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大论坛》2008,(5):44-44
财政部4月8日明确了今明两年全国财政支农工作的七大重点任务,强调财政部门要继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支持发展现代农业。财政部8日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全国农业财政工作会议,部署了今明两年财政支农丁作的七大重点任务:一是进一步落实“反哺农业”的方针政策,深化“三农”投入机制创新;二是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三是加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支持力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四是创新机制体制性措施,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五是支持推进农村改革,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六是牢固树立新的理财观念,不断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七是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财政支农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破解“三农”发展难题,迫切需要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财政工作的各项要求。福建省财政厅厅长陈小平认为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作用,以加快海峡西岸农业现代化建设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健全农业投入保障机制,落实各项惠农惠民政策。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黄茜 《湖湘论坛》2003,16(5):57-57
作为现代经济核心 ,银行业如何顺应经济发展要求 ,积极发挥信贷支持作用 ,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是摆在当前银行信贷工作面前的紧要课题。一、把握“十五”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一是加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十五”计划纲要提出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产业结构方面 ,要进一步巩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提高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水平 ,加速数量农业向质量效益农业转变 ;提高工业发展水平 ,推进工业化发展程度 ,增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地位 ;加快发展社会服务业 ,提高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  相似文献   

4.
史济锡 《政策瞭望》2012,(10):26-28
近年来,全省各地坚定不移地走农业创新发展的路子,大力推进发展理念、经营机制、产业结构、科技服务等创新,高效生态农业取得实质性进展.具体实践中,各地遵循“三化”同步战略思想,统筹工业、城镇和农业三者发展关系,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关注和支持“三农”工作,逐步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建设.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财政工作既面临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新要求,又面临现代化建设中的诸多矛盾。因此,需要正确处理财政与政治、财政与经济、财政与市场及财政内部若干重大关系,提高财政工作水平。本文结合湖北实际,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姚旭辉 《湖湘论坛》2005,18(6):68-68,72
加强政府财政对我国农业保险的支持是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财政支持型农业保险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必然趋势。财政支持型农业保险实质上是财政主导型、金融辅助型的农业保险模式,它主要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以及其他技术来支持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观察与思考》2007,(6):10-10
<正>3月9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就财政工作等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金人庆在回答关于财政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问题时说,公共财政支持“三农”重在“多予、少取、放活”。今年全国财政支持“三农”的资金达到3917亿元。他说,去年我国已取消了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和牧业税。“多予”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8.
罗辉 《政策》2004,(3):14-15
财政支农是政府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政策工具。近年来,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认真履行支农职责,综合运用财政政策、财政资金和财政管理等手段,全面落实财政支农投入政策,不断优化支农支出结构,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在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新的一年,我们将根据省委、省政府针对“三农”工作所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工作自觉性和主动性,认真履行财政支农职责,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视野中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四个层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鄢烈翔 《新东方》2006,(4):13-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继续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惠及亿万农民的伟大工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相似文献   

10.
曾纪发 《江西政报》2006,(15):36-3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对于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江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工业弱省、财政困难省。在这种现实环境和历史背景中,江两财政如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如何有效地加快全省新农利建设步伐,如何使江西新农村建设尽可能走在全国前列,这足摆在江西财政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省委、省政府推动“三农”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同步推进“三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从政治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按照同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把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作为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不断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水平,加快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车忠和 《前进》2003,(10):41-42
财政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政权活动的重要方面,事关治国安邦、强国富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财政部门必须坚定树立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肩负起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历史重任。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为建设小康打好基础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我国财政主要包括调控经济、收入分配、资源配置和监督管理四项职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离不开财政的总量持续扩张、结构不断优化、体制全面改革、政策合理调整,离不开财政职…  相似文献   

13.
《协商论坛》2014,(5):29-30
中共十八大明确要求“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目前,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四化同步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将有效地平衡由大中城市吸纳进城务工农民的拉力和由村镇集聚发展就地吸纳农民工的推力,可由“镇”端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我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新四化”同步发展方面任务艰巨、面临问题众多,综合各方意见,对加快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四化”同步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晓平 《群众》2008,(12):9-10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执行中央和省支持“三农”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把支持解决“三农”问题放在财政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大支农投入,完善财政支农惠农政策,积极创新财政支农惠农体制机制,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整个财政支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5.
曹伟 《世纪行》2012,(7):30-31
为探索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路径,破解“三农”问题.示范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2011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在荆门市建设“中国农谷”的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支持荆门建设“中国农谷”。荆门市正积极探索实践,加快推进“中国农谷”建设。各级政协当应势而为,充分发挥优势,服务“中国农谷”建设。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06,(7):F0002-F0002
江宁区财政局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扣“两个率先”和“富民强区”战略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以“创建人民满意机关,争当财政发展标兵”为主题的创优争先活动,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构建党建长效管理机制,丰富财政文化内涵,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入,深化蚶政体制改革,推进预算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爱、政府收支分娄、非税收入、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等六大改革,促进了财政经济良性循环。1-6月实现财政收入32.5亿元,完…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浙江》2006,(4):23-23
1.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做好“三农”工作的关系。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基本任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三农”工作的政策目标、工作重点各有侧重。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央立足全局作出建设新农村的决策部署,是对“三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目标。2.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战略布局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建设新农村,并不是要忽视城镇化,放慢城镇化,更不是要否定城镇化,而是为了更好、更健康、更扎实地推进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搞好了…  相似文献   

18.
赵保华 《群众》2009,(1):70-71
“十一五”以来,我们丰县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三化”进程.积极探索符合县情的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三年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6%,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9.2%,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年均增长12.1%,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9.
梁争平 《前进》2005,(6):44-45
落实科学发展观,对财政部门来说,就是要积极、主动、有效地服务于太原市的率先发展,在发展财政、做大“蛋糕”的基础上,科学运用各项财政政策,扎扎实实地推进率先发展。一、贯彻科学发展观,强化执政能力,必须始终把支持经济更快更好发展放在财政工作的首位。一是紧紧围绕“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思路,统筹运用预算、贴息、税收等综合财政政策,积极支持洁净能源开发转化、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新工艺、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重点项目的发展,特别是集中财力支持不锈钢园区、富士康园区、重型汽车等项目,通过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20.
吴国庆 《政策瞭望》2006,(10):17-1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中国“三农”问题的现实国情出发,明确提出了要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全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