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德国教育简讯两则在德国的高校中外国人越来越多在过去的一年里,德国高校中的外国大学生的份额从5.8%上升到了7.1%。1993年总共有133962名年轻的外国人在德国读大学,比1992年增加了7.5%,同前一年一样,在慕尼黑大学注册的外国人最多,其次是...  相似文献   

2.
德国学者谈德国的外交政策、北约东扩及德中关系殷寿征1996年7月和9月,我在德国拜访了科隆大学的林克教授和波恩大学教授、德国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凯泽尔先生,他们就德国的外交政策、北约东扩以及德中关系发表了他们的看法,现介绍如下:一、德国的外交政策:凯泽...  相似文献   

3.
德国高校排名榜———哪所大学最好?德国《明镜》(Spiegel)杂志99年第15期登载了该杂志对德国各大学教学质量和学习条件的调查结果。排行结果出人意料,一些不起眼的东部大学名列前茅。它们是埃希斯苔特大学、凯米妮茨技术大学和格莱夫斯瓦尔特等大学。而西部的一些传统大学如科隆大学、波恩大学却名落孙山。《明镜》杂志进行的这次排行调查,是东西德统一后首次在全德范围内的调查,调查的对象是81所高校的12374名大学生和1600名教授,涉及了12个专业,它们是法律学、经济学、英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日尔曼语言…  相似文献   

4.
德国学校简讯处境窘迫的大学学习大约五十分之一的大学新生两个月后就放弃他们的学业。汉诺威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导致这一决定的首先是职业及就业市场方面的原因,其次是让人失望的等待。四分之一的辍学者抱怨他们有严重的经济困难.同样有四分之一的人宁愿学习另外一个...  相似文献   

5.
DAAD选拔奖学金生的过程和做法一、申请凡符合DAAD资助项目申请条件者均可申请其奖学金。在德国以外的向DAAD办事处或德国使领馆申请,在德国境内的向大学外办申请,特殊情况下也可直接向DAAD申请。申请人员须填写相应的申请表一式三份,并附个人简历、学...  相似文献   

6.
大学德语界的一次盛会──“东亚地区大学德语教学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召开根据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的决定,经国家教委批准,"东亚地区大学德语教学研讨会"于1994年5月12日至5月16日在同济大学举行。来自我国及德国、蒙古、越南、芬兰、约旦...  相似文献   

7.
谭渊 《德国研究》2009,24(4):69-75
专业化建设是一百年来德国汉学发展的突出特点。起初,有关中国的研究服务于德国的殖民扩展政策。及至20世纪初,在德国大学中建立汉学这一新专业的呼声日益高涨。1909年,德国汉堡殖民学院设立了首个汉学教授席位。此后,汉学研究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经历了第一次繁荣,但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却遭受重创。直至60年代汉学专业才从战争创伤中恢复并在更多的德国大学中得到了巩固。汉学的发展使对中国文学、文化、历史的深入研究成为可能。著名作家德布林、黑塞、卡内蒂、艾希等人进而在作品中成功实现了文学构思与中国思想宝库的融合,最终也给德国人心中的中国形象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8.
自 90年代中期开始 ,德国绝大多数大学就尝试引进了英美大学的学分制。但迄今为止该体制进展缓慢 ,效果难以令人满意。究其根源 ,主要是这一舶来品与欧洲大学多年的标准差异过大 ,因此显得水土不服。最近 ,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向各大学推荐新的学分体制 ,并希望它能逐渐成为欧洲大学的新标准 ,其名称为“欧洲学分转换体系” ,简称ECTS。目前这一新的体系还仅仅作为实验 ,在部分大学试行 ,在取得成功经验后 ,将向全国所有大学推广。正确实施新的学分体系的前提是 ,学校需定期发布《课程目录》 ,并详尽注明每一课程的目标 ,可获得的学分等…  相似文献   

9.
向世界最高水平的女子大学迈进──韩国梨花女子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世界最高水平的女子大学迈进──韩国梨花女子大学金钟美梨花大学的历史从1886年5月31日,M.F.Scranton夫人在汉城开始教授一名女学员开始,梨花女子大学就算建校了。“梨花”一名是在建校的第M年1887年高宗皇帝所赐,最初名为“梨花学堂”。梨...  相似文献   

10.
谭军 《德国研究》2003,18(3):52-52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前途取决于国民受教育的程度 ,这已是德国各界的共识。如今 ,就业市场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 ,更多的年轻人到大学深造就成了当务之急。据预测 ,到 2 0 15年德国就业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增加到 2 4 0万人。其中近一百万应是具有大学毕业文凭的高级人才。为满足这一要求 ,必须有更多的人上大学并圆满完成学业。经合组织国家同一年龄段的大学生比例是 4 4%。而 1998年德国只有 2 7.7% ,到 2 0 0 2年情况略有好转 ,上升到 35 .6 % ,但依然未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德国政府决定采取下述措施 ,使这一比例达到 4 0 % ,同时…  相似文献   

