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近来年,毒品犯罪在我国呈迅速蔓延扩大的态势,毒品受灾区波及全国70%的县市,全社会都在疾呼禁毒,打击毒品犯罪任重而道远。在与毒品犯罪作斗争中,毒品检验无论在查禁吸毒、贩毒、制毒以及毒品中毒案性质的认定中都充分发挥着技术破案的重要作用,并为突破犯罪嫌疑人口供、为案件起诉、定罪量刑提供科学可靠的证据。对毒品来源进行同一认定,是侦查毒品案件的客观要求,是进一步发挥毒品检验技术工作为禁毒斗争服务的重要举措。为加快发展毒品同一认定工作,笔者就毒品同一认定中的若干问题谈一些粗浅的想法,供同行参考。1毒品同一…  相似文献   

2.
浙江毒品犯罪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毒潮的渗透、影响和国内毒品问题严重地区的辐射、互动,毒品消费市场的形成和拉动,禁毒认识滞后、禁毒举措与毒品违法犯罪形势及发展趋势不相适应,零包贩毒打击处理难等是浙江毒品犯罪的主要原因。打击、遏制毒品犯罪,要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为主线,以打击零包贩毒犯罪为重点;要以重点整治工作为载体和抓手,对毒品犯罪开展专项打击行动;要丰富缉毒侦查手段,走缉毒侦查专业化之路;要发挥整体作战优势和协同作战合力,联手打击毒品犯罪活动;要加快机构建设步伐,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发挥公安禁毒部门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明 《犯罪研究》2011,(3):105-108,112
基于对禁毒意义的充分认识和借他山之石推动中国禁毒事业发展的朴素想法,介绍了日本的毒品犯罪现状、吸食毒品人群、毒品来源渠道以及毒品犯罪研究的领域归属等,着重解读了“对策”的重点“一体两断两借”。指出:中国禁毒必须扎扎实实“技术”攻关,准确定位禁毒技术,迅速建立并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断绝毒源”和“断绝客源”两大系统。强调:必须充分认识,禁毒是促进中国社会安定的维稳工程,也是民族抢救民族、人类抢救人类的自救工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犯罪学的基础理论,全面分析了新型毒品的犯罪行为模式、犯罪学定性和犯罪行为发展趋势,区分了其与传统毒品犯罪的异同,揭示了其对禁毒工作形成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5.
广东制造新型毒品犯罪及其侦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媛媛 《政法学刊》2008,25(5):59-62
广东省目前成为制造新型毒品犯罪案件的高发地区。应根据广东制造新型毒品犯罪的发展变迁和特点,采取以下举措:重视禁毒工作,进一步强化情报在侦破制造毒品犯罪案件中的主导和核心作用;强化手段建设和业务培训,提高缉毒民警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严格管制易制毒化学品,防止流入非法渠道;夯实禁毒基础性工作,掌握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可疑情况;扩大禁毒宣传的深广度,降低毒品需求。从而减少制毒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毒品犯罪的预防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如群聚性及亚文化的形成、毒品犯罪的暴利性和禁毒机制尚不健全等。针对新形势新特点,有必要在和谐社会理念下,建构科学的毒品犯罪预防观。  相似文献   

7.
丘志馨 《政法学刊》2005,22(3):75-77
由于国际毒潮的渗透、影响,国内毒品问题严重地区的辐射、互动和省内毒品消费市场的形成、拉动,目前广东是“金三角”海洛因向国内分销的中转集散地,是国内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制造、贩卖、销售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呈全面扩散、多元发展态势,制贩毒品犯罪趋于集团化、武装化,藏毒手法和运毒方式日益智能化。对此,应从广泛深入发动群众,拓展禁毒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夯实禁毒工作基础,完善长效缉毒机制;严格落实吸毒人员全员收戒的措施等方面全力遏制毒品来源和吸毒人员的滋生,为构建和谐广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毒品犯罪全球化问题已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犯罪分子使用的贩毒手段极为隐蔽狡猾,人体内藏毒、物体央层藏毒等手段频频出现.对于毒品犯罪在我国的迅速蔓延,必须加强情报工作,通过各种情报来源,发现嫌疑线索,主动寻找战机,打击毒品犯罪.同时使用特殊的侦查手段来对付现代的毒品犯罪,建立相应的情报机构,形成完善的毒品情报处理的科学机制,以及时了解犯罪动向,掌握侦查工作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9.
丘志馨 《政法学刊》2002,19(6):43-47
中国的反毒品犯罪司法实践证明,中国毒品犯罪立法对于惩治毒品犯罪,有效地遏制毒品的蔓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禁毒立法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毒品犯罪立法须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地加以细化和完善,为打击毒品犯罪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重庆市毒品犯罪案件总数有下降趋势,但大要案件突出,犯罪特点及犯罪人员出现一些新的变化。重庆特殊的地缘因素、庞大的毒品消费市场以及打击毒品犯罪的难度较大使禁毒的形势更加严峻。要通过构筑毒品流入流出防线,斩断毒品流通网络,迫使毒品消费市场萎缩,有效遏制重庆市毒品犯罪态势的恶化。  相似文献   

11.
12.
Drug Views     
Abstract

Substance abuse is a significant social problem and political issue. Students at a Midwestern university were surveyed on their drug view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race i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actor on students' views toward drugs. White students were more likely than non-Whites to view drugs as a pressing social issue, to consider drug use as a character weakness, and to support a punitive response to drug use. In contrast, non-Whites were more likely than Whites to view drug abuse as an illness, to support treatment as a response, to be tolerant of marijuana use, and to support legalization of marijuana. Both groups of students considered alcohol a dangerous drug. Differences associated with race remain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after controlling for age, academic standing, political affiliation, and religiosity.  相似文献   

13.
Drug automatism     
The historic development and validity of drug automatism are discussed. Original articles and other publications supporting the concept do not present authenticated cases to validate the concept; therefore, it remains unproved.  相似文献   

14.
15.
16.
在美国产品严格责任制度中,药品具有缺陷是药品侵权责任成立的前提条件。在涉及药品责任的诉讼中,对药品缺陷的证明是决定诉讼胜败的关键。美国第三次侵权法重述把药品缺陷分为设计缺陷、制造缺陷、使用说明或警示缺陷。其各自不同的判断标准,既能帮助原告理解抽象的缺陷概念,也为原告通过具体的证据去证明缺陷指明了方向。探讨美国药品缺陷判断与证明的法律理论以及判例经验,以期能对我国相关法律的建设与司法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叶正明 《证据科学》2011,19(3):338-344
在美国产品严格责任制度中,药品具有缺陷是药品侵权责任成立的前提条件。在涉及药品责任的诉讼中,对药品缺陷的证明是决定诉讼胜败的关键。“美国第三次侵权法重述”把药品缺陷分为设计缺陷、制造缺陷、使用说明或警示缺陷。其各自不同的判断标准,既能帮助原告理解抽象的缺陷概念,也为原告通过具体的证据去证明缺陷指明了方向。探讨美国药品缺陷判断与证明的法律理论以及判例经验,以期能对我国相关法律的建设与司法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