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后,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实现了多元化的归责体系,无过错原则、过错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紧密结合在多元化归责原则体系中发挥了各自的重要作用。以危险责任控制理论和报偿责任理论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进行归责研究,可以平衡事故当事人之间的举证责任,进一步体现法律公正。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是有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规定,在实 行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基础上,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先由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 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对于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采用的归责原则为过 错责任原则;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采用严格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是事故处理和事故统计都涉及到的问题。现行的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可以考虑将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成小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等类别 ,予以相应的处罚  相似文献   

4.
[提要]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乡村道路交通事故的五大特点:(l)翻车、坠车多(2)摩托车和农用车事故多(3)肇事驾驶员技术生疏和无证者多(4)机动车未参加保险的多(5)事故受害者中农业人口多;并从这些特点出发,剖析了乡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五大原因:(1)道路线形不科学且路况差(2)车辆档次低且车况差(3)驾车人员众多且素质差(4)管理工作薄弱且基础差(5)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淡薄等;进而提出了预防和减少乡村道路交通事故的六大对策:(1)建立乡村道路交通管理新机制(2)建立乡村交通宣传教育网络(3)加快农村道路建设(4)强化车辆管理(5)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6)加强乡镇交警中队建设。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于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和频发期,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面对严峻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刑事制裁网的构建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而我国现行刑法只将造成严重事故的行为划入犯罪圈,在控制范围和刑罚配置上存在不尽科学合理之处。为此,本文借鉴国外立法,提出了道路交通犯罪的类型化概念,以期对我国的现行立法作适度矫正,并在探讨道路交通犯罪及其刑罚配置的理论基础之上,对我国的相关立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李发生 《公安研究》2004,(10):91-94
随着社会经济和道路交通的飞速发展,我国进入了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位于世界各国的前列。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人员伤亡的严重性和防范道路交通事故的紧迫性,提出要用系统观点科学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以及采取相应的道路交通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交通事故责任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事故责任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法律性质、主体方面、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对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分,可以简化处理交通事故的程序,方便当事人,节省诉讼成本。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分析各方当事人的违法过错行为在确定具体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是关键。运用道路交通事故险情避让理论能对事故发生和责任认定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梳理。遵循事故险情避让理论的逻辑关系,建立相对固定的模型进行因果关系、作用大小分析,最后确定当事人在具体事故中的责任大小。  相似文献   

9.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还面临着不少困难,表现为相关部门"职"与"责"不相统一,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的社会化体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驾驶员源头把关不严,导致后续的交通管理工作局面被动;公安交管部门的内部科学管理有待加强.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社会系统工程,要有效遏制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的势头,实现交通事故稳中有降的目标,一方面要切实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致力于压事故,形成齐抓共管,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把预防交通事故的触角向基层乡镇、职能部门和企业延伸,另一方面,公安交管部门内部要树立信心,抓住重点,完善机制,严格管理.  相似文献   

10.
"有钱没钱先救人",这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一个重要特点。该法充分考虑了交 通事故受害者的医疗费问题,明确规定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充分体现了我国政治法 律制度建设向人性化方向转化、发展的重大变化。然而,新法实施至今,"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 金"及其配套规章制度均未出台,因交通事故引发的受害者医疗费用问题也日益凸显,一系列的现实 问题呼唤着基金的尽快建立和运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道路交通系统构成要素、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危害性和发展规律。阐明了我国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道路交通事故案发率和死亡人数仍将处在高发期的自然规律,提示政府和公民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和思想准备。作者认为,道路交通事故是交通元素关系不协调的产物。协调和约束交通元素间的关系,使其尽可能不产生冲突,是打开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钥匙,也是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根本。而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这把钥匙调整诸多交通元素之间关系的,非政府莫属。因此,构筑政府防灾体系是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必要条件。只有政府切实担负起责任,尽快建立起政府的防灾体系,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991年颁布的《道路交通故事处理办法》已不能完全适应目前形势的需要,其中最突出的是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的问题,将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移交法院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益探索。文章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移交法院的必要性及随之而来应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无论从其自身属性还是从现行体制上都不存在可诉性。目前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具有行政行为以及证据的双重矛盾性 ,是由我国现阶段法制不健全、不完善造成的。现阶段还不具有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纳入行政诉讼范畴的法律条件和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减轻承担责任的条件: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有证据证明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文章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就这两个条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张新海 《公安教育》2006,(11):36-38
当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重,近年来,每年均造成10万余人死亡,近50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0多亿元。道路交通事故已经严重威胁到交通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与此同时,交通参与者对交通事故处理的基本知识缺乏,发生事故以后不了解办案的程序,更需要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不仅如此,公安机关交通民警在办理交通事故处理业务中更需要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使执法行为不断走向规范和科学。因此,建设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专题学习网是构建和谐道路交通和良好警民关系的迫切需要。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是公安机关交通民警的重要职责,科学掌握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交通事故责任和法律责任的构成、性质和作用,以及交通事故责任与法律 责任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中认定的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 任不是法律责任,不应纳入行政诉讼的受理范围。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能等同于技术鉴定 ,其在主体、权力来源、主体的独立性和法律后果等方面与技术鉴定有明显区别。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属性是一种行政行为 ,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列 ,具有可诉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地理编码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地址定位和空间信息整合方面的作用.总结了地理编码技术在PGIS中应用的特殊性,以及针对这些特殊性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最后介绍了地理编码技术在镇江PGIS中的实际应用,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认定交通事故的过错大小,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关键。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法规的研究,提出了过错程度的概念。对于单项违法行为的过错,介绍了其量化的表示方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等配套法规对过错程度的部分规定。  相似文献   

20.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工作。本研究调查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民警的应具备知识结构与知识现状、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技术难点、道路事故原因分析与责任划分的方法等。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的交通事故民警缺乏机动车力学、接角点的认定与物证的收集、交通事故定量分析等方面知识。最后给出了调查结果对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民警培训与研究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