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必须在全面准确地领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进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极其严密的条件下进行本质化定义的.它暗含的条件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厚理,这恰恰说明“劳动”是动静结合的产物。通过对“劳动”的动静结合的分析,构建“结合劳动”在价值形成中合力作用的框架.可以在坚持价值一元论的前提下.回答现实中的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说明为什么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生产资料的价值会“转移”到商品中去,却不能“创造”新价值,要先弄明白到底价值是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究竟是怎么回事。一些人停留在从字面意义上理解马克思的一些形象化的比喻,把通俗的比喻径直当作科学的界说,认定价值就是“包含”在商品中的“凝结”(或“结晶”、“物化”)起来的劳动。劳动创造价值,就是把劳动“凝结”到商品里去。这种理解很不确切,不仅引出一些难以说清的问题,增加了学习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困难,而且给反对这个学  相似文献   

3.
问:编辑同志,您好!微博时代网络意见领袖是受高度关注的一群人。一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的意见领袖开始介入舆情热点事件,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对公共舆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请问,怎样认识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河北读者:刘起帆  相似文献   

4.
形象思维在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列宁说:“认识向客体的运动从来只能辩证地进行:为了更准确地前进而后退——为了更好的跃进(认识?)而后退。相合线和相离线:彼此相接触的圆圈。交错点=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哲学笔记》第311页。)人对事物认识发展的总规律,是呈现出认识与客体由相合线经过相离线再到相合线的循环往复曲折前进的状态。当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已有的相合线,经过相离线再向相合线的发展中,形象思维想象的力量是很突出的。借助事物的相似现象的启发,寻找出事物新的本质规律,最终形成认识向客体运动的相合线,从而推动人的认识向更高的  相似文献   

5.
吴林根  徐令彦 《唯实》2001,(3):13-16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共同构成了人类完整的知识体系.社会科学的发展,常常成为一切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科学在提高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为社会发展提供正确导向和决策服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我国社会科学仍然十分落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尤其需要强调和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在科教兴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思维是指社会中人群集体思维。它作为群体社会意识(集体意识)的集中反映方式,是科学研究工作者们综合利用思维规律和他人思维成果于具体科研  相似文献   

7.
风险投资的特征风险投资是当今投资领域的新兴事业,被称为“勇敢和耐心的投资”。它是指资金投向既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同时又孕育着巨大失败风险的高科技领域的投资行为,其目的是通过推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它包括风险资本、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企业三大组成部分,其中风险投资公司是风险投资的行为主体,是欲取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论断,是我们党对所有制理论的创新,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即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土改发生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表现出不同于老区土改的若干特征。土改有步骤、分阶段、分地区进行,除了农区,还包括牧区、渔区、林区、侨乡等。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建立和巩固了农村基层人民政权,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为中国的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认识活动中,我们毫无例外地发现:一方面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掌握和占有(使用)客体,使客体服从自己的利益和目的;另一方面,客体以其特有的属性和规律作用于主体,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这就是说,在人们认识过程中,还渗透着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客体的选择、利用的关系。这种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因此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根源。众所周知,人们的认识活动不是盲目的、本能的,而是有着预期目的的。目的,从一般意义上说,是认识活动结果的观念形象,也就是在观…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不是为了纪念而纪念,而是要总结宝贵经验、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以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改革开放的价值就在于,因解放了思想而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进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道路却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前途和道路有一个全面而又清醒的认识。 1、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仍有一定的后劲。二战后资产阶级及其国家为了延续资本主义制度的寿命,在不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范围内,对现行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改良,如国家通过不同形式对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了干预,实行了所谓“民主管理”和社会福利政策等,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社会生产关系,缓解了资本与雇拥劳动者之间的阶  相似文献   

13.
怎样认识国有中小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看待国有中小企业,人们有不同的认识。把它看作“包袱”,认为“应一个不留,全部出卖”,“卖光表明改革到位”者有之;认为“国有中小企业可有可无”,“留一点可以,砍光也无关大局”者也不乏其人。国有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其数量占国有企业的94.2%,资产、资本金和总产值均占35%—40%,就业人数超过60%,拥有的资产总量及年总产出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于20%。正确认识国有中小企业的地位和现状,是关系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重大问题,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14.
怎样认识后现代主义哲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化思潮,广泛存在于艺术、美、文学、语言、历史学、政治学、会学、伦理学、哲学等意识形态诸多领域。它以否定、超越西方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方式、价值取向为基本特征,是代西方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术状况在观念上的反映。几十来,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迅速扩。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一词在西方乃至全世界成了一个时髦的用语;后现代用的一些词汇,如“话语”、“文”、“叙事”、“解构”、“颠覆”等,成了好些人的口头禅。“人人话语,个个谈文本,解构不离…  相似文献   

15.
怎样认识现代社会主义?这是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过程中提出的新问题。所谓现代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实践中正在形成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苏联在30年代按照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原则设想建构的社会主义模式,是单一的公有制加单一的按劳分配,加单一的计划经济,再加高度集中统一。这也就是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主义观念。可是改革以来的现实生活把这种传统观念打破了。比如,单一的公有制不那么纯了,出现了私有经济,个体  相似文献   

16.
每当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时候,特别当这种变化涉及到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及其相互关系的时候,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便会出现怎样认识西方社会民主党的问题,而且,在过去一个世纪里,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发生过多次大幅度的反复。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客观、全面、正确地反映它的实际情况。的确,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但我认为,一种分层次的认识方法,或许是比较可取的。第一个层次,西方社会民主党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在关系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一些根本问题的看法上,它和共产党的区别在哪里?1975年5月25日,社会…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发展着的科学理论,当代世界,马克思创立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地对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尤其要深化对创造价值劳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王波 《实事求是》2010,(4):98-100
美感,是对人的主观需求已知有价值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特征使人产生出的一种快乐感觉。人认为能够满足自己某种需求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会使人感觉到美;人认为与自己的需求没有关系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不会使人感觉到美;人认为对自己的需求会造成某种损害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会使人感觉到丑。主观感觉是以观念形态为根据的。不同的人,观念形态有所不同,且观念形态又总是在变化。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感觉美的事物另一些人却感觉不美,曾经感觉美的事物现在却感觉不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中华民族?这在许多人看来,已经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值得思考的问题。或者认为可以很轻易地回答:它无非是对中国境内各民族的一个总称。  相似文献   

20.
《党风建设》2001,(4):18-18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研究发现,进食充满空气的食物会令你感觉像吃了很多东西,有“满足”或“饱”的感觉,还可以减少吸收卡路里,收到减肥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