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感共产党天恩丰衣足食歌盛世托农工党洪福焕然一新乐太平——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大坝村的一户村民家门口挂着这样一幅对联,让我们纷纷驻足。这是村民吴守鹏自己创作的一幅对联,不仅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感谢,也表达了对农工党系列帮扶计划的成果肯定,质朴的表达着大方县村民的心声。"大方县的人民都感谢农工党!"在大家驻足时,人群中传出了这个声音,语调平淡而坦然,语速间夹杂着坚实的肯定。他是贵州毕节大方县县委  相似文献   

2.
文人难做     
林语堂曾多次慨叹,做文可,做人亦可,做文人不可。此真辛酸语也。说不可无非极言文人的难当难做,而这文人的难做归根结底还是文的难做。做文难是个老话题,说起来好象为赋新词强说愁,带点酸气。说它难,不在别的什么,就难在写什么,怎么写,而难中难则是:该写的不写,不该写的写,该这样写的不这样写,不该这样写的这样写。区区算是文人异数,圈里圈外混迹,大作不曾有过,真实文字倒是有之,于是在这有限的范围内便有了点名声,于是就有人找上门来:“大作家,我孩子他大伯上月买了台洗衣机,也不知怎么回事,老出毛病。知道你笔头子厉害,托我来求你替他给报…  相似文献   

3.
周双林 《台声》2002,(12):46-47
我国宝岛台湾地区供奉的神灵大多是从大陆移植过去的。在这些神灵中,爱神庙和爱神崇拜可谓别具特色。比如,台北市的北投地区有一座爱神庙,大殿中供奉的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关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在我国可以说家喻户晓。这是一对生活在汉代的才子佳人,从相识相恋,到一同私奔、当垆卖酒、贫贱厮守,这段传颂了千百年的佳话,感动过多少热恋中的男女。谁能想到,台北市的居民竟然热情而又执著地把他们当作爱神来供奉!走进庙门,迎面是一幅颇具警示意味的对联:“真情无人见,假情天有知。”仿佛冥冥之中有一位严厉的长者,时时提…  相似文献   

4.
说假古董     
孙悟空七十二变 ,变化无穷。有一次变成座土地庙儿 ,大张着口 ,似个庙门 ,牙齿变做门扇 ,舌头变做菩萨 ,眼睛变作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 ,竖在后面 ,变做一根旗杆。终于还被二郎真君看出破绽 :哪有庙宇的旗杆竖在后面的 ?假的伪饰再巧妙 ,仍然不可能变成真的。可最近制造假古董之风大盛 ,鱼目混珠 ,淆惑耳目。近几年荧屏上曝光的 ,仅西安一地就有什么项王殿啦 ,秦俑城啦 ,出土文物展览啦 ,全是伪造膺品 ,给正常的旅游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最令人愤慨者 ,文物价值极高的真古董疏于维护 ,却耗费巨资去造假的。如作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甘肃炳…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在湖南省会同县金龙乡岩脚村梁任松老汉家,发现其中堂门上贴有一幅有趣的对联,上联是“茅屋耕读出朝郎”,下联是“砖屋打牌出赌棍”,横批为“满屋赌棍”。在中堂两边的屋柱上也贴有两幅对联。一幅是“逆子嗜赌家底欧,穷愁潦倒妻儿做”。另一幅是“讲逆于苍天不容,迷赌博自食其果”。编屋房门口一幅对联更是显出主人的无奈:一恨子不孝、无法可治;盼民风正、弃赌从良。”出于好奇,笔者特意采访了这位书联斥子的梁任松老汉。梁老汉年近花甲,养了四个儿子,他全家在责任制以来,承包了村园艺场,年收入达万元,一家人勤劳耕…  相似文献   

6.
成都武侯祠内有幅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是晚清四川官员赵藩作的。毛泽东曾要求四川省领导人要认真学习这幅对联。  相似文献   

7.
袁浩 《前进》2014,(1):62-62
<正>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时给领导干部念了一副关于官德的对联。这副对联源自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内乡县衙,全文为:"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对联的作者为清康熙年间内乡知县高以永。诚如习总书记所言,封建时代的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笔者以为,品读这副官德对联,需要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  相似文献   

8.
中医中药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其历史源远流长。中草药是给人们治病用的,但古今文人墨客喜欢在中草药名上做文章,形成特有的中草药文化,中草药名联语便是其中一种。有些中医(或药师)常别出心裁,将一些不相关的中草药名缀成对联,供人欣赏,趣味无穷。旧时中药铺门口有这样的对联:“大将军骑海马身披穿山甲,小红娘坐连翘头带金银花”;“刘寄奴不配使君子嫌弃阿魏,白头翁要娶小红娘爱慕乳香”。这两联共写12味中药名,对仗工整,大对小,骑对坐,身披对头戴,不配对要娶,嫌弃对爱慕,阿魏对乳香,有褒有贬,有正有反,喻代确凿,读来妙趣横生。蜀地内江市中区…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代史上曾诞生过这样一所军校,她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所军校创办的目的,"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所军校把"亲爱精诚"作为校训;这所军校的大门两侧曾有一幅对联让军校师生刻骨铭心":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  相似文献   

