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王玉明  张磊 《新长征》2011,(2):50-51
近年来,我们辉南县农牧局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政府指导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渠道和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因势利导,强化服务,科学指导,有力地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至2010年底,全县已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9家,吸纳会员8000多人,生产经营服务范围扩展到了养殖、制种、林果、蔬菜等主导产业及其储运、加工等领域,辐射带动全县11个乡镇、142个村、1.5万多户农民,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  相似文献   

2.
搞好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近两年来,海东地区坚持以创建文明县城为龙头,以创建文明村镇为重点,走县城辐射乡镇、乡镇促进农村的路子,目前全区已命名的省、地、县三级文明乡镇50个,文明村655个,分别占总数的44.2%和38.1%。文明农户达到20.2万户,占总农户的75%。创建活动较好地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13,(20):10-10
中国网:贵州向中药材强省冲刺 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道地产区”之一,全省已查明中药材资源品种达4802种,拥有154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药独家品种。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贵州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经突破300万亩,达375.29万亩,辐射带动农户214万人,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中药材产业日益成为农民脱贫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4.
文县中寨乡兴隆村党支部书记何奕呈投资140多万元开发村后黄豆坡,建成800多亩经济林果园和畜禽养殖场。同时,还带动全村300多户农户投资200多万元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全县农民用于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投入累计达1亿多元,已建成的80多万亩特色产业,每年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1.4亿多元。文县利用其独特的自然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在发展茶叶、核桃、花椒、党参、冬春蔬菜、淡水鱼养殖等特色产业上投入,坚持"谁投入、谁受益"。同时,积极宣传发展特色产业的先进典  相似文献   

5.
在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公义村,一排红顶蓝墙的畜棚特别引人注目。这是该村聚丰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社的牛羊育肥基地。42户入社农户今年初从甘肃统一采购肉牛180头进行育肥.流转土地500亩种植饲草。据预算。仅育肥一项农民年均将增加收入4200元以上。截至目前,化隆全县有29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会员)3427人,涉及农户1870户.带动农户7230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资产达524.8万元。去年成员(会员)人均纯收入达3153元,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155元。  相似文献   

6.
海文 《支部生活》2009,(5):21-21
勐海县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为契机,在创建农村党员科技示范户、提高农村党员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2006年以来,在全县11个乡镇确定了46户以种植、养殖和加工业为主的农村党员科技示范户,并为示范户协调信用社贷款57.15万元、贴息9.3万元,带动了农村种植、养殖和加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萧县农村就涌现了大批的致富带头人和一些松散型的专业协会组织。经过多年的运作和发展,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合作的方式不断丰富,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据统计,目前全县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280个,会员1.1万人,辐射带动农户2.3万户,占全县农户8%,被确立为全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县。  相似文献   

8.
关玉龙是建平县马铃薯协会党支部书记兼会长。几年来,他带领群众,采取"支部 协会"的方式,做大做强了马铃薯产业,使农民走上了富裕路。目前,他领办的协会辐射周边7个乡镇,带动1万多农户,马铃薯基地面积达30万亩,同时引进了淀粉加工项目,种植户年均增收5000多元。当地一位农民说:"老关领着我们把不起眼儿的‘小土豆’变成了‘金蛋子’,大伙都感激他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循化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家扶持少小民族发展项目机遇。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用产业兴企业,用企业带产业。不断地扩规模、壮产业、铸品牌、拓市场、促增收。累计投入5120万元畜牧业专项贷款。确定6个乡17个村700户为重点扶持对象。不少群众通过发展养殖业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路。2008年,全县牲畜社会饲养量达46.75万头(只)。畜牧商品率达47%。出栏率达58.2%。畜牧业产值达1.6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3%,畜牧业人均收入达1216元。全县规模养殖户达5705户。占总农户的42%。饲养牲畜19.4万头(只),牛羊贩运育肥户达3285户,年贩运牛羊49万头(只),户均纯收入达到9756元。  相似文献   

10.
留福村形成养牛业“托拉斯”司元亨,韩德平,王建华河南省沈丘县留福村党总支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不断完善经营体制,以总公司为龙头,以利益为纽带,通过配套服务和有效运行机制,带动、辐射周边2省3县7乡镇万户农民发展养牛业,初步形成“公司+农户”式的养...  相似文献   

