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务员工作倦怠原因分析及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公务员工作倦怠指数高居各职业之首,在分析公务员工作倦怠表现和后果的基础上,从社会因素、组织因素、个体因素三方面研究引起公务员工作倦怠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对管理、防止和减缓公务员倦怠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警察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院校作为培养和输送人民警察的摇篮,不仅应养成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还必须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不仅是有效地预防心身疾病、精神疾病的需要,更是警察这一特殊职业的必然要求。但调查结果和相关资料显示,对警察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问题并未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正确认识德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将警察心理训练纳入警察心理训练的体系之中,充分认识警察训练的独立性和重要性。同时我们应当重新审视心理选拔在招生(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铁路警察的心理健康水平,采用SCL-90问卷,对全国290名铁路警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铁路警察与我国成人相比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刑警与防暴警相对于治安警和其他铁路警种心理健康状况稍好,41岁以上和非领导级别的铁路警察比40岁以下和领导级别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差。拟对可能的原因给出讨论,并建议建立铁路警察心理服务体系,针对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制定心理康复方案,在心理训练中增加高水平应激因素的锻炼。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要处理好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外公众关系,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充分重视和发挥公关礼仪的功能和作用是警察组织的形象塑造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警察公共关系工作中礼仪的功能、原则、意义和养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公共关系是一门塑造形象的艺术,人民警察外在的行为、举止等表现,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形成的形象、地位、信任和支持程度构成了人民警察的形象。而公关礼仪正是塑造形象这一艺术的起点。  相似文献   

5.
警察从产生之日起到现在,其二重职能的结构经历了从重视政治职能到加强社会管理职能的理论演变。伴随着警察二重职能理论的变迁,世界各国警察职能结构也经历了转变和调整的过程。文章从社会发展与国家职能的变迁,对警察二重职能的理论渊源和发展方向进行解析,认为强化警察的社会性是警察职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公安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工作倦怠已成为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干部队伍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必须正视这个问题。本文从学生管理干部工作倦怠的表现、成因、预防和消除等方面加以诠释。  相似文献   

7.
警察文化是警察群体在长期的警务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警察特色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警察职业幸福感是警察群体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工作得到认可后所获得的心理感受,具有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自我实现与无私奉献、艰苦工作与成果享受、平安健康与勇敢坚强统一等特点。警察文化是影响警察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应加强警察文化建设,为提升警察职业幸福感提供精神动力、物质基础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袭警背后的警察形象危机及其有效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警察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受到执法对象的抗拒、阻挠和袭击的现象屡屡发生,不仅严重侵害了公安民警的人身权利,更是对国家尊严、法律权威的蔑视与亵渎,预示着警察形象危机的出现和加剧.警察形象危机的加深,对公安工作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作用.因此,公安机关应全面把握警察形象危机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以实现警察形象的重塑.  相似文献   

9.
论警察守法     
当前 ,全国公安机关正在开展“贯彻十六大 ,全面建小康 ,公安怎么办”大讨论和“立警为公 ,执政为民”的教育。本文提出了一个既浅显又重要而被长期忽视的警察守法问题。文章从现实背景、理论意义以及具体操作三个方面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警察文化研究以2002年为节点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警察文化基本概念和内涵、警察文化的功能和塑造,以及公安机关警察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其中警察文化建设又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当前我国的警察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缺乏创新点、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视野较窄、实用性有待加强等。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开展的警风学习大讨论中,对何谓警风在概念上存在着模糊认识,如果对何谓警风在认识上不能得到澄清和提高,培养和形成良好的警风就成了空话。本文从警风和学风的关系;警察学风不正的表现;端正警风的思考三方面论证开展警风学习、讨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铁路公安机关“网上追逃“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铁路公安机关在追逃斗争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一是利用铁路流窜的逃犯日益增多,常规的查缉方法不能适应斗争需要;二是逃犯的生存空间不断扩大;三是经费匮乏制约追逃工作的开展;四是配合协调不够,削弱了整体合力;五是上网逃犯信息质量不高,存在问题较多。对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好追逃工作,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2)突出站车重点,进一步发挥网上作战的优势;(3)提高科技含量,实现追逃工作信息化;(4)抓好暂寄住人口管理,消除逃犯的生存空间;(5)建立健全协作制度,发挥整体作战的效能;(6)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扩大追逃工作成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铁路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铁路在运输组织和运营管理的方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公安工作面临的任务日益繁重。结合2009年以来上海铁路公安处工作实践,提出抓队伍、强基础、树品牌、提能力的工作思路,实现上级公安机关提出的争创更高水平公安工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15.
对外沟通协调既是铁路公安实现公安管理转型的重要途径,又是完成重大安保任务、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以及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保障。深化与多部门、多领域的沟通协调,为铁路公安工作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加强对外沟通协调要从强化思想意识入手,把握沟通原则,提升协调能力,完善机制建设,全力提高公安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Job stress is a pervasive problem for workers and employers in today's economy and it is a timely and important topic for organizational setting. Negative job stress may adversely affect an employee's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The aim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is to explain why job stress in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s is a theme of increasing interest and why many studies have analyzed its functioning and diffusion. The variables influencing job stress are numerous and often analyze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Despite the influence of a number of different factors, job stress can be studied by looking at several aspects as physical environment or/and psychosocial environment. This preliminary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one psychosocial source, level of perceived work conflict, on job stress. A case study was presented. A survey instrument was us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from a Region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South Italy. Data from 1,127 respondents, representing a 91.63% of response rate,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 correlations an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showed that work conflict was a predictive aspect of job stress and has the highest contribution to explain the phenomena. The present research has a multidisciplinary value, by linking business science, psychology, and social science.  相似文献   

17.
法律观念略论——兼论警察法律观念教育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观念是人们关于法律的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法律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法律实践活动,但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并未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法律观念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条件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法律观念的变化和发展势所必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和思维,反思和检讨原有的法律观念和思想,与时俱进地进行法律理论的变更和法律观念的更新,确立反映时代精神的法律观念;同时,对更新法律观念这一工作的繁重性、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有一个正确认识和充分的心理准备.当前,在警察法律观念教育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关于警察权性质的认识问题.警察权作为公共权力的组成部分,是人民授予的,源于权利,以权利为依托和基础,并确认和保障实现权利,同时它是一种受控制的权力,因此,培养人民警察确立权利观念、人权观念、法律至上观念和程序正义观念等应属必然.  相似文献   

18.
公安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铁路改革的深入,新形势新任务对铁路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也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本文深刻分析了当前公安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虚拟化、简单化、绝对化、无为化”四种不良倾向,提出了要以动态的视角看待出现的问题,用改革的思路解决存在的问题,即通过抓好“确立坐标点、找准着力点、抢占制高点、巩固支撑点”,重点解决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定位、工作思路、方法途径和领导作风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