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缅甸文化是缅甸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结合的复合型文化.她以小乘佛教为主体,在缅甸固有的本土文化原始神祗崇拜文化的基础上,以骠国文化和孟国文化为缅甸文化的基石,兼容并蓄地吸收了适合于缅甸的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部分,使得缅甸文化日益丰富起来,成为吸收型文化的典型.因此,研究缅甸文化的结构及其特点,不仅对于深入了解缅甸文化的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研究东南亚文化也具有启迪.  相似文献   

2.
13-18世纪是伊斯兰教在东南亚传播和发展时期,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和文化,伊斯兰教要适应东南亚本土文化,表现在王权观念的移入、苏菲派传教方式与本土信仰的融合、伊斯兰教法与本地习惯法的适应,以及性别关系的变化,形成早期东南亚伊斯兰教“不正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缅甸文化是缅甸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结合的复合型文化.她以小乘佛教为主体,在缅甸固有的本土文化原始神祗崇拜文化的基础上,以骠国文化和孟国文化为缅甸文化的基石,兼容并蓄地吸收了适合于缅甸的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部分,使得缅甸文化日益丰富起来,成为吸收型文化的典型.因此,研究缅甸文化的结构及其特点,不仅对于深入了解缅甸文化的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研究东南亚文化也具有启迪.……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反恐难点和走向及云南国际大通道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东南亚地区的恐怖袭击活动在最近几年异常活跃 ,恐怖爆炸与袭击此起彼伏 ,形势令人担忧。很显然 ,东南亚已经变成了恐怖分子活动的重灾区之一。日益猖獗的恐怖活动给东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本地区很可能仍是反恐的主要场所 ①,成为“反恐的第二阵线”(布什语)。伊斯兰教作为东南亚地区的一种外来宗教 ,其传入后大量地融入了当地的本土文化因素 ,因此一般认为东南亚的伊斯兰教是比较温和的。但是巴厘岛爆炸案等事件却使人们开始关注东南亚伊斯兰教极端主义势力。这里恐怖主义网络异常活跃 ,各种…  相似文献   

5.
20世纪 6 0年代中期到 80年代初 ,不同程度的集权主义是东南亚国家政治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 80年代后半期以来 ,东南亚多数国家与世界民主化浪潮相呼应 ,展开了大规模的民主运动 ,启动了民主化进程。所谓民主化 ,是指以民主为目标的政治变革过程 ,具体地说 ,就是造就一个更加开放、更具参与性和更少权威的社会过程。笔者认为 ,在这次民主化浪潮中 ,东南亚地区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一、民主化条件相对成熟独立之初 ,东南亚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议会民主制 ,然而那只是对西方政府体制的盲目模仿 ,其本身缺少本土文化的支持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  相似文献   

6.
缅甸文化是缅甸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结合的复合型文化。她以小乘佛教为主体 ,在缅甸固有的本土文化原始神祗崇拜文化的基础上 ,以骠国文化和孟国文化为缅甸文化的基石 ,兼容并蓄地吸收了适合于缅甸的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部分,使得缅甸文化日益丰富起来 ,成为吸收型文化的典型。因此 ,研究缅甸文化的结构及其特点 ,不仅对于深入了解缅甸文化的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且对于研究东南亚文化也具有启迪。缅甸陆块的形成与缅甸民族起源关于缅甸陆块的形成 ,由于缅甸的考古挖掘和地质研究开展得很不充分 ,有关资料和材…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东南亚华人社会变迁是一个全面、持久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亦是中华文化扎根海外、创建本土特色文化体系的漫长经历。在互动视野的观照下,东南亚华人社会不断建构自身的主体性文化,发展出不同的文化形态与知识体系,显示出中华文化内在机理的创新与适应能力。东南亚华人历史知识体系正是在知识形态与社会政治变迁持续互动的历史场景中形成和衍变。然而,知识体系的生产并不仅仅仰赖于外部宏观历史条件之催化,知识体系的考古学分  相似文献   

