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村民对农村资源的关注、农村社会动员的扩大、内部差距的拉大和宗族以及黑社会势力的干扰。这些变化导致了村委会选举暴力事件的急剧增加,使之成为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威胁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完善法律制度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发展农村经济和建立村民权利司法救济系统等,保障农村地区稳定,促进农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杭州市委办公厅日前下发的《关于推行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考察的实施办法》规定,今后在干部任职前考察中,除了对领导干部工作进行考察外,还将通过适当方式对领导干部的生活和社交情况进行延伸考察。主要是到其单位、社区和街坊邻里那里去了解其在生活圈、社交圈中的表现,了解其个人修养、社会交往、家庭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本《办法》只是杭州这次整体推进人事制度改革集中制定出台的8个文件中的一个,除此之外,杭州还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推出了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3.
有“海选”发源地之称的吉林省梨树县,前不久又顺利完成了第四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并在选举中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改革,使“海选”这一基层民主形式有了新的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7月上旬在这里考察时,称赞梨树县的做法“保证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力,选出大家...  相似文献   

4.
村委会选举与农村民主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委会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关键环节,是农村民主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但村民自治、民主选举仍存在不少问题,应通过政府推动、制度推动、群众推动等方式促进农村民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村委会选举的公正性问题直接影响和反映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实现程度,关系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影响村委会选举公正性的最主要问题是贿选,还有因委托投票和流动票箱把关与控制不严以及代写选票规定存在漏洞等产生的问题。提高村委会选举的公正性,涉及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完善,关键是进一步明确影响公正性行为的界定原则、具体标准和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6.
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村委会选举作为我国最大的基层民主选举,开创了我国民主选举的先河。继续做好村委会选举的对策:(1)加大普法力度,提高村民民主与法制意识;(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民因谋取眼前利益而参选的行为;(3)健全和完善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法律法规,保障村委会选举有法可依;(4)加大对选举的监督力度,使选举更加透明化;(5)实行公开演讲制度,避免村民投票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7.
村委会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是实现村民民主权利、财产权利保护的前提。但转型和发展期的我国农村,破坏村委会选举的现象屡有发生,不仅对村民利益造成伤害,而且经常会引发相关恶性案件,不利于社会稳定。现行法律对该类行为制裁不力,刑事法网不严。应将情节严重的破坏村委会选举行为入罪予以惩治。  相似文献   

8.
在现行制度框架下,一方面,由于缺乏村委会选举权利的救济制度,进而导致村民选举权无法得到及时而有效的保障;同时,另一方面,对行政侵权行为处罚不力,又无法真正对其加以控制,这两者无疑是当下乡镇机关频繁侵犯村民选举权的制度性因素,从而阻滞了村民自治实践的发展。因此,健全村民选举权的宪法、诉讼和行政救济体系,就成为控制村委会选举中行政侵权和规范村委会选举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村委会选举中有种种的作弊手法,这种现象,是在利益的趋动并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下造成的,要消除作弊现象,需要创造公平的选举机制,特别应当建立选举监督委员会,并在各个选举环节上把好关.  相似文献   

10.
村委会选举中有种种的作弊手法,这种现象,是在利益的趋动并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下造成的,要消除作弊现象,需要创造公平的选举机制,特别应当建立选举监督委员会,并在各个选举环节上把好关。  相似文献   

11.
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本文通过对行政村的形成过程的考察 ,认为行政村已大大不同于作为熟人社会的自然村的情况。行政村是规划的社会变迁的产物。在行政村中 ,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悉 ,共享一些公众人物 ,但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若将自然村看作熟人社会 ,行政村便可以称为“半熟人社会”。这对于理解目前发生在我国推行村民自治的过程中凸现的若干情形 ,如自然生出的规矩转换为商议达成的规章、舆论压力变为制度压力、长老政治变为能人政治等等 ,具有重要价值。在选举村干部时 ,因为行政村所具有的“半熟人社会”的特征 ,而使村民委员会选举大大不同于熟人社会的选举。由熟人社会的选举到半熟人社会的选举 ,再到大众社会的选举 ,具有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赵燕 《民主》2004,(9):21-23
选举制度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权力机关常设机构的组成人员和其他国家政权机构领导成员的原则、方法、组织、程序等有关制度的总称。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民主选举,选出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选举运动是边区政权建设中最具民主特色和优势的一部分.尤其对于乡选,边区政府更是完全从边区实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开展了扎实到位的宣传工作,采取了灵活有效的选举办法,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又颇具特色的选举模式.同时,边区的乡选积累了丰富的选举经验.对边区乡选运动进行历史的考察和研究,对完善我国基层选举制度,解决选举中的形式主义问题以及惩治腐败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已形成相对完整的制度体系,实践层面也取得了成就,表现为党员的权利得到较高程度的确认与维护、党内权力授受关系清晰、党内监督日益强化等.但党内选举在制度设计及操作过程中也表现出选举制度的适用度、候选人提名制度与介绍制度的全面性、选举人意志和权利的实现程度、选举操作程序的科学性、选举监督机制、选举结果保障机制及评价机制的健全程度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詹玉璞 《民主》2008,(3):23-25
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是代议机构,其职权及其实现主要是通过人大代表来实现的。因此,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既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制度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吴国富 《学理论》2009,(17):31-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拥有平等的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然而在中国第一部选举法出台时候,当时中国的实际国情却使得城乡居民应该拥有的一人一票和一票一值的选举无法真正实现。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拥有了实现国家根本大法所赋予公民的根本权利的条件,同时中国的国情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也有了相应的实现城乡公民选举权利完全平等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政权建设中,列宁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对苏维埃政权的选举做了思考,在注重选举的人民民主性基础上,强调选举的阶级本质。列宁认为,苏维埃是新型的民主政权,需要代表制和选举制,在苏维埃政权中劳动群众能普遍地行使选举权。剥夺剥削者的选举权,不是无产阶级专政所必需的,是俄国革命自然发展的结果。由于无产阶级思想的觉醒和组织纪律性,苏维埃代表选举中工农比例不同,使无产阶级在选举中比农民有实际的优越地位。人民的罢免权是真正的民主原则,苏维埃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就在于人民的选举权和罢免权。  相似文献   

18.
乡镇政权干预村委会选举,是农村政治“内卷化”的明显表现,其背后隐藏了一种利益博弈的发生机理。基于博弈模型的分析,矫正乡镇政权干预村委会选举的不良现象,必须增强村民的博弈能力,提高村民反对干预的成功概率,降低乡镇政权干预选举的期待功效。其具体对策是:完善村民选举权利救济制度,培育村民组织化的社会力量,改革村委会选举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央两办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选举工作的通知》中涉及到的村委会选举失范问题,学界现有研究大都是政策解读式的理论分析,缺乏必要的解释力。所以本文试图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对个案村庄村委会选举中出现的贿选,非法使用暴力和村民自治权受到上级部门过度干预等不规范现象进行考察,以形成对当前村委会选举所面临困境成因的更具解释力的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选举与公共政策:美国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西方国家民主实践中 ,选举是各种政治行为当中普通公民控制政府最为有效的制度化工具。同其它政治行为一样 ,公民通过选举参政的主要目的是表达政治意愿 ,控制政府行为 ,使公共政策以民意为基础 ,这一过程也正是政府合法性的最重要源泉。而在选举与公共政策的关系问题上 ,历来争论颇多。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选举政治的历史考察 ,从另一种角度探讨美国选举对政府政策的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