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赵岩 《法庭内外》2014,(2):63-63
正2013年12月12日,"微政道——2013新浪政法微博年度高峰论坛"在京举行。北京法院网官方微博"@京法网事"荣获2013年度全国政法机构微博影响力飞跃奖、全国政法微博十佳应用奖、全国十大法院微博等3项大奖。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官方微博"@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获评全国十大法院微博。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应用·服务·共建",中央有关部委领导、全国27个省份的政法微博代表、专家以及媒体共同出席讨论。论坛上,新浪网联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共同发布了《2013年新浪政法微博报告》,并发布了政法微博影响力排行榜。与会代表就新媒体时代政法部门的社会沟通能力、微博如何助力法治中国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郑丽丝 《法制与社会》2013,(30):175-176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微博的广泛普及,微博时代已宣告来临,通过微博传播新闻,发表评论是每一个微博用户最基本的认识。然而微博时代的到来不仅让人们的生活得到了便捷,更是赋予了人民舆论监督政府行为的话语权,这给近年来一直低迷的政府公信力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3.
“法律与公共政策”专题导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章永乐 《中外法学》2011,(2):225-226
<正>2011年1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郑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这或许标志着一个长达三十年的由法学专家和政府官员主导的"法律移植运动"的落幕。一个通过超前立法、不断修法来带动法学研究的时代,或许正在走向终结。在此之后,法学研究新的增长点在什么地方呢?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络无孔不入的时代,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受众对于媒介的诉求更是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网络时代背景下,面对来自网络的激烈竞争,以电视媒体为主的传统媒体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实现了以"走向娱乐"、"走向财经"、"走向调查"为主的新闻思潮重构。本文选取典型的电视节目类型《超级女声》、《中国财经报道》、《新闻调查》作为样本,通过对"走向娱乐"、"走向财经"、"走向调查"三种趋势和新闻思潮的分析和解读,试图清晰传统媒介的发展现状,并为之提出一些浅陋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新闻舆论监督成为社会良性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的新闻界在走向法制化的同时面临着重重困难:新闻"权力"的异化、正义与良知被遗弃、部分新闻工作者没有社会责任心、假新闻泛滥、有偿新闻屡禁不止、新闻官司倍增……在保持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的天平上,我们应该向哪一方倾斜,或者是怎样才能保持双方平衡呢?新闻活动中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6.
赵岩 《法庭内外》2014,(2):34-36
正"京法网事"是北京法院网的官方微博,作为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微世界中的唯一官方发声渠道,自2013年6月26日上线以来,受到广泛关注,粉丝已达85万,并在当年9月26日一度成为当日新浪全国政法类微博影响力排名第一,全国政务类微博影响力排名第二,先后荣获2013年度全国政法机构微博影响力飞跃奖、全国政法微博十佳应用奖、十大法院微博等多项大奖。《人民日报》专门撰文指出:"法院微博大号逐步形成,审判信息公开有助于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成都商报》表示,通过播报把庭审状况告诉大家,也是传递一个信息,法庭并非高高在上,而是有司法温度的。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安凤德,"京法网事"微博管理团队负责人、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新闻宣传办公室负责人郭京霞,请他们为您讲述一个政法大V幕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2005年7月10日,随着备受瞩目的《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并征求全民意见,立法民主化迅速成为社会热议的公共话题。日渐汹涌的民意,标志着中国正在逐步走向一个"民意立法"时代。对于中国法治建设而言,显然已到了一个必须重新估量民意因素的历史关口,因此我们有必要思考: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民意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立法的进程和走向?在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应该如何建立更为合理、畅通的民意吸纳渠道?"精英立法"与"大众立法"应该如何有效整合?立法民主和立法理性又该如何科学平衡……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10日,随着备受瞩目的《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并征求全民意见,立法民主化迅速成为社会热议的公共话题。日渐汹涌的民意,标志着中国正在逐步走向一个"民意立法"时代。对于中国法治建设而言,显然已到了一个必须重新估量民意因素的历史关口,因此我们有必要思考: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民意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立法的进程和走向?在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应该如何建立更为合理、畅通的民意吸纳渠道?"精英立法"与"大众立法"应该如何有效整合?立法民主和立法理性又该如何科学平衡……  相似文献   

9.
2005年7月10日,随着备受瞩目的《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并征求全民意见,立法民主化迅速成为社会热议的公共话题。日渐汹涌的民意,标志着中国正在逐步走向一个"民意立法"时代。对于中国法治建设而言,显然已到了一个必须重新估量民意因素的历史关口,因此我们有必要思考: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民意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立法的进程和走向?在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应该如何建立更为合理、畅通的民意吸纳渠道?"精英立法"与"大众立法"应该如何有效整合?立法民主和立法理性又该如何科学平衡……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12月3日,北京的一位大妈从开始以讹传讹的"讹老外"遭网友"炮轰",到后来是老外将大妈撞伤的事实还原,一天之间两次登上了中国网页新闻的头条。大妈事后在接受传统媒体记者采访时说,网络舆论的压力使她两天两夜都没吃东西、没合眼。近年来,网络媒体新兴的传播方式对公众的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网页新闻、论坛、贴吧、博客、微博、微信,不管什么样的信息,包括侵权  相似文献   

