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备课需要遵循紧扣教材和延伸知识内涵相结合、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满足社会发展与学生知识需求相结合的原则。正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备课中教案设计不合理、教师引导不到位、教与学环节设置不恰当的现实问题,从备课中的教学资源,教育对象,教学情境三个方面加强探索,为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1)
价值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问题,是解读价值主体的需求,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基础。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定位,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特性,主要体现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德才兼备的理工科人才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亢莹 《学理论》2013,(15):274-275
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导理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然选择。针对艺术院校的特殊性以及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增进师生教学互动是提高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把握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的内涵、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理念,并探索构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策略以及适合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的三种具体教学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9,(11)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师素质无法满足教学需要、教学模式缺少创新等五个方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途径如下: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持力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5.
杨改红 《学理论》2015,(2):190-191
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式是对传统主体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式的扬弃与重构。无论是从摆脱传统主体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的需要出发,还是从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来看,或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视角分析,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间性转向都有其必要性。在主体间性视阈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做到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和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6.
朱曼 《学理论》2013,(14):327-328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从接受理论来看,是缘于忽视了接受主体的个性特点和需要,从而表现为接受主体的接受程度不理想,革新势在必行。由此,从接受主体的角度,应在接受主体需要和接受主体差异及激发接受主体意识等方面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4,(26)
主体间性教育的提出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是指通过西方哲学中主体间性相关理论建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即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从而重新树立人的思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现代化、人性化。  相似文献   

8.
张传辉  王凤臣 《学理论》2009,(29):178-17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历来受到党中央和各校的重视,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究其原因,学生主体能动性的缺乏是制约其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介绍主体能动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分析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发挥的因素,结合建构主义的理论提出了如何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不强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信息多媒体革命、多元文化交织融合、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因而,当前着力提升思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近年来,各地、各高校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与党和国家的新要求、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与"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应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除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必要也有能力参与课堂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课堂外思想政治理教育的实践,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变为随时随地、真正适应学生思想需求的教育,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刚 《学理论》2010,(12):256-257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它集中体现着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然而,在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却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形式呆板、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教学对象思想多变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充分说明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同时把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摆在了一个战略性的高度。什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受  相似文献   

14.
谢美灵 《学理论》2009,(28):205-206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着教学的效能。但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也出现了各种新的问题,面临各种挑战,本文对教师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天桥  高艳琼 《学理论》2010,(26):317-318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教育的主导理念之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职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入校后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帮助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使其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围绕尊重人的属性;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等三个方面,就"基础"课教学如何做到育人为本进行论述,以期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陈红曼 《学理论》2009,(20):274-27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落实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就是要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还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内在需要。为此,要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等方面来保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33)
最近几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为教学方式"死板"、教学内容"空洞"等原因遭到学生抵触。正因如此,进行教学变革,想方设法提升教学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社会化模式的建构,充分响应了教学变革的号召,融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本质需求。强化教学社会化模式的构建,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念变革。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6,(10)
高校应重视德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工作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持续性教学,提升教学实效性,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二者的融合途径如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感悟式教学融合。  相似文献   

19.
曾宁 《学理论》2014,(6):213-21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可以通过以下五方面教学方法探析,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需要在总结教学经验和成果基础上,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4,(35)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是指为了满足本校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资源,包括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系统资源两大部分。校本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发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