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伟 《理论视野》2000,(5):49-52
一、非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我国对非公有经济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提高。从过去“有益的补充”到党的十五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项基本制度”,它所扮演的角色和起的作用,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讲,“补充”是“在主要事物之外追加一些”  相似文献   

2.
国民经济的比例是如何实现的?按照“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解释,是通过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实现的。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会三番几次出现“调整”、“紧缩”呢?其重要理由之一,就是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其结果是放慢了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延缓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考虑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长期任务”。黑龙江省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国有经济占有较大比重,传统产业居主导地位。在由计  相似文献   

4.
四川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势行业的判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是我国人口大省之一,人口规模处于全国第三位,经济总量位于第9位,四川的发展对全国具有重大意义。在当前“西部大开发”和“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形势下,四川应该抓住机遇,使经济、工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突破性的发展,使工业发挥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中的主导作用、支撑作用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国斌 《学理论》2010,(23):54-57
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消除城乡差距、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基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范畴,依据经济地位和功能,提出了县域经济的“亚核心”发展模式,并在深入分析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江苏昆山的实证分析,探讨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持续而稳定地迈向新台阶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为此我国提出了“科技兴农”战略以促进农业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持久发展。然而,诚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所说,如果运用和接受这些科技的农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他们“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都历经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科学技术“本身只是一些空的躯壳”,“科技兴农”也难逃“失败和畸型发展的悲惨结局”(参见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面对科技长入经济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的挑战,农  相似文献   

7.
张怀友  曾涛 《理论导刊》2005,(12):10-13
对金融业实施有效的监管,是我国顺利发展国民经济,稳定社会经济、金融秩序,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确保国家金融货币政策与法律制度贯彻执行的迫切需要,也是能否抵御金融风险的关键,是关乎我国金融经济安全的重中之重。在当前情况下,我国必须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力度,不断进行监管体制创新,从目前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向“混业经营、统一监管”的监管体制转变。  相似文献   

8.
重新认识地方政府:从权力、利益和权利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韫芳 《理论探索》2006,(2):124-126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地方政府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地方政府在多样化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中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地方政府还在制度变迁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学界对地方政府的研究已形成明显气候和专门领域。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的变化,地方政府的地位和能力也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因此,对地方政府认识的角度也出现由“权力”到“利益”再到“权利”等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许海娇 《学理论》2023,(1):81-84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完整表述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该理论的提出经历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三大历史性转变:一是由“内循环”主体到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初步跨越阶段;二是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与实施“扩大内需”相结合阶段;三是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向构建“国内大循环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转变阶段。该理论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适应了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指明了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以扩大内需为基点,推动构建国内大循环主体,强调了在新阶段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强科技创新为统领,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创造了政治条件,党和政府尤其注重发展中国西部经济。伴随国家工业化和生产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西部地区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一、“一五”和“二五”计划与西部机器生产力的发展(1949—1962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1953年开始实行的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国的伟大任务,这也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性转折。“一五”计划清醒地注意…  相似文献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 ,而且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实现、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介绍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 ,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确认识和对待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解放初期,个体私营经济曾有较快的发展,但随着对私营工商业改造的完成,已所剩无几。“文化大革命”时期,在林彪、“四人帮”极左思潮的影响下,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几乎被“斩尽杀绝”,到1978年...  相似文献   

13.
冯金华:九八世界经济震荡的若干启示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世界经济经历了一连串剧烈的“震荡”:始发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扩大和加深,该地区以及其它一些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整个世界经济增长大幅度下降。危机给一些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教训和宝贵的启示。启示之一:要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金融。健康的金融包括完善的金融制度、均衡的的金融体系、发达的金融市场、恰当的金融政策、健全的金融监管,等等。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金融是现代经…  相似文献   

14.
建立和完善海关事务担保制度是解决简化手续、加速通关与严密监管、防范风险这一对海关管理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确保国家税收、加快通关的有效管理措施,是国际海关的通行做法,是“依法行政、为国把关”和“服务经济、促进发展”“双赢”的“连接点”和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京都公约》总附约第五章专章规定了海关事务担保。  相似文献   

15.
华沙专电 波兰部长会议计划委员会计划与制度调整方法司司长安·弗若布莱夫斯基最近对记者说,波兰正在进行的第二阶段的经济改革的首要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使国民经济达到均衡。 波兰是自一九八二年一月开始根据自主、自治、自负盈亏的“三自”原则进行经济改革的。五年来,改革已初见成效,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一九八六年七月三日闭幕的波兰统一工人党第十次代表大会决定转入第二阶段经济改革。弗若布莱夫斯基在接受记者来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就是制度转型,这一实质内在决定了制度构建与人的发展协同共进成为处于转型阶段中国经济社会的主基调.但是,现实中制度构建与人的发展出现了“断裂”导致了制度“内卷化”:制度供求之间“错位”致使制度效率不高;制度公正性不足影响了制度质量和人的发展;非“遵守”而是“利用或绕开”制度的制度理念弱化了制度执行.改变此种境况的根本路径,就是以经济民主推行为渠道强化制度公正性建设:制度供给理念上走出精英们“关门”进行制度设计怪圈,走向以民众广泛参与为基础的制度形成理路;培育民众公民意识、促进社会个体的现代人格发展.这是制度建构与人的发展之间良性互动、协同共进的内在机理,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在追求可持续发展中“必须”孜孜以求和努力而行的.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把“衣、食、住、行”并称,可见“行”和吃饭穿衣一样,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从历史上看,交通运输的状况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有着很大的影响。交通运输发达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交往就频繁,科学技术就进步,经济就繁荣,国力就雄厚,民族也就昌盛。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人们形象地把它称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下面,就谈谈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情况。一、光辉的历史和落后的起点我国有着广袤的平原,众多的河流和漫长的海岸  相似文献   

18.
王若望说:“我们表面掩盖的东西是社会主义的,而实质是封建、半封建的”。“一切的东西,只不过抹上了一层马列主义、社会主义的油彩”。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观实的歪曲。中国曾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封建余毒在各方面的影响很深,但能不能就说我们今天社会的一?东西或大多数东西都是封建主义的呢?我们不妨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方面来作—分析。首先,从经济基础看,我们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早已消灭。在分配制度上,我们早已从根本上消灭了封建剥削关系,实行了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制度,从生产力来看,我们已建立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封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二大确定了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逐步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设想。经济发展战略同经济管理体制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的密切联系。选定一种发展战略,就要求一定的经济管理体制与之相适应。这是一种客观规律。 经济管理体制包括范围很广,涉及问题很多。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部门)和“块块”(地区)的关系。赵紫阳总理在《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把解决“条条”和“块块”的矛盾作为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在部门管理和地区管理方面,经历了两次“上收”(即以部门为主的管理)和两次“下放”(即扩大地方管理权限)的曲折过程。但无论是强调“条条”管,还是强调“块块”,都是基本上依靠行政层次,行政区划,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由于都未能突破行政框框,所以影响了生产力的合理发展,并且形成了“一统就死,一放就乱,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主要、最重要的经济基础,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既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搞好国有企业的唯一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必须遵循中央提出的方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改革方向,着眼于搞活整个国有经济,全面协调推进各项配套改革,使国有企业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