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共产党从1928年4月成立到1932年4月瓦解,历时约4年。在这段时间里,台共的起落跌宕与中共有着难解难分的关系,其成立、活动,均受到中共的指导,其瓦解也受到中共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08年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以后,两岸关系出现缓和,两岸交流在和平稳定的气氛中得以深化和扩大。民俗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闽台民间交流的重要支柱性内容之一。当前,闽台民俗文化交流呈现出新特点,但也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交流不平衡、交流机制不健全、基层交流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需要我们发挥五缘文化优势,加强基础性研究,合理引导,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对台民俗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3.
开展两岸青少年交流是一项着眼长远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闽台青少年交流作为两岸青少年交流的重要一环,在两岸青少年交流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不断深化闽台青少年的交流与合作,对推动两岸交流有着积极意义。文章从闽台青少年交流的独特优势出发,讨论了闽台青少年交流的特点、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4.
台湾光复后,闽台人员往来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交往日益频繁,组团考察是其中的重要形式。为了促进闽台之间的联系,借鉴台湾建设经验,加强闽台合作,福建省政府机构、工商团体、学校等组织了多次考察团赴台考察,参加台湾的博览会和展览会,体现了闽台之间的密切关系。文章以福建赴台考察团为例,探讨这一时期闽台交流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闽台根亲文化体现了两岸同胞的血缘关系,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主要表现为寻根认祖、兴建宗祠、民间信仰和宗亲组织等.当前促进闽台根亲文化意义重大,应大力做好闽台根亲文化交流,推动两岸和谐统一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58-58
农业合作是两岸经贸合作的基础,对促进两岸农业发展,增进两岸人民情谊起了重要作用。由于福建对台独特的"五缘"优势及农业的特质使然,闽台农业合作开两岸经贸合作之先河。  相似文献   

7.
闽台农业合作与结构升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后,海峡两岸都将逐步降低关税、取消配额限制等非关税壁垒。海峡两岸应立足于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角度,利用区域优势,加强闽台农业科技交流、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层次和水平,完善和规范农业优惠政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把闽台农业合作与福建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起来,加快现金岸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闽台民间信仰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改革开放以来,闽台民间信仰交流藉着两岸关系缓和的东风而不断深化发展,经历了交流初步恢复、双向交流开启、交流逐步拓展与交流全面深化四个阶段,在领域、形式、规模、内涵等方面都取得重大突破。作为两岸交流中恢复最早、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领域之一,闽台民间信仰交流提升了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与祖国大陆的认同,增进了两岸同胞的亲情乡谊和民族感情;促进了两岸文化、经贸、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带动了福建地方经济的发展;突破了两岸交流与民间往来的禁区,促进了两岸政治关系的改善与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对两岸关系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919年至1937年,日本在台湾实行同化政策,大力推行殖民文化,企图消除台湾民众的民族精神.为了抵制殖民文化,台湾民众在进步知识分子引导下,投身于民族解放运动,组织文化社团,进行争取民族权利、保存民族文化的斗争,把传统儒家思想中的民族精神运用于台湾本土的民族运动实践中.1937年以后,日本政府以高压推行皇民化运动,企图把台湾人改造成日本天皇的顺民.绝大部分台湾民众对皇民化运动进行抵制和抗争.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论述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地为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提供和延伸优质信息服务的必要性及其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海峡两岸同胞联系的日益密切,闽台文化艺术交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文艺创作的规模、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有新的拓展。及时研讨闽台文艺创作生产情况,对于推动闽台文艺创作交流合作,提高创作生产水平,促进文化强省建设,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2013年上半年,我们实地走访了福建省海峡世纪影视公司、厦门歌仔戏剧团、福建人民艺术剧院等文艺演出团体和机构,开展了系列座谈研讨,查阅搜集鉴别了相关资料,就闽台文艺创作交流合作问题做了些分析思考,从而形成了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12.
地方文化产业根源于地方,是以地方文化为基础的产业发展型态,是将地方特殊的意象与特性,经由产业化的组织机制运作,使地方文化能够被消费、认同与创造商机,并赋予地方价值的再现与当地文化认同的提升,使地方文化能以产业发展的模式创造出地方的经济价值。它强调产业发展的地理依存性,以地域性、地方意象为其发展特质,  相似文献   

13.
在海西新农村建设中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台农业合作与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台农业合作是海峡西岸农业的一大特色,是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闽台农业合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二者相得益彰.我们必须站在新的起点,着眼新的高度,采取新的举措,全面推进闽台农业合作向纵深发展,推进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最近原则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表明发展海西升至战略高度,两岸全方位产业合作成为可能。新形势下福建省应当把握新机遇,面对新挑战,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扎实推进闽台农业产业对接,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迅速崛起,为祖国统一大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闽台出版合作交流在福建出版界已有较长的历史.文章在回顾了闽台出版合作交流已经取得的成绩后,对如何加快在海西建设背景下的闽台出版合作交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闽台农业合作的政策演进及取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台农业合作是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环节.政策的变迁不仅左右闽台农业合作进程的广度和深度,而且直接影响两地农业合作的先行模式.探索闽台农业合作政策的演进轨迹可以提供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路线基础,研究两地农业合作的政策走向有助于推进两地农业合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在日共的影响下,台湾先进分子在岛内外开展共产主义活动,为台共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和干部力量;在日共外围团体——日本农民组合和劳农党的指导下,台湾的农民运动日益高涨,为台共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27年10月,共产国际指示日本共产党组织台湾民族支部,日本共产党就是接受这个命令,担负起了组建、指导台共的责任。台共成立后,日共屡遭日本警察的破坏,使得日共对台共的工作难以进行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及化解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多种人民内部矛盾层出不穷。这些矛盾具有主体多元化、形式激烈化、涉及层面广泛化、处理难度加大化等特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有利于保持社会的和谐,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迫切需要。要科学地判断和正确认识矛盾的现状和性质,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公平正义,建立应急机制,重视正确引导,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在我国历史上是最强大、最持久也是结果最圆满的。它有如下四个特点: 它是以整个民族觉醒为前提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受列强侵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伤害最大最深。日本帝国主义首先征服中国、继而征服世界的狂妄野心由来已久。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惨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