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临时工”也有社会保险的待遇 所谓“临时工”的说法早已过时,根本不能成为工厂不为桂某等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理由。即便是“临时工”存在,工厂也应为桂某等人补缴各项社会保险费。关于“临时工”,《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临时工的用工形式是否存在等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6]215号)已有明确规定.在《劳动法》实施后,所有用人单位与职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险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尽管《劳动法》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但一些用人单位出于维护自身利益,却常常采用偷、逃、拖、欠等方式来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从而直接损害劳动者利益,这不能不让劳动者警惕。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险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尽管《劳动法》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但一些用人单位出于维护自身利益,却常常采用偷、逃、拖、欠等方式来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从而直接损害劳动者利益,这不能不让劳动者警惕。  相似文献   

4.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之相关规定,因用人单位欠缴养老、工伤、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费发生的纠纷,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可依法提起诉讼。笔者认为,上述规定还应斟酌。我国对社会保险费实行强制征缴制度。《劳动法》第72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第100条规定:”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  相似文献   

5.
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省企业用工需求明显减少,部分用人单位因经营困难关停歇业,还有部分用人单位因资金紧张无法给职工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和支付足额工资等,使我省在劳动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劳资双方的矛盾纠纷呈持续上升态势。据统计,2008年全省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比2007年增长了79%。案件形态体现出以下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韩寓群省长签署第193号省政府令,公布《山东省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规定》自2007年5月10日起施行。《规定》要求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企业应当按照本规定参加生育保险,为其职工缴纳生育保险费。上述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缴费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生育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所在单位按照规定参加生育保险并为该职工连续足额缴费一年以上的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依照本规定应当参加生育保险而未参加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改正并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给予处罚;未参加生育保险期间职工的生育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按照本规定的生育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中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费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事实上,用人单位在缴纳职工医疗保险费时,绝大部份用人单位未能按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本人的实际工资为基数缴费,存在明显的少报、漏报、瞒报的现象。因为,用人单位在缴纳医疗保险费时,除了职工个人账户在多缴费多划入个人账户外(仅有少量的差别),这种多缴费产生的效益对用人单位来说,意义不大。如一个统筹地区的缴费比例是:用人单位8%,职工个人是2%,职工划入个人账户是4%,当职工的月缴费基数为500元时,职工应缴纳医疗保险费为每月10元,用人单位缴费40元,职工划入个人账户是20元;当职工的缴费基数为1000元时,职工应缴费20元,用人单位缴费80元,职工划入个人账户40元。很明显,上述用人单位多缴40元,职工个人账户才增加20元。对用人单位来说不是利益最大化,这种多缴费的动机就不存在。  相似文献   

8.
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既是职工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也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企业为了千方百计规避社会保险责任,争取利益最大化,存在选择性地给员工参保现象。一、主要问题以古田县社保负责的企业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为例,在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企业选择性地参加某项保险而放  相似文献   

9.
法律信箱     
《新疆人大》2013,(3):39-39
非全日制用工可约定不缴养老保险 伊宁市的梁菊芳咨询: 某公司招录我为非全日制工人,并与我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不为我缴纳养老保险费。后合同解除,我要求用人单位为我缴纳养老保险金,而公司却说双方已经约定了不缴纳养老保险金的条款。请问,用人单位与我之间的约定符合法律规定吗?  相似文献   

10.
《就业与保障》2012,(6):5-5
职工王某在某酒店工作期间,单位一直没有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王某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要求单位赔偿失业保险金损失。据悉,王某于2006年3月份进入该酒店工作,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该酒店也未给王某缴纳过社会保险费。2011年5月4日,王某通过特快专递向该酒店邮寄了一份解除劳动关系的函,以公司没有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提出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赔偿失业保险金损失。  相似文献   

11.
偷逃、欠缴社会保险费,是不少企业的“通病”。《劳动法》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所以用人单位的“欠保”行为直接损害了劳动者与国家的利益。除了单位故意混淆、混水摸鱼,来逃避缴费义务的情况以外,这里我们还要介绍几种情形,为劳动者提个醒,也让用人单位引以为戒。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相似文献   

12.
政策问答     
《劳动保障世界》2008,(9):42-43
特别提示:根据《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应该参加失业保险,用人单位按规定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连续工作满1年,  相似文献   

13.
个人被强制赋课了加入社会保险的义务,企业等用人单位也被强制赋课了缴纳一定比例的社会保险费的义务。强制保险,恰恰是权利保障的绝好途径。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险法》的出台,实现了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法律化。基于法律的国家强制力和巨大的权威性,可以使工伤保险制度得以持续有效的推行,工伤保险争议依法得到解决,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得到有效保障。《社会保险法》强化了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措施,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相似文献   

15.
为督促用人单位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山东省今年将对不少于全省30%的用人单位展开“社保稽核”。 从山东省劳动保障厅获悉,今年山东省社会保险工作将突出强化社会保险稽核工作,实地稽核的参保人数将不少于全部参保人数的20%,实地稽核和书面稽核的用人单位户数不少于30%,全省各险种参保人数稽核面不少于1/3。  相似文献   

16.
确定职工缴费基数的问题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中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费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事实上,用人单位在缴纳职工医疗保险费时,绝大部份用人单位未能按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本人的实际工资为基数缴费,存在明显的少报、  相似文献   

17.
信息纵横     
●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由政府制定、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参加的一种社会保险 ,是按照用人单位和职工的承受能力来确定的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用人单位按全部职工工资基数的 9%缴纳 ,并按一定比例划入个人账户 ;职工按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 2 %缴纳 ,退休职工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主要用于支付一般的门诊、急诊、住院费用。●什么人可以享受公务员医疗补助 ?原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人员 (大学生除外 )可以享受公务员医疗补助 ,公务员医疗补助的经费列入同…  相似文献   

18.
《就业与保障》2005,(2):39-39
职工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同时就业时,各用人单位应当分别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在哪个单位出了工伤,就由哪个单位依法承担责任。劳动保障部近日对《工伤保险条例》的8处规定作出补充说明,旨在更全面地保护职工利益。  相似文献   

19.
一、尽快出台配套政策 尽快制定出台与《社会保险法》配套的统一的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法规政策,是规范养老保险制度的前提条件。《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相似文献   

20.
<正>鲁人社发[2015]7号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民银行(山东省)各市中心支行、分行营业管理部,各银监分局:为了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金融机构协助查询、冻结、划拨工作管理规定》和《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现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通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划拨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存款帐户工作(以下称查询划拨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