10.
新懒人手册     
只要我们留心,我们就会发现,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似乎没有我们那样的忙碌,上班不早来也不晚走,遇到事情呢也不钻牛角尖,对人对己要求都不是很严格,欲望淡泊洒脱随性,在我们的眼里他们似乎显得慵懒了一些,松散了一些,不求上进了一些,但是这样的懒并不是拖沓、没有效率、好逸恶劳,而是一种快乐、放松、高质量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把他们称为"新懒人"。新懒人的背景:高学历、高智商、高要求。新懒人的目标:不要那么多,只要一点点。新懒人的追求:清新、单纯、自由自在的新生活。新懒人的宗旨:工作不是全部,生活更要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11.
云溪子 《小康》2023,(1):76-77
<正>对于“知足”与“不知足”的是非,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要有区别地辩证分析。中国名刹,浙江杭州灵隐寺,有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人们多认为佛家是“出世”的,我以为这副对联倒很入世。在我看来,对联讲的是对待人生和世事的应有态度,告诉众生,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遇事有一半称心如意就应该满足了。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告诉我,这虽然是佛家的说法,却也是经验之谈。根据自己的类似体会,我曾经写过“知足常乐”之类的小文章。  相似文献   

12.
短文撷趣     
最短的序言:瞿秋白为译作《新土地》写序言,仅用5个字:"并非乌托邦!"最短的诗:《弹歌》,载《吴越春秋》,只有8个字:"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最短的座右铭:二次革命后,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将蔡锷调往北京,加以控制。但蔡锷暗中反袁,伪装沉缅酒色,意志消沉,故仅用了一个"忍"字作座右铭。最短的诉状:某少妇丧偶,欲改嫁,无奈遭家族反对及舆论压力,难以如愿。一日,听说新任知县喜看短文,便写一件12字的诉状:"翁壮叔大,瓜田李下,当嫁不嫁?"如县看后甚喜,大笔一挥:"嫁!嫁!"最短的对联:"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有人写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死;下联:生。其含义不言而喻:宁愿站着死,不愿倒着生。这副对联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最短的影评:有人评论美国影片《戴斯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宽容?最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为:宽大容忍。传统版《现代汉语词典》则解释为:宽大有气量,不计较和追究。而《大英百科全书》的第26卷1052页这样写道:“宽容(来源于拉丁字tolerare):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念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美国作家亨德里克·房龙写了一本名为《宽容》的书,该书是一本畅销近百年的通俗历史读本。作者以深厚的人文关照及倡导思想自由的精神,解析了人类为寻求思想的权利所走过的艰苦历程,勾勒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房龙在书中有这样三句话:这本书不是人类学手…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现代史上曾诞生过这样一所军校,她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所军校创办的目的,"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所军校把"亲爱精诚"作为校训;这所军校的大门两侧曾有一幅对联让军校师生刻骨铭心":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这所军校的师生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相似文献   

15.
云溪子 《小康》2005,(9):67-68
吾在机关工作时,有一老同志,名“常喜”。此老整日春风满面,出语诙谐。一日,吾对此老曰:“老某,您名常喜,真名符其实,名不虚传!您老的双亲太有远见了!”此老笑道:“名虽双亲所赐,然唯愿而矣!若求名符其实,非自身竭力不可!”吾又曰:“您豁达乐观,有何妙方,可否赐教一二?”此老答道:“送你一副对联,慢慢悟吧!‘知足胜过长生药,常乐方能晚白头’。”说完,呵呵一笑,拂袖而去。这些年来,吾不时体味对联的含义,觉此中颇有玄机。足者,充满、充实、够量之谓矣。足,有其客观之一面,也有其主观感受的一面。至于“知足”,则更多主观感受了。谈到感受,就…  相似文献   

16.
<正>羊年春节前后,资源县各族群众迎春接福,喜气洋洋,从城镇到乡村,呈现出传统文化味儿足、植树造林绿意浓等特点,洋溢着浓浓的别样年味。过年除了享受与家人团聚之乐,最迷人的就数流动在城镇乡村的传统文化味儿。在资源县,一到年末,写对联(买对联)、贴对联、赏对联便成为当地一道散发着浓郁文化气息的亮丽风景。进入农历12月下旬,资江边、风雨桥上、文化长廊里,处处都是写对联的摊儿,传统笔墨,红纸黑字,一字排着、挂着,整座县城  相似文献   

17.
6减4等于2     
“文山会海”是一种痼疾了,它不仅耗费人们的时间、精力和大量的财政经费,还助长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蔓延。一位领导对此叫苦连天,说自己都成了天天泡在会议里的茶叶了。有人为此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你讲话,我讲话,人人都讲话。”横批:“谁去落  相似文献   

18.
行云流水回肠荡气──毛泽东和对联葛磊对联是我国独特艺术,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巧织妙编,文彩四溢,被誉为诗中之诗,艺苑奇葩。毛泽东同志精于文同,更具爱中国古老传统文比对联,曾写J一不少文词优雅、立意鲜明、思想深刻的对联。并给这一传统文化形式,赋予了新思...  相似文献   

19.
古书上记载着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说的是郑板桥在当县令吋,经常微服私访。有一年春节,他看到一户人家贴了一副奇怪的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郑板桥看后微微一笑,令差役取来白米和衣物送去。主人叩头谢恩。有人问其缘由。郑板桥说:“这户人家缺一(衣)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精神可以不朽”,与黄埔同学相处,你会发现这句话用在他们身上是多么贴切。当年,一批批怀着满腔报国激情的热血青年,走进了黄埔军校。那时,在校门两侧有一幅醒目的对联,上联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下联是“升官发财另寻别路”,横批是“革命者来”。当时,黄埔军校师生都熟知这样一句口号:“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这些字字千钧、撼人心魄的话深深地镌刻在黄埔学子的心中,指引着他们在炮火纷飞的战场和风雨兼程的岁月里痴心不改,勇往直前,一如既往地实践着自己的人生选择。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黄埔同学如今依然奋斗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