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发展要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顺应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就必须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人民群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通过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来实现的,而权利行使是从公民的利益表达开始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研究利益表达,注重利益表达,对于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政治活动的水平和效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主与公民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伟 《行政论坛》2009,16(5):71-73
基于民主的种种诱人的好处,民主已成为全世界各国从上到下一致的希望.要真正实现民主之实,其公民须具备以下四方面的素质:公民对自身利益维护的素质、公民对自身权利维护的素质、公民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公民政治参与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协商民主理论倡导公民通过自由平等的对话、讨论、审议等方式,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其对于缓解各个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营造社会互信具有积极作用.以协商民主理论为指导,完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发展党内民主,优化政府决策,推进社会组织和公民社会建设,是不断化解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增进社会和谐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党员的民主素质是党员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党员的民主习惯、民主知识、民主意识、民主能力及民主作风等。提高党员民主素质对发展党内民主具有基础性作用。现阶段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大力发展经济和文化,强化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学习和教育,严格党的纪律,并坚持以民主的方式处理党内事务,使党员的民主素质不断提高,以促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把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结合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认识和肯定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示范带动作用的基础上,我们还要立足实际,客观分析两者关系,正确认识实践中存在的种种矛盾。总的看,注重把两者结合起来应成为今后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和人民民主建设的一个基本思路。尤其要从制度创新方面取得进展,实现两个民主的良好结合,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6.
协商民主概念的提出及其多元认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兴起之后,如何界定协商民主的内涵就成了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在毕塞特看来,当初美国立宪者设计的以人民主权原则为基础、以权力分立与相互制约的体制为架构、以定期选举和政党竞争为动力的代议民主体制,就是"协商民主",就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审慎的、尊重人民主权的民主政治。而曼宁、科恩等学者开始拓展其内涵,将合法性、追求理性自治与公民参与的政治理想赋予协商民主。吉登斯、扬、德雷泽克等学者分别从"对话民主""交往民主"和"话语民主"角度进行了新阐释。协商民主概念经历了一个逐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总体上讲,协商民主就是基于人民主权原则和多数原则的现代民主体制,其中,自由平等的公民,以公共利益为共同的价值诉求,通过理性的公共协商,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  相似文献   

7.
夏逢松 《学理论》2010,(24):22-22
追求利益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因。民主不是一件东西,也不算一种制度,民主是一种社会治理方式。利益是民主的基础,民主是利益的实现形式,理清利益与民主的关系,建立健全利益诉求机制对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的社会现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五四宪法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块重要的基石。它承载了近代中国民主建国理想,构建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制度框架,为中国宪政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实践经历为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分析和总结五四宪法的民主政治意蕴对于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启蒙现代性所建构的民主政治模式在风险社会境遇中显现了技术主义、工具主义、民族主义困境,民主政治重构的路径,就是通过参与民主、对话民主以及全球民主的拓展,消解原有观念和模式的内在悖论,以便能够恰切地应对风险冲突,积极地承担风险责任,有效地实施风险治理.  相似文献   

10.
公众参与是衡量现代社会民主程度和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实践中我国公民参与的形式丰富多彩,其中蕴含了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价值。我国公众参与实践还存在一些问题,公众参与在公共决策中的应用应当实现效率与民主价值的恰当平衡。在执政党、政府与公民社会的推动下,公众参与在我国公共管理实践中将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程锦 《理论导刊》2008,3(2):9-11
立法民主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特色社套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环节,对于表达和汇集民意、沟通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及促进积极的公民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立法的制度保障上,必须强调人民的立法主体地位,注重对利益集团、弱势群体等特殊领域的考虑,全方位地推进社会公众参与立法.  相似文献   

12.
张冰  阎治才 《理论探讨》2012,(5):174-176
对于民主的属性问题,理论界的理解并不一致。本文论述了民主的权力属性和权利属性、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制度属性和行为属性、目的属性和手段属性,指出权力属性和权利属性是民主的基本属性,并指出在有阶级的社会中,阶级属性是民主的首要属性。  相似文献   

13.
以党内民主的动力助推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充分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以此激发队伍纯洁的内在活力。保障党员的知情权是推进党内民主的基础,保障党员的参与权和选举权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标志,保障党员的民主决策权是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关键,保障党员的监督权和罢免权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路径。要加强党内基层的民主建设,提升反腐倡廉的创新动力。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和"两新"组织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推进基层社区党内民主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党内民主是一个历史性的、多层次的概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立和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当中,对党内民主的内涵和本质进行了初步的阐释。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内民主思想,并对党内民主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党内民主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既是制度也是原则。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党内民主思想,国内学术界对党内民主的概念进行了学理上的研究,对党内民主概念的理解既有共识也有分歧。  相似文献   

15.
柳萌 《民主》2011,(3):50-50
现在小学初年级语文课本,内容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还真没有怎么留意过,听说,好像比较过于成人化。记得我读小学初年级时,语文课本内容非常简单。就是“人,手,足,刀,尺”,“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之类,让学生认识普通的字,而且能够跟生活相对照,学起来容易记又有趣味。读书跟玩耍一样快乐。  相似文献   

16.
一位高僧问一年轻人:“你的理想是什么?”年轻人答:“成为人上人。’:高僧听后对他说:“你这不是理想,是欲望!”  相似文献   

17.
在日前召开的《深圳经济特区无线电管理条例(草案)》立法听证会上,首次引入了辩论机制。这开了全国之先河,是有助于立法走向科学民主的创新之举。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立法也是一个发现真理的过程。因此,立法过程中的辩论不可或缺,惟有如此,才能准确反映和表述客观需要。在私权愈加发达、权利冲突有所加剧的今天,立法过程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利益博弈的过程。开门立法也好,引入辩论机制也好,就是为了让利益博弈更加公平和充分,找到一个兼顾各方利益的平衡点,从而产生公正的良法。当然,法治的精髓还在于强调对公权力行使的约束和民主制度的坚实保障。在公开听证的基础上引入辩论机制,通过公开报名和保证有不同意见的人参与,还公众以应有的立法话语权,本身就是一种民主政治的实践。让公众参与到立法中来,让立法权的行使处于社会监督之下,有利于实现对公权力的制约,有效解决立法过  相似文献   

18.
民主集中制,是现代国家政治生活的根本组织原则,当然也是宪法监督制度设立与运行的根本组织原则。我国的人大宪法监督制度,既存在“民主”不充分问题,又存在“集中”不到位问题,突出的是宪法监督的民主渠道不畅通,部分具有违宪可能的国家机关脱离于民主监督之外,宪法监督机关受种种因素钳制,发挥不了“集中”监督之作用,以致宪法监督形同虚设。人大宪法监督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应从健全宪法监督的民主集中制入手,修改宪法,设立宪法监督委员会,实现宪法司法化。  相似文献   

19.
民主和法治是有区别的两种理想。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既存在没有法治的民主制度,也存在没有民主的法治体系。民主是一种国家构成论,它首先关系的是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公共制度的建构主体;法治则首先假定一套制度已经建立,然后追问这套制度是否能够言如其实,是否无需任何法律之外的力量就能实现社会交往的秩序。在现代社会中,民主和法治的理想可以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更加成熟的民主和一种更加稳固的法治。这种结合的关键,是自由主义的个人权利观念。  相似文献   

20.
落实党员权利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大能 《理论探索》2004,2(4):29-31
党员是党的主体。党员主体权利能否得到保障 ,决定着党内民主的实现程度。因此 ,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在于保障和落实党员的权利 ,这必须从制度上保障党员各项权利的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