8.
2000多年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就开始了友好往来,由于地缘相近,经贸相通,人员相交,中国文化在古代就传入了东南亚,在东南亚文化不断发展和与外来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文化的同时,一些中国文化元素得以深深扎根于东南亚,并得到继承和发扬。本文从语言文学、民俗、服饰、建筑、宗教等方面对东南亚国家文化中所具有的中国文化元素进行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文化交往,已有两千年的历史。这种交往对于增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对于各自文化以及光辉灿烂的东方文明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今天,我们正处在跨世纪的交叉点上,面向21世纪发展经济和文化。中国和东南亚生气勃勃、富有活力、高速增长的经济,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中国和东南亚的文化,正在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的土壤上和繁荣兴旺的经济基础上,放射着特有的光彩,成为国际文化探索的热点。如果说悠久的文化交往和已有的合作已经为扩大中国和东南亚之间的文化合作打下了深厚、广泛的基础,那么,双方经济文化的新发展以及共同面临一个冷战后的新的世界和新的世纪,又为加强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文化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广阔的舞台。因此,加强中国和东南亚的文化合作,是双方共同的意愿,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东方崛起时代的要求。具有16多亿人口的中国和东南亚开展面向21世纪的文化合作,有着重大的意义。它对于进一步增进彼此之间的互相了解,巩固和发展友谊和合作,学习和借鉴对方文化的优秀成果,继承和发扬东方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创造和发展丰富多采、健康活泼、既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又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文化,走一条建立在东方文化基础上、又吸取西方文化优秀成果的  相似文献   

10.
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世界历史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欧洲国家为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大肆进行海外扩张,疯狂掠夺世界财富并极力推销其思想文化理念。由希伯来文化传统与希腊—罗马哲学体系演衍而至、后来成为西方精神文化支柱的基督宗教,也作为殖民者征服和统治异质文化世界的精神武器,伴随着殖民者的脚步踏向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东南亚作为世界历史的重要一环,作为欧洲殖民者以及后来的美洲新殖民者的重要海外扩张之地,毫无疑问地受到了基督宗教的精神洗涤。本文尝试对基督宗教在东南亚传播的缘起、过程及现状予…  相似文献   

1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hural Heritage,简称ICH)的定义是:“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空间。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的条件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印度教是印度文化影响东南亚的重要表现形式,东南亚的众多印度教神庙一方面体现了相同的宗教源头,另一方面体现了印度教多样的本地化过程。印度教神庙已经成为东南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东南亚的印度教神庙建筑风格分为吴哥式、占婆式、爪哇式、巴厘岛式和泰米尔式等5种类型。笔者认为,东南亚的印度教神庙与移民活动存在密切的联系,并呈现出与其他宗教建筑的巨大差异。为了适应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印度教神庙进行了大量的本土化改变,特别是通过祭祀活动与灵魂崇拜结合,获得了坚实的民众基础,保证了宗教影响能够持续至今。  相似文献   

13.
占婆位于东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历史上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马来世界本土化的伊斯兰教在占婆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伊斯兰教特点又与伊斯兰教具有很大区别的婆尼教。通过观察伊斯兰教在占婆的传播,可以分析伊斯兰教在东南亚内部传播过程中的"二次本土化"现象。经过二次本土化的文化现象,在表现形式上与文化源头的相似性减弱了,而民族文化的成分增强了。本文还在梳理关于占婆婆尼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资料等方面对《占婆与马来世界的文化交流》一书进行评介。  相似文献   

14.
海外移民社会的形成,为福建歌仔戏向东南亚传播创造了条件,东南亚地区因此成为福建歌仔戏海外传播的重要区域。改革开放后,受国家政策的鼓励,厦门歌仔戏剧团、漳州芗剧团等纷纷走出国门,参与国际交流,向东南亚观众展示福建戏曲的艺术魅力。福建歌仔戏的海外出访在联络乡情、传播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李谋 《东南亚》2009,(3):67-73
印度文化与东南亚是人们常议的话题,但意见诸多不同。通过对几部东南亚史名著涉及古代东南亚论述的比较与分析,笔者认为:印度文化对古代东南亚影响大,但中国文化对东南亚产生影响要早于印度。主导文化影响大小的是接受方。文化影响是双向的,不均衡的。文化传播方式途径都会左右影响的结果。宗教性文化的影响更易显现。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交流史是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中的重要部分。本文对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史中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了论述.以体现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丰富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历史上的客家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人在东南亚的人数比闽南人、广府人和潮州人都较少,但在经济、社会、文化与政治领域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力远超过他们的人数。在东南亚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华族人物都是客家人。本文从早期客家人移民的聚落模式与经济追求、早期客家人的社会组织、战后客家社团的功能与变革和客籍企业家与海外华人的企业精神等方面来探讨东南亚历史上的客家人以及客家人对东南亚历史发展所作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单考察了近代几个主要欧洲殖民强国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荷兰与英国在东南亚扩张活动的宗教政策与传教活动,比较了早期欧洲列强在殖民扩张中的特点与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