严峻的考验。面对新形势,新观念,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切实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这首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师德修养是我国教师的传统美德。“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俯首甘为孺于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对教师优秀道德品质的真实写照。人们把教师喻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喻为吐尽最后一根丝的春蚕,也正…  相似文献   

8.
最近,国家中小学一个课题组通过对辽宁省14个城市、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如此心理状况,实在不能令人乐观。究其造成教师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求全自责。人们将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红烛”、“春蚕”、“园丁”,这是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和期望。作为一名教师,应当重视这些赞誉。但有的教师把这种社会期望视为无形的…  相似文献   

9.
教师素质,师德为首。师德表现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涭水河分校(下称涭水河分校),近年来坚持通过“以德育全人”,打造“以爱育爱”为主基调的育人特色,同时注重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夯实教育专业之基,把爱传递到每一个学生。校长王春伟说:“教育就是以爱育爱,爱业爱生爱教育。不言光辉与奉献,只道尽职与守责,最终实现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0.
《公民导刊》2010,(10):88-88,F0003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当今的一代,有人喜欢在虚无缥缈的天空中遐想,有人愿意在梦想的海洋里奋斗。而当一个人以一种特殊的感情爱上他所从事的职业之后。他就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锲而不舍地去追求、去创造。在他的事业中寻求自我价值。城口县人大代表、重庆市城口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包伟同志就是这样的人,他把理想与自己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把自己28年如歌的岁月无私地献给他所钟爱的电力事业。以激昂饱满的热情、敬业奉献的精神、清正廉洁的品格,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国家电网人之歌。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观念里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是“蜡烛”、“春蚕”;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古往今来,人们给了教师各种各样的比喻,以……  相似文献   

12.
《精神文明导刊》2010,(12):52-55
一、“四德”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以“爱”为核心,实施爱德工程,突出关爱他人、爱护环境、奉献社会的主题,推进社会公德建设。抓住“爱”这一核心,不断丰富爱他人、爱环境、爱家乡、爱祖国等具有时代特色的内涵,引导干部群众互助友爱、和谐相处、遵纪守法、保护环境、奉献社会。对领导干部,以“科学决策、关爱群众、为人师表、和谐发展”为重点,按照“创新、跨越、争先”的工作要求,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谋大局、  相似文献   

13.
我是园丁     
有人说我是春蚕,有人说我是红烛;这两个比喻都很精到,而我更喜欢的是园丁的称号。我是园丁,我在春天里播下金色的种子,培育出千株树苗满园挑李;树苗吐翠,我心绪浩荡,蓓蕾绽开,我激情澎湃。我每天踏着清脆的铃声走上讲台,用手中的粉笔当作开启天宫的钥匙,把孩子们带进金碧辉煌的  相似文献   

14.
师爱四性     
师爱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爱,它是教育者高尚思想情感的自我表现,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力量。师爱具有以下基本持证。一、师爱具有社会性。教师是受社会委托约施教者.教师的爱反映了一定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成为一种社会的爱,阶级的爱。因此,它是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分爱”.而不是个人利益匕的“私爱”。当一个教师把自己的工作与民族约振兴、祖国的富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当地把学生看成是祖国的未来,人类希望的时候,他就会在学生身上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精力、知识和才能。二、师爱具有教育性。教师是知识的…  相似文献   

15.
“两弹”元勋邓稼先,生前其英名鲜为人知。其时,他必须隐姓埋名,还不能著书立说,不能登上学术讲坛,不能出国交流,甚至不能照顾妻子儿女。是啊,为了祖国和人民,他把个人名利抛到了九霄云外,默默地奉献了一生。想一想吧,中国“两弹”的研制和发展,中国尖端科技队伍的建立和壮大,如若没有邓稼先为之铺石奠基,会是怎样的情形呢?邓稼先,无疑是甘做“铺路石”的人。其实,中国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很多像邓稼先这样的甘做“铺路石”的先辈们,正是因为他们默默奉献了自己的光和热,青春和年华,智慧和力量,才托起了振兴中华的希望,才撑起了…  相似文献   

16.
自从人类有了教师这一职业,赞美教师的词句就层出不穷。有的,人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有的人把教师比作黑夜的"灯塔",把无知的孩子引向光明的彼岸;还有的人把教师比作"春蚕",把最后一根"丝"留给学生......这些比喻都是人们对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赞...  相似文献   

17.
“信用工程就是好,不抵押来不担保。调查评定不停闲,为民办事真不少。风里来呀雨里去,帮民解了燃眉急。讲道德来讲信用,共创信用大环境。既排忧来又解难,信用工程显辉煌”。这是一首农民自编的唱词,它表达了农民对隰县信合人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感激之情。无数个日日夜夜,隰县信合人默默地做铺路石,让贫穷的村落山民走上康庄大道;无数个日日夜夜,隰县信合人情为民所系。把自己的光和热洒遍了果园农田,让丰硕的果实见证为民、利民的奉献情怀。  相似文献   

18.
《山西政报》2007,(4):F0003-F0003
2004年2月,白丽芳同志在榆次区90余名校长重重考核、考试、答辩和就职演讲中,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就职偷次区长凝镇中心校担任校长。一到任她就坚决用“师德八条”严格要求自己,并在全体教师中倡导五种精神——不计得失的牺牲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终身从教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9.
在25年的平凡岗位上从事着最光辉的职业,将一颗滚烫的执着之心献给了祖国,捧给了母校,留给了学生;用汗水播种着希望,用赤诚浇灌着事业,用爱和奉献书写着人生。她就是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人才许彦芳教授。  相似文献   

20.
陈黎明 《当代广西》2009,(12):24-25
面对日趋严重的金融危机,企业生产、销售形势越来越不容乐观,老板们皱起了眉头;终于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了,可是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却整日为如何解决就业创业问题烦恼;党和政府出台了很多有利民生的政策,可是因为信息闭塞大家都不知道;孤苦伶仃的五保户、经济困难的学生,多么渴望“爱的奉献”;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种养出来的东西却没有别人的好,如果有人来手把手地指导一下多好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