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覃世进 《当代广西》2008,(10):33-33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第51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相似文献   

2.
云南民族情况的集大成之作 1950年6月,中共中央派出第一个民族访问团即中央西南民族访问团,前往西南民族地区进行调查慰问.西南访问团第二分团系统调查了云南少数民族各方面的情况,对20个村进行了10余个专题的典型调查,整理近百万字的调查资料编印《云南民族情况汇集草稿》.20世纪80年代《草稿》部分内容被编入"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21世纪初,国家民委对《民族问题五种丛书》进行修订再版,主要对原书中的错别字、脱字、格式等做订正;增加注释,增补了人口数字变化情况及所涉地方行政隶属与沿革的变化,2009年6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3.
一、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历史沿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和理论基础。作为这一领导集体重要一员的邓小平,以他长期的革命实践为这一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接触了众多民族问题,他有在广西左右江少数民族地区建立苏维埃政权、在陕北回族聚居区建设回族自治区政权、在西南民族地区根据《共同纲领》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4.
回忆西南民族访问团江山解放之初,中央向各民族地区派出中央访问团,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和毛主席、朱总司令,对各少数民族的代表人物和广大群众,进行访问和慰问,这是解放初期民族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措施,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我当时在中央民委工作,有幸参加...  相似文献   

5.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成功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政策,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政治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中,不断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正逢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之际,本文对建国以来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作些回顾与思考,以示纪念。一、建国以来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的发展及其重大成就建国前夕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代表会议上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是一个涉及民族…  相似文献   

6.
《传承》1998,(1)
同少数民族的关系是周恩来一贯重视的问题,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五十六个民族,而汉族占全国人口总数百分之九十以上,能否处理好汉族同少数民族的关系是国家能否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1949年周恩来主持起草的(共同纲领)中,根据中国国情的特点,确定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在国内,先后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到了1957年,处理好汉族同少数民族的关系,有着更特殊的意义。那时候,从国际范围来看,民族问题已日益显得突出,匈牙利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7.
所谓“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说法,是民族问题方面“左”倾错误在理论上的集中表现,对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关系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需要对党的民族政策的发展作简要的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在《共同纲领》中规定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进步的正确政策。《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反对帝国主义和各民族内部的人民公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  相似文献   

8.
覃世进 《当代广西》2008,(14):38-38
派中央访问刚到民族地区访问,是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个壮举,也是建国初期民族工作的一个重大举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我围各民族平等团结的新时代。建国初期,为了疏通民族关系,打破历史上由于民族压迫制度造成的民族隔阂,加强同少数民族的联系,党中央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派中央访问团列民族地区访问。  相似文献   

9.
覃章厚 《湖湘论坛》2002,15(4):61-62
邓小平同志历来重视民族工作,他在强调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同时,还一再强调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邓小平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思想内容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下面五个方面:(一)发展民族经济是搞好民族自治的基础。早在建国初期的1950年7月21日,邓小平同志在欢迎赴西南地区的中央民族访问团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明确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少数民族是想在区域自治里面得到些好处,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不解决,就会出乱子。……政治要以经济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保证了我国各民族的团结平等,保证了我国各个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治久安。实践证明这项制度是成功的,要不断坚持和完善。那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何时确定下来的呢?我认为应该是在1949年筹备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毛主席、党中央主持起草《共同纲领》的时候研究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我国各民族历史和现实的具体情况,用以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它作为国家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从建国初期起就写入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次宪法中.中央人民政府从1952年起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和《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份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1984年又颂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管理木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体现了党和  相似文献   

12.
正见面1950年8月6日,46人组成的中央西南民族访问团第二分团在团长夏康农、副团长王连芳率领下抵达昆明。在昆明扩充人员至70余人后,这支肩负"毛主席和党中央"重托的访问团,第一站就到了石林的尾则。(《云南民族调查史料钩沉1950-1965》)王连芳副团长后来回忆说,"那一天,出乎我们意料,当地五万多各族兄弟姐妹身着节日盛装前来欢迎,大家奔走相告:‘毛主席派亲人来看我们了。’"  相似文献   

13.
我国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经验,办高等教育,必须优先考虑和解决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一个是方向问题,一个是质量问题。评价教育的成败优劣,归根到底,取决于这两个根本问题解决得如何。一.方向问题。这是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也是教育战线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建国初期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规定,要提倡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反对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在根本原则上指明了新中  相似文献   

14.
《今日民族》2001,(8):18-22
中央西南访问团在重庆集训时,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副主席邓小平、王维舟曾作过少数民族应早日建立自治区和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指示,希望访问团协助地方搞好这一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一个近60载的跨度,在不知不觉中如风沙过野似地渐渐把人远去的履痕抹淡或至掩埋;即便是曾经惊天动地让人难以忘怀的人和事在如此漫长的时光磨刷下,也很难在物是人非的现时境况中保留下原有的炽热和光泽。建国初期党和国家为解决四分五裂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复杂民族问题,引导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走向社会主义康庄大道而使用的产生奇效的三把“金钥匙”,即:1950年派中央访问团到西南边疆省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疏通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增进各民族的了解,加强同少数民族的联系,中央人民政府派中央访问团到民族地区访问,其中成立民文艺组,为少数民族群众演出,向他们学习,为他们服务。  相似文献   

17.
汪舟 《台声》2001,(3):10-12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来得格外早。正是乍暖还寒、生机萌发时节,海峡两岸新闻界双向交流又迈出了新的一步。祖国大陆记者赴台驻点采访刚刚成行,就有台湾《海峡评论》杂志访问团一行 17人,跨过海峡来到北京展开交流活动。   以社长吴琼恩为团长、由社委、编委及作者组成的《 峡评论》杂志访问团,是应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之邀前来访问交流的。在北京期间,访问团与大陆有关媒体就共同关心的两岸关系问题,联合举行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全国台联会长杨国庆、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唐树备,分别会见了访问团一行。 《海峡…  相似文献   

18.
1951年8月30日到9月12目是隆林各族人民难于忘怀的日子。党中央、国务院派出以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现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费孝通教授为团长的中央民族访问团,到西隆(隆林)访问调查各少数民族情况。中央民族访问团带来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对各族人民的关怀和爱护。他们带来了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锦旗、毛主席画像、毛主席像章以及其他物品、礼品和纪念品一批。刚刚解放不久的隆林,当时各方面条件很差,交通不便,从田林县旧州到隆林县城肠公里路程,道路崎岖,人们往来靠骑马或步行。当时必经之…  相似文献   

19.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随着宪法的发展而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以宪法为基础的。我国社会主义宪法一产生就把我国的政体确定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是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共同纲领》规定:“国家政权属  相似文献   

20.
一、建国以来修改宪法的历程是一部生动的法制史随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建国以后,从1949年到1953年,我们按照共同纲领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