11.
王琳 《检察风云》2014,(14):7-8
互联网传入中国20年,从精英舆论场到大众朋友圈,网络法律圈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随着社交媒体被广泛应用,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从私领域到公领域,国人的社交圈和话语权结构都在悄然进行着一场重构运动。2014年4月20日,是互联网传入中国的2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不少法律人的微信朋友圈都被"曹呈宏"刷屏了。在各色移动终端上实现的追思,总给人今夕何夕之感。作为中国第一代法律网虫,曹呈宏从早期的济南万千新闻组一直活跃到微博时代。但他错过了微信,错过了公众号,也错过了一个真正百花齐放的网络法律圈。  相似文献   

12.
2005年7月10日,随着备受瞩目的《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并征求全民意见,立法民主化迅速成为社会热议的公共话题。日渐汹涌的民意,标志着中国正在逐步走向一个"民意立法"时代。对于中国法治建设而言,显然已到了一个必须重新估量民意因素的历史关口,因此我们有必要思考: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民意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立法的进程和走向?在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应该如何建立更为合理、畅通的民意吸纳渠道?"精英立法"与"大众立法"应该如何有效整合?立法民主和立法理性又该如何科学平衡……  相似文献   

13.
2005年7月10日,随着备受瞩目的《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并征求全民意见,立法民主化迅速成为社会热议的公共话题。日渐汹涌的民意,标志着中国正在逐步走向一个"民意立法"时代。对于中国法治建设而言,显然已到了一个必须重新估量民意因素的历史关口,因此我们有必要思考: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民意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立法的进程和走向?在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应该如何建立更为合理、畅通的民意吸纳渠道?"精英立法"与"大众立法"应该如何有效整合?立法民主和立法理性又该如何科学平衡……  相似文献   

14.
2009年下半年,各大门户网站纷纷推出微博.短短几年间,微博风生水起,社会各方的声音和多元化的表达,在新媒体领域找到了自己的平台. "微博一转,围观一万."一系列事件在微博上搅起了阵阵漩涡.一些官员中存在的"网络恐惧"也升级为2.0版本的"微博恐惧".据2013年初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对2156名干部的调查显示,7成以上的受访者支持"微博反腐",但另一方面,超过5成的受访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博恐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互联网和微博的推动下,我国司法领域先后出现了不少轰动全国的热点诉讼,如湖北"邓玉娇案"、浙江"吴英案"、杭州"飙车案"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和司法公信。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5.38亿网民,有2.7亿的网民使用微博。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微博在中国异军突起,它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表达形式多样,不仅改变着信息的获取方式,也改变着信息的表达方式。社会进入了入手一  相似文献   

16.
网络普及,带来的是全社会的信息流动,论坛、社区、贴吧、博客、微博、微信,逐个迅速流行。中国网民数量的增加,也与网络传播一样地迅速。2013年,中国网民将近6亿;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网络时代的到来,导致社会越来越透明。人们生活在一个透明时代。我们在哪里,去过哪些地方,登录过什么网站,住过什么宾馆,见过什么人,都有迹可循。  相似文献   

17.
叶雷 《法人》2014,(9):95-95
正《中国,特色》作者:(德)雷克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定价:36.00元"中国特色",在中国已逐渐沦为"政治大词",绝大多数中国成年人即使不会言传也可意会。但是,"中国特色"毕竟是相比于外国而言的,那么,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特色"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5月14日下午,鲁北大地发生了一起被网民称为"中国劫持直升机第一案"的事件,备受国内外关注。该事件的真相是怎样的呢?其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内幕?笔者对该事件及相关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深入采访,或许能理清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网曝"劫机"事件2013年5月14日晚间10时许,互联网上有多名网民在新浪微博爆料称,当天下午一架在山东德州市执行防治美国白蛾任务的直升机遭到劫持,飞行员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19.
网上微博发生"口水仗",竟然"亮晒"对方的真实单位、姓名、手机号等,是否构成侵权呢?今年3月16日,江西首例微博名誉维权案作出一审判决,责令刘萍萍停止对陈娟的侵害行为,删除刊登在新浪微博"透明杨小喵"上对陈娟的评论内容及陈娟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手机号码,并在新浪微博"透明杨小喵"首页上刊登向陈娟的道歉函等。微博上公开了"吴越芳舟"的真实姓名  相似文献   

20.
《法律与生活》2014,(8):55-55
正新闻影像2014年3月18日中午,《中国娱乐报道》节目的一剂猛料炸响了各大媒体的娱乐版:因选秀节目一夜成名的某光头歌手卷入吸毒事件被警方带走接受调查。后经媒体证实,这名光头歌手是在第一季《中国好声音》节目中走红的李代沫。当天下午4点43分,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发布微博称:2014年3月17日,北京市公安局禁毒总队会同北京朝阳分局一举打掉一个吸贩毒团伙,共抓获8名嫌疑人。当天晚上,警方在位于北京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