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巴金先生走了,他走得那样安详.走得那样平静,他抛却了这个世界的纷扰和浑浊.留下的是尘世的纷争和喧嚣。  相似文献   

2.
巴金的故事     
赵兰英 《廉政瞭望》2005,(11):54-55
一个睿智的人, 一个真诚的人, 一个可敬的人——巴金 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在上海逝世。一颗现代中国的良心停止了跳动,留下了一个复兴中民族的沧桑记忆,巴老就像故乡那片土地,厚实、温暖、深切……“有你在,灯亮着;你不在,心亮着”, 让我们默默追忆巴老,捡拾起内心严肃的人生思索,让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3.
1936年10月19日早晨8点,当32岁的青年作家巴金按照事先约定兴冲冲地带着两位好友、青年作家曹禺和靳以来到位于上海四川北路大陆新村9号的鲁迅寓所时,不料鲁迅先生已在两个多小时前溘然长逝了。巴金顿有天塌地陷之感,他陪着鲁迅夫人许广平肃立在床边,悲痛欲绝,涕泪长流。在泪眼朦胧之中,与鲁迅亲密交往两年多的一幕幕往事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4.
早两年,上海一家杂志社来南京组稿,当晚在夫子庙白鹭宾馆设宴款待,笔者有幸在座,席问巴金胞弟李济生先生同桌,谈兴甚浓,近两个小时的一顿饭,谈论甚广。  相似文献   

5.
论基督教文化对巴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蕾 《理论学刊》2004,13(3):106-108
本文主要探讨基督教禁欲主义和世界主义对巴金思想创作的影响。研究这一问题,不应该从单纯的教义、教规的约束出发,重要的是应该探讨基督文化精神对巴金思想的影响以及对巴金作品的渗透。  相似文献   

6.
在巴金的世界观和创作观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接纳-反思-扬弃的过程.在这一个世界观和创作观形成的过程中,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都因他的政治主张和文学需要而"扬弃",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巴金原名李尧棠,“巴金”这一笔名,与他认为值得纪念的人有关。1927年,李尧棠赴法国留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李尧棠完成了他的处女作中篇小说《灭亡》。这本书是他为大哥写的,准备寄到上海去自费出版。李尧棠并没有想发表,所以也没有署名。当时,他宿舍隔壁住着位学哲学的安徽同学——詹剑锋,这是他作品的第一位读者。詹剑锋读过《灭亡》以后,提出寄出前应该署个作者名字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巴金故居     
坐落于上海市武康路113号的巴金故居,是一座风格简朴的花园住宅,包括一座主楼、南北两侧配楼和一个花园。灰色细鹅卵石的外墙,在绿树掩映中显出一派静谧的古典韵味。而当人们步入巴金故居,就不能不为这里浩瀚的文学收藏、史料和连每一个细节都力图真实复原的生活场景而感到震撼。这座  相似文献   

9.
明红 《党史文汇》2004,(4):36-38
在上海幽静的武康路旁,有一座美丽的花园洋房.文坛泰斗巴金在这座洋房中居住了40余年.在这里,他接待过许许多多的不速之客--荣誉、灾难、劫后重生,送走了与他患难与共的夫人萧珊,写出了被誉为"真正的灵魂呼号"的<随想录>和<再思录>.  相似文献   

10.
巴金在建构理想人格的过程中汲取了很多西方文化因素,但也受到儒家文化传统对理想人格建构的影响.中西文化对巴金思想和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理想人格的道德追求、理想人格与文艺的关系、以及理想人格的实现路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柳守忠 《湘潮》2008,(5):50-51
1952年3月,著名作家巴金带领一个创作组到朝鲜战地采访。3月22日,巴金和其他17位文艺工作者与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见面。会见中,彭德怀以他的朴实和气度,吸引了从国内去的文艺工作者。特别是他坚定的正义立场和对民族对祖国的热爱,感染了所有会见的同志。  相似文献   

12.
武文笑 《党史文苑》2010,(10):17-24
抗美援朝期间.著名文学家巴金曾两度亲赴朝鲜前线,风尘仆仆体验和采写那火热的战斗生活。那段经历对他后半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非同一般的前后两次共约一年的时间里,巴金一行人的足迹遍及平壤、开城中立区和前沿阵地的潮湿坑道。会见采访了上至彭德怀司令员下至钢铁战士张渭良等许多英雄人物。他记录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材料。那些时日,英雄们的事迹和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世纪文人巴金所经历的这一百年,堪称中国历史上变化最为迅疾的百年。百年间朝代更迭,制度替换,思潮涌动,风云变幻。巴金以他独特的姿态行走在历史画卷中。  相似文献   

14.
王顺强  唐波  赵浪 《学习导报》2014,(12):45-45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先生,被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这位"世纪老人"祖上并无高寿者,且自幼体弱多病,但历尽沧桑,仍顽强地活到101岁。实际上,巴金对于保健养生并不刻意,有人向他请教长寿秘诀,他很难回答。或许他的长寿奥秘正是他的名言——精神快乐是人类最好的滋补品。不为名利羁绊。1993年,四川省作家协会打算以他的名字设立基金会和文学奖,巴金坚决不同意,专门致函四川省作家协会:"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学工作者……建立‘巴金文学基金’,设立‘巴金文学奖’,又使我十分惶恐。我一向不赞成以我的名字建立基金会、设立文学奖。”巴金曾说:“我一生始终保持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索取。”现代医学认为,无贪无欲的淡泊心态,有利于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正常运行,有安神、平衡心理的良好效果,对人的健康长寿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有一部黑白故事片经常被全国各地电影院、电视台放映播出,它就是曾经风靡神州、家喻户晓、鼓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红色经典电影《英雄儿女》。那么,它在由小说到电影的过程中,以及电影公映之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呢?  相似文献   

16.
孟红 《党史纵横》2021,(1):60-63
巴金,原名李尧棠,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一生著述高达1300余万字,堪称中国文学旗帜.2003年,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荣誉称号.巴金曾深情地说: “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来表达我的无穷无尽的感情.”巴金曾以极高的热情两度亲赴朝鲜...  相似文献   

17.
江婴 《世纪风采》2006,(5):12-17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20—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1923年到上海,1927年赴法勤工俭学。1928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翌年发表后引起轰动,被视为其创作生涯的开始。1928年冬回国后,巴金先后完成被称为“爱情三部曲”的《雾》、《雨》、《电》,“激流三部曲”的《家》、《春》、《秋》,以及《憩园》、《寒夜》等小说。抗战胜利后,巴金主要在上海从事翻译、编辑和出版工作。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18.
申雁飞 《求实》2006,3(1):77-79
江泽民关于世界多样性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当代世界的基本面貌和未来趋势,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明确这一思想的巨大作用,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尤其是给当今的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战略性机遇,有助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朱丽君  阎孟伟 《新视野》2003,23(3):47-49
全球化的实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性拓展,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也正是以对“世界市场”的分析为依据的,因此马克思的“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理论是“全球化”理论的早期形态。马克思分析了世界市场从16世纪到19世纪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剖析了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的实质和内在矛盾,指出了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马克思关于世界市场的发展必然导致共产主义的推论,依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