11.
张晓玲 《德国研究》2011,(4):59-65,80
2003年,德国下萨克森州的5所高校率先推动了德国高校公法基金会改革,其中哥延根大学是这一轮德国高校改革的开路先锋.在下萨克森州的公法基金会模式中,基金会是连接国家、高校和社会的耦合器.公法基金会改革致力于国家对高校的间接管理、高校在组织、人事和财政方面的自治以及高校如何回归社会,从而真正实现高校学术自由和自治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俞宙明 《德国研究》2013,28(2):104-112
基于平等原则的德国高校体系,在社会需求、国际竞争等挑战下,正走向差异化和竞争。精英倡议计划给这一进程带来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体现在高校的功能差异方面,即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的区分,另一方面也体现在高校声望等级形成和贫富分化上。本文通过对德国大学平等传统和差异化进程的介绍,以及对精英倡议计划的分析,对该计划对于高校差异化的各方面影响及其后果进行梳理,指出精英倡议计划的片面性,以及教学和科研、“整体高质量”和“尖端的精英”二者兼顾、平衡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李国强 《德国研究》2009,24(1):51-51
2月3日,德国联邦教研部正式启动德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教育过程研究项目“国家教育调查研究”(National Education Panel Study/NEPS)。班贝格大学社会学教授汉斯一彼得·布洛斯菲尔德(Prof.Dr.Hans-Peter Bloss-feld)担任项目负责人,班贝格大学教育科学纵向研究所(Institut fur bildungswissenschaftliche Langsschnittforschung)负责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4.
杜荣 《德国研究》2002,17(1):42-46
“展览会经济”近两三年来成为闯入经济学家视野的一个新名词 ,甚至有评价说 ,展览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从中世纪的集市贸易发展至今 ,德国展览会已经历了 80 0多年的历史。政府有效的宏观支持、各级展览会机构完善的管理、大学在这一领域内的理论研究、专业人员的培训 ,以及展览会经济在整个德国 ,乃至在世界经济中占有的比重 ,使展览会在德国已形成一个职能健全的行业、成为德国第三产业中重要的一支。本文将对德国展览业做简要介绍并分析其成功因素 ,希望能够对正在蓬勃兴起的中国展览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德国当代“文坛奇女子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意 《德国研究》2009,24(4):76-82
1989年11月柏林墙的倒塌带来的不仅是德国统一,也为当代德国文学注入强大动力。从此,一批新生代作家逐渐脱颖而出,他们中间许多人的处女作在世纪之交问世,迅速成为畅销作品,引起德国国内及国外读者、媒体和评论家的广泛重视。尤其引人注意的是,这些作家中有许多是197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女作家,她们被媒体称为“文坛奇女子群”。本篇论文介绍其中三位代表作家,并从题材、语言、人物和叙事风格等方面具体分析她们的成名作品。  相似文献   

16.
德国工业结构改革及其成效时雨经济衰退、失业增加、出口下降、收入减少、暴力事件频繁,促使每个德国人进行反思。德国工业界的经理们率先而行,从设计、生产到推销,每一过程无不进行着巨大的变革,以使其适应市场需要,促进经济振兴。这一努力主要集中在四大工业,即汽...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摘译自德国科隆大学历史系教授、德国汉堡基金会主席沃尔夫冈·席德尔在华东师范大学所作的题为“德国史学界关于民族社会主义研究的回顾”的报告。报告分别评述了对民族社会主义解释的三种模式 ,指出今后在此一问题研究中 ,将以德、意法西斯体制比较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在明治初期《女大学》群书大量出版,"女大学"式的女性认识广泛蔓延之际,对当时社会中"女大学"式的男女关系感到不协调并试图克服这种扭曲关系的男性知识分子在历史的舞台上渐渐活跃起来。以土居光华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选择性地吸收穆勒《自由论》及女性论的基础上,结合当时日本的社会状况,提出了适合文明开化的女性论。他的非"女大学"式的女性认识在当时的思想界可谓大放异彩,但其中也不免混杂着传统的因素。其作为一种"理想",脱离了当时女性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实际。尽管如此,试图跳脱出"女大学"主导下的言论体系包围网的土居光华的摸索,可以说为我们今天理解明治初期的女性形象打开了另一种视野。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7月1日,来自中国和德国的高校校长和部分高级教育行政官员20余人相聚在德国波恩市,共同研讨两国高教界普遍关心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以兰州大学校长李发伸教授为团长的中国大学校长代表团应邀与会,德方出席会议的有包括德大学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成...  相似文献   

20.
洪堡人文主义理想在德国大学中的体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金秀芳 《德国研究》2001,16(1):64-68
19世纪以来德国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科学家。究其原因 ,德国的大学功不可没。本文将从阐述体现德国大学精神的洪堡 (WilhelmvonHumboldt)人文主义办学思想出发 ,分析德国大学的体制和内部运作机制 ,从而了解大学在经济和科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