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2016,(3)
正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于3月3日开幕,中国进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两会不仅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窗口,更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平台。民主党派作为人民政协中一个重要的界别,通过人民政协的组织来体现多党合作,主要是民主党派参加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以本党派的名义做大会发言,提出提案,开展视察、  相似文献   

2.
柴歌 《侨园》2013,(4):17-17
<正>在中国国内政治生活中,"两会"已成为一个固定词组。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指的是:全国人大会议和全国政协会议。"两会"虽然同步举行,但使命和职责并不相同。历史上,"两会"曾有渊源,1954年之后,逐渐"分道扬镳",不过,经常"形影相随"。  相似文献   

3.
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信息常常使人眼球无法聚焦。如何沙里淘金,从庞大的背景噪音中抓到几个关键的声音,是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为此,我们开办这个栏目,每期选取几篇论及国情、形势,与参政议政相关的文章摘要汇编,使您可以用较少时间对这些观点做一个简要了解。本期所选文章涉及多个领域的公共事务,因为时临"两会",所以名之为"对‘两会’的期待"。  相似文献   

4.
卢淼 《团结》2012,(1):25-29
2012年新年伊始,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陆续召开"两会",民革各地各级组织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通过"两会"这个平台,利用提案这个途径,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紧紧围  相似文献   

5.
正我自己已经有了十年的河北省人大代表的经历,但是新时代能否站在更高的层面用更高的标准去履职对我是一个考验。春节前后我全力以赴投入到两会的准备中,会前接受了培训。今年的两会意义非同寻常。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两会不仅全中国关注,全世界的眼光也聚集  相似文献   

6.
正我是一名在国务院某部委工作的公务员。要问我这个月在干什么,说实话,还在忙关于全国"两会"的事情。没错,从理论上来说,"两会"早在上月16日已经结束,但对于国务院部委而言,活儿才刚刚开始。每年"两会"跟各部委相关的重要事情有两件:一是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要让全国知道我们在干什么;另一件是人大、政协的提案建议,借此了解社会想  相似文献   

7.
楚东 《瞭望》2004,(11)
“两会”落幕,激荡人心的“发展”更加高亢。因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因为用科学发展观确立了新的发展模式,中国的发展,还是这个世界上最嘹亮的音符。 我们的时代又有一个新起点。从发展阶段看,2003年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中国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从发展道路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成为新阶段我国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8.
"两会"闭幕,中国完成了最高权力的代际交接.世界范围内的反应,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最保守的预测,也会承认中国还将继续上升;就算是那个流传很广、语惊天下的"希拉里预言",也把中国的衰落放在了20年之后. 而在未来10年里,习李主政的中国将会上升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则是全世界都在关心的大问题. 对西方这个全球主导者来说,历史上它们曾肢解过很多大国,如莫卧儿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上个世纪的前苏联.但这些大帝国当时都是腐败和衰落的,从几百年的历史上看,西方尚缺乏如何击败和瓦解一个正处于快速上升期的大国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9.
尽管于"两会"期间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已成为十余年来的一个"例会",尽管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由来已久的问题,令年的这个"例会"却还是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期待。 今年的这次"例会"是1991年以来的第十五次,其间,会议名称发生了几次变化。从15年来的15次座淡会的变迁,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央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上的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0.
故乡是一个人在祖国和民族里的特定的环境。我国青少年,从记事起就是通过故乡这个窗口来了解祖国和民族的今天与昨天,“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是全面深刻的。一部地方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缩小了的、具体化的中国史。通过学习地方史,青少年能受到特别形象、深刻的教育。我们应十分重视这个了解祖国和民族历史的窗口。  相似文献   

