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今年2月4日,江泽民同志就中国科学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作了重要批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此后,在5月4日庆祝北大百年华诞的讲话中,在6月1日会见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部分院士的讲话中,以及其他重要场合中,江泽民同志又多次强调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迎接知识经济新时代。近几年,知识创新已日益成为世界热点。江泽民同志高瞻远瞩,非常及时地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树立创新意识、开拓知识经济的重大号召,有着十分深刻的意义。创新意识是知识经济的先导1996…  相似文献   

2.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敏 《理论与当代》2005,(10):17-18
当今世界,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能力必须建立在一个健全的、有效运行的国家创新体系之上。我们党历来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将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我国应对国际竞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国际国内背景 国家创新体系是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技术创新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出现的。国家创新体系一般包括六个基本要素: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行为主体内部的运行机制、行  相似文献   

3.
《新长征》2000,(9)
为提高21世纪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确保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中国科学院1997年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从国家的整体发展出发,站在21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最终形成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报告呈送党中央和国务院后,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1998年2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对这一报告作了重要指示,要求在中科院开展试点。1998年6月9日,朱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讨论并原则批准了“关于中国科学院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汇报提纲”。1998年6月1…  相似文献   

4.
在科技创新中,文化创新是根本。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98年底启动知识创新工程时,就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文化。随着工程的全面推进,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通过多层次传播,逐渐渗透到科技创新的方方面面,发挥着精神财富特有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巨大作用。作为全院创新文化建设的试点单位,武汉分院的创建工作成功跨越了从以物化层面和制度层面建设为主的启动阶段,向以精神层面建设为主的深化阶段的转变。近年来又着力以创新文化如何发散、传递、互动和共享的问题为切入点,立足于不断把握和探索创新文化传播的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5.
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作为创新链条中重要一环的科技中介机构的培育与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科技中介机构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当前在科技宏观管理转型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情况下,我们尤其要充分认识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重要性和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是我国科技工作飞速发展的二十年。到目前为止,我国基本形成了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政府部门广泛参与下的涵盖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军民结合、科技服务的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并具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能力。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既有自己的完整科技创新体系,又是科技、政治、经济、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在区域协调发展中,起着最主要的龙头带动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支点…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当代》2021,(3):1-1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这是共商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了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对科...  相似文献   

8.
方在农 《唯实》2006,(8):52-56
熊比特的创新理论在经济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新熊此特学派对此又作了研究和发展,为以后有关创新(尤其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和实践奠定了基础。我国应当走科技发展、自主创新的道路,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相似文献   

9.
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是经济发展和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保障。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落实中央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必须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主要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奠定基础。改革开放28年来的飞速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相脱节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们在如何有效地利用科技成果创造有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和服务方面还存在重大的缺陷。国家科…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在全社会努力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为了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一科学论断,我们访问了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南开大学原校长侯自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研究所所长李景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金吾伦。什么是创新文化记者:从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中,可以看到中央对发展创新文化非常重视。首先请你们谈谈什么是创新文化。侯自新: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它标志着新的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依赖科技创新是新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改革不适应经济时代要求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新的国家创新体系,是新的经济时代的迫切要求。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对我国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既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那么,...  相似文献   

12.
论创新意识的树立和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现在我们要十分重视创新。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一个国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可靠保证。我国是一个有着12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树立和培养创新意识是时代的要求,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民族振兴的希望。一、要发展就要有创新意识纵观人类的进步史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个生机勃勃的发展时期都充满了创新。哪一个民族和国家善于创新,其社会进步的步伐就加快,经济发…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汇入了创新的时代洪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国家建设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战略的思想,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开辟了国家建设自主创新道路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东方 《湘潮》2023,(1):12-15
<正>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从新中国成立后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到改革开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进入新世纪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党的十八大后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但继恩 《学习月刊》2009,(10):75-7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湖北是高教大省,省委、省政府多次强调要将高教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湿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的一个重大创新。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反复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等。习近平同志的指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根本路径和努力方向,需要我们深入学习、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7.
7月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发表重要讲话。大会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作出了重要部署,进一步明确了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大任务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王平 《学习月刊》2014,(8):87-87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一大批高水平创新人才,承担了大量科研任务,取得了许多科技创新成果。如何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重大需求,将掌握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目前高等院校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武 《党建文汇》2021,(2):40-40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赵璐认为,网络化创新组织模式能够更加系统、科学地明确新型举国体制下跨主体、跨领域、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多尺度、多维度、多形态等关键特征,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动态性、联系性、层次性、开放性等关键属性。创新网络化组织模式,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推进创新集群建设,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链群交融的集群创新网络实现创新要素跨主体、跨领域、跨区域聚合共享.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而“其他的一切创新都是在理论创新的指导、推动和影响下进行的。”总结中国共产党80年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阶段,一贯重视理论创新,积极实践理论创新,从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