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指导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指导性案例是重要的“法治产品”“检察产品”。通过对15批检察指导性案例的制发和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指导性案例在规模体系、供给结构、适用制度、编辑发布、效力效果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借鉴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案例研究中心”探索实践,围绕检察官办案这一核心环节,从加强检察官案例思维方法和应用能力培养角度,建议加强理念宣传,明确制度效力,实施程序约束,强化能力培养,完善辅助机制,建立激励措施,实现检察案例指导制度应用机制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检察机关案例指导有利于统一检察机关办案标准,弥补成文法的局限性;有利于提高检察机关对案件作出决定的权威性;有利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加大对下级检察院的宏观领导和业务指导,推进检察一体化改革;有利于提高检察人员素质.基于检察案例指导实践需要,可以考虑赋予检察指导案例以准司法解释的效力;检察案例指导制度应具有鲜明的检察特色,突出...  相似文献   

3.
检察案例指导制度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察机关案例指导有利于统一检察机关办案标准,弥补成文法的局限性;有利于提高检察机关对案件作出决定的权威性;有利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加大对下级检察院的宏观领导和业务指导,推进检察一体化改革;有利于提高检察人员素质。基于检察案例指导实践需要,可以考虑赋予检察指导案例以准司法解释的效力;检察案例指导制度应具有鲜明的检察特色,突出法律监督属性;检察指导案例的产生必须经过严格审批程序,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审定发布;检察指导案例的体例宜将法律文书直接改编并加上精要评述。  相似文献   

4.
刘宝霞 《法学杂志》2012,33(10):117-123
检察案例指导制度作为司法改革的一项尝试性内容,历经多年探索,具备了一定实践基础。但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存在不同意见,如对制度具体内涵、指导性案例的效力、适用范围、选编程序等基础问题,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文章通过对检察案例指导制度基本理论的梳理,突出检察案例指导制度自身价值、特性,结合各级检察机关职能特点,探讨检察案例制度的具体构建及相关机制保障,旨在建立符合国情,富有创新性、实用性的检察案例指导制度。  相似文献   

5.
陈军 《中国检察官》2015,(21):20-21
检察建议作为检察职能的产物,在功能发挥中与其所对应的检察职权起到了配合、辅助和补充作用。但实践中,由于部分检察干警对检察建议的重要性和针对性认识不足,出现检察建议质量不高、签发审批不规范、不统一,导致落实疲软等问题。对此,应重新认识检察建议的功效,提高制作质量,并强化其制发效力。  相似文献   

6.
刘宝霞 《人民检察》2012,(13):27-30
我国现行权力配置体制中,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而不是最终的司法裁决机关,检察案例指导制度应突出自身特点,实现与法院审判案例指导制度的协调。这关涉检察案例指导制度的生命力,须从理论上予以澄清,展现检察案例与审判案例的差异,从司法的统一性角度考量检察指导性案例与法院审判指导性案例的共性,并予以吸收、借鉴、协调,构建符合国情,富有创新、实用的检察案例指导制度。  相似文献   

7.
王海  杨琳 《海峡法学》2012,14(3):100-106
当前,我国司法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案例指导制度在解决"同案不同处理"方面的优越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尝试从检察案例指导制度的内涵和特点出发,阐述了检察案例指导制度的不可替代性,分析了检察案例指导制度的功能价值,提出完善我国检察案例指导制度的具体建议,对我国司法改革进程作探索。  相似文献   

8.
检察机关在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过程中,探索形成了“简式合规”与“范式合规”两种合规模式。合规检察建议具有节约成本、灵活简便等优势,是开展“简式合规”的主要手段。但涉案企业合规检察建议还存在质量不高、落实不严、刚性不足等问题。对此,应当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引入专家“外脑”、加强对下指导等方式切实提高涉案企业合规检察建议质量,通过把握检察建议制发时机、加强跟踪监督、强化行刑衔接等方式增强建议整改落实效果,并进一步完善涉案企业合规检察建议配套运行机制,以充分发挥涉案企业合规检察建议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除了检察机关主观上应提高认识,强化检察建议权外,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修改相关法律的方式,明确检察意见和检察建议权的内容、范围、效力,规范其操作程序。检察机关提出检察建议,必须立足"三性",即合法性、针对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刑事案例指导制度:价值、困境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维 《中外法学》2013,(3):499-516
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对于司法公正公平的保障作用毋庸置疑,其良性发展也将极大地改变刑事司法的理念、刑法解释的格局。但目前的困境在于案例数量缺乏规模效应、裁判要旨缺乏指导意义、指导效力机制不明确、案例生成程序与裁判程序脱节,导致其效果不容乐观。因此,应当逐步建立两级指导案例生成机制,通过选择性提审、强化裁判援引效果、加强配套司法技术的训练等措施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