11.
"两会"代表个案监督经历了从萌芽到兴盛再到相对衰弱的发展历程,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仍持续发挥作用。其在实践中长期存在和运行的顽强生命力,与"两会"代表个案监督本身所蕴含的司法廉政促进功能密切相关。然而,受立法模糊等因素的制约,"两会"代表个案监督在现实中呈现失范趋向,成为当前司法廉政建设的盲区。以"两会"代表个案监督的规范化推进司法廉政,仍需要从法院评价与法官考评机制构建、个案监督制式表格的运用、个案监督材料归档要求、个案监督档案制度建立等方面着手展开。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开放从1978年到2018年,已经走过40年的辉煌历程。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给党和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事业前进增添强大动力,党和人民事业在不断深化改革中不断向前推进,使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相互促进。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新时代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巨大变化的现状,提出应对之策",改革开放"这个答案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三月在北京召开的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八届政协一次会议成了世界舆论关注的热点、"两会"期间,海外记者云集京城,各国、各地区新闻传媒对会议作了大量的报道和评述.从海外舆论对"两会"的反应可以看到:改革开放的中国向世界展现出的是一派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4.
贵刊每年的"两会"报道深入、扎实,成为读者了解"两会"这一政治生活重大事件的第一选择。感谢贵刊的记者、编辑付出的辛勤劳动,也有一个提议供贵刊考虑。能否增加一些轻松、活泼的"两会"花絮,记录各位代表参政、议政期间的工作细节。  相似文献   

15.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2020年的工作状态,你会怎么说?"对于这个问题,安徽省阜阳市某社区网格员佟敏(化名)的答案是"忙碌".从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不知所措的"慌忙"逐渐转向有条不紊的"赶忙",到疫情常态化后日常工作的"繁忙",她的直观感受是,前期的慌忙或许可以通过平时多"练兵"的未雨绸缪方式减少. 不只佟敏一个人这样想...  相似文献   

16.
杨立勋:《从“对外开放窗口”到“国际化城市”——加入WTO后深圳的未来走向》——该文指出,深圳要建设国际化城市,这是一个非常正确、非常及时、非常符合深圳实际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深圳新的发展标杆。中国加入WTO前,深圳经济特区一直扮演着对外开放窗口的角色。22年来,中国通过特区这个窗口,引进了资金、技术、管理、信息,推进了中国市场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方位改革开放局面的形成,深圳必须从“对外开放窗口”向“国际化城市”转变,这不仅是深圳对外开放量的扩张,更是深圳对外开放质的扬升,是深圳迎接WTO和全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挑战的战略抉择,是深圳发展的必然选择。作者认为要从以下六方面落实措施:成立国际化城市建设指导机构;开展国际城市调查研究工作;加快建立与国际贯例接轨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物流中心建设步伐;实施科教兴市、文化立市战略。  相似文献   

17.
<正>记者日前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国企改革的顶层方案经过数轮讨论和修改,有望在两会后出台,国企改革混改门槛将进一步放宽,竞争性领域所有制资本参与的股权比例限制也将进一步放宽。在央企之外的国企改革另一个重镇,31省份在召开地方两会时都勾勒出了2015年地方国资改革的蓝图,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兼并重组"、"分类改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07,(12)
对转型期中国的发展方向,更深入的共识逐渐达成;在两会内外的嘉言懿行中,能感受到中国社会的动向与脉络送人玫瑰之手,历久犹有余香。仅仅十余天“两会”,五千余代表委员们不可能照顾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但透过他们对民生的关注、对政府的监督、对国家的期待,在两会内外的嘉言懿行中,依然能感受到中国社会的动向与脉络,发人深思,引人振奋,予人希望。  相似文献   

19.
自从80年代中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之火由农村烧到城市以来,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这次“两会”,由于政府机构改革又一次提上日程,因而这个问题又一次引起与会者们关注。“该热的没有热起来。”这是“两会”期间,部分代表和委员针对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进展迟缓提出的批评。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同志要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而艰巨,“我们没有未来的全部答案”。江泽民同志这一论断表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进入了自觉、主动、创造性回应时代挑战的时空境界。对江泽民同志这个论断,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第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有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这表明我们拥有对未来的答案,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