11.
我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下简称专合组织)植根于农村,壮大于市场,农户相联,贯通城乡.因专业化而凸显竞争优势,因合作化而彰扬发展强势,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发挥着显著的带动作用.全省一大批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的专合组织活跃在农村,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撑.2005年底,全省已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3386个,成员278.5万户,分别比上年增加15.4%,30.8%,带动的农户已达808万户,成员收入水平比一般农户高20%以上.2005年我省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试点省份.  相似文献   

12.
《党风与廉政》2002,(1):35-36
2001年10月,汉中市对辖区的33个乡镇、99个村、352户农户关于农民出钱、出物、出工达标升级活动进行了重点清理检查。对15个涉农达标升级项目,按要求分级归口进行了清理规范,其中取消3个,停止10个.修改1个.暂时保留1小。对部分县区、乡镇和个别部门存在的在农电改造中要求农民出钱、出工和搭售电器材料,  相似文献   

13.
仅仅4余年时间,四川雪宝乳业有限公司就迅速崛起,发展成为具有产业特色的优势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雪宝乳业有限公司从2001年建立至今,已带动绵阳市养殖奶牛由2000多头发展到万余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创利税600多万元;带动种草养牛及相关产业的农户5000余户,助农人均增收2500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们根据怀来适合葡萄种植的优越自然条件以及当地群众有长期种植葡萄的传统,大力发展以葡萄种植和深加工为核心的产业化经营,基本形成了"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的葡萄产业化链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目前,全县葡萄种植面积已达8万多亩,葡萄总产量5.2万吨,种植葡萄的农户达3万多户,建成了年产葡萄原酒1.72万吨的五个葡萄原酒厂,年加工葡萄能力达到2.5万吨,占全县葡萄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来自葡萄产业,葡萄产业已成为怀来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5.
周口市积极探索农村党建新模式,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了农业经营机制的转变。目前,全市共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670家,会员82115人,其中党员5430人,119家建立了党支部,注册资金7.99亿元,辐射带动29.2万户,涉及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十大行业。  相似文献   

16.
陕县农业局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强化农业技术服务,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他们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抽调技术干部14名,聘请专业技术人员13名,吃住在村。通过技术宣传、组织发动、帮助实施,现已为1330户建成了沼气池,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状况: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推广新技术10项、新品种12个。建立15个示范村、147个示范户,辐射带动1990户;抓好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业网站25个,上网农户达570户,并实现了全县乡镇有信息站、行政村有信息员;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去年率先在全省建起了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相似文献   

17.
对农村人情馈赠风应进行治理据扶风县农调队对60户农民家庭调套,1996年全具农村户均用于人情馈赠的金额达183.83元,人均39.39元。全县按8.7万个农户推算,去年用于人情馈赠的金额达1600多万元,比1995年户均104.88元增长75.3%,...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冬,长汀河田镇农民傅木清回到家乡,他联合5位乡亲于2007年注册成立长汀县远丰优质稻专业合作社。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合作社在河田镇流转900多户农户的1000余亩耕地,注册资金1000万元。经过多年努力,合作社不断扩大规模,在三洲、四都、红山等乡镇规模流转土地6000多亩,土地抚管2.6万亩,发展社员1000余人,年产优质稻4800吨,产值1200万元,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水稻专业合作社之一,累计向国家交售粮食3.84万吨,为农民增加500多万元收入。  相似文献   

19.
今黔播报     
《当代贵州》2007,(6):7-7
近年来,遵义市坚持不懈抓好“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到2006年全市受益农户已达28万多户,受益群众超过100万人。今后5年,遵义市将继续加大创建力度,力争到2011年受益农户达到全市80%以上。遵义市“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目前全国已有1.5万多人到遵义学习取经。  相似文献   

20.
夹江县甘江镇蔬菜种植面积达3万亩,是乐山市最大的无公害蔬菜基地.被评为四川省百强示范专业合作社、四川省农产品流通先进单位的甘江蔬菜产销合作社,会员达到2687户,辐射带动周边近10个乡镇,年营销金额达1.3亿元,2万余菜农人均年纯收入突破50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