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丽华 《各界》2013,(12):72-73
明代文坛奇人辈出,冯梦龙是其中之一.他所编写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写尽了世间百态,令世世代代的读书人如痴如醉.他才华早露,曾雄心勃勃,像一团燃烧的烈火般不甘忍受礼法束缚.他的人生充满起伏变化,有叛逆,也有内省;有放诞,也有遵从.经过漫长岁月里的希冀、挣扎与沉浮,最终还是回归了传统文人的道路,操持国计民生,心系天下百姓.  相似文献   

2.
书之烦恼     
过去管知识分子叫读书人,贴切得很。似我这种人,愧生30余年,身无长技,终日无非是与书籍打交道。 人们常讥笑读书人是“手无缚鸡之力”,又道“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书人的鼻祖孔老夫子亦曾蒙羞于此,《论语·微子篇》载述: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艹条)。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  相似文献   

3.
提起秦始皇,谁都知道他是一个专断的暴君,人人都知道他焚书坑儒的劣迹,读书人都会想到尉缭子对他的评价:“少恩而虎狼心”、“得志亦轻食人。”  相似文献   

4.
出牢人谈书     
我可以算一个读书人,又坐过几年牢,放出来了,又可以算一个出牢人。现在我来谈一本讲监狱的书,既可以说是读书人谈书,又可以说是出牢人谈牢了。我要谈的是《严景耀论文集》,开明出版社1995年出版。 严景耀(1905—1976),我国最早研究犯罪学、监狱学的学者之一。为了获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他曾经作为一名志愿的“犯人”入狱,跟那些真正的囚犯同吃,同住,谈心。根据狱内狱外的调查,  相似文献   

5.
卢获秋 《党政论坛》2011,(16):58-58
秦末时,刘邦和项羽都不是读书人,却走上争霸天下的舞台。后来,晚唐诗人章碣写了一首《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烬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意思是说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巩固一统江山,没想到夺了大秦江山的人恰恰不是读书人,这简直是莫大的讽刺。后人往往借用“刘项原来不读书”这句话作为“读书无用论”的证明。  相似文献   

6.
窃书不算偷?     
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酒,逢到有人取笑他偷了人家的东西时,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窃书能不能算偷?鲁迅在《孔乙己》中并没有回答。当年的孔乙己,因为“君子固穷”,又想喝一碗酒,穿着一领破长衫而身无分文,有时不免干些顺手  相似文献   

7.
有个读书人名叫丘琼山,喜爱游历名山大川。一次经过一座气势庄严的大庙,便信步走了进去。一进大雄宝殿,看见四周墙壁上画满了《西厢记》中的图画。他觉得非常奇怪,就问寺庙里的老和尚:“师傅,寺庙里的出家人怎么能画这些痴男情女的俗画?”老和尚合掌说道:“相公有所不知,咱们僧人就是从这里面悟出禅学真谛的。”丘琼山越发惊奇,又问:“那么是从何处领悟的呢?”老和尚闭目说道:“阿弥陀佛,《西厢·惊艳》之中不是唱道:‘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么?贫僧便是从这里悟禅的。”(事见《古今谭概·佻达部》)“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是《西厢记》中崔莺莺看见张生临去时的表情。达“一转”,还真“风魔了张解元”。而这座寺庙的和尚却偏  相似文献   

8.
桌上放着一本郑翼棠译的英国文人吉辛的《四季随笔》(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我已经翻阅过不知多少遍了,始终为我所爱读。拿起书来宛如吉辛正坐在你的对面,和你娓娓清谈,诉说他对于年青时困居贫民窟的坎坷生涯,也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9,(12)
魏晋玄学由汉末的清谈、清议发展而来,是继先秦百家争鸣之后又一哲学思潮。魏晋玄学在主观上是为了利用自然来挽救名教,而在客观上却宣扬了老庄思想。郭象就是魏晋玄学发展中的一个关键人物,其注解的《庄子》可谓独步千古,也使他成为魏晋玄学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0.
书书有情     
陈武 《民主》2023,(5):37-38
<正>难得这样有闲,理了几天书,也读了几本关于书的书,有的是重读,有的是新读。看读书人、写书人谈书的书,真是别有趣味,也可以说是书书有情。周作人的《书房一角》经止庵校订后,清新爽朗,洒脱俊秀,加上开本的特殊,让人爱不释手。出版家范用编了一本“怪”书,《爱看书的广告》。范用在“编者的话”里说:“我爱书,爱看书的广告。”  相似文献   

11.
宝成铁路塌方,滞留汉中日久,但我倒既未嗟叹“蜀道难”,也没跑去旁听仿佛公案戏般轰动的“安乐死案”终审,而是踏访了上演过《阳平关》、《定军山》、《褒城狱》(即《贩马记》或《奇双会》)等活剧的遗迹故址。这样,汉中给我的感觉诚如一座历史大戏台了。《曹操与杨修》后半部戏也发生在汉中。原址还有一块传为曹操提的“衮雪”摩崖。说是他闻报夏  相似文献   

12.
虽然有过“经热”、“经温”甚至“经凉”的种种说法,但双方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却是不争的事实对于中日经贸关系,接受《嘹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不约而同地用“发展”和“稳定”来表述。中日在政治关系上的发展可以说一波三折,两国之间的摩擦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相比而言,中日经贸关系虽然有过“经热”、“经温”甚至“经凉”的种种说法,但双方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
假山     
黄裳 《瞭望》1991,(11)
30多年前偶然在旧书店买得叶燮的《已畦集》22卷,康熙写刻本,非常高兴。尤其有趣的是这是刘蓉峰(恕)的藏书。前后有“花步寒碧庄藏”、“曾在东山刘惺常处”、“寒碧庄章”、“臣恕私印”、“蓉峰氏”等七八方印记。刘蓉峰就是今天苏州有名的留园的旧时主人。 叶燮是清初的名诗人,他的《原诗》是清人诗话中的名作,后来我也得到了一部康熙原刻本。籍贯署的是嘉善,但在文集前却署吴江。其实他晚年是住在苏州的。文集中有一篇《假山说》,是很有意思的文字。他对苏州名园的假山说了一  相似文献   

14.
岳珂和秦埙     
最近读《桯史》由作者岳珂想到年龄虽比他大,但相去不远的秦埙,并进而想到他们各自的祖父——人们都知道的岳飞和秦桧。 岳珂生于宋孝宗淳熙十年(一一八三年),是岳飞第三子岳霖的儿子。他生时距岳飞之死四十一年,被徙往岭南的岳家已返回内地,岳飞也已得到平反,被追谥为“武穆”了。但丢家毕竞受了很大的打击,岳飞、岳云被杀害,全家在岭南生活了约二十年。岳珂致力于学问,留下的著述如《桯史》《愧郯录》等,保留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人们称赞他“论识高致,辞藻雄深”。同时他也写诗填词,有《棠湖诗稿》行世,《全宋  相似文献   

15.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伟大的思想家。他结合自己坎坷政治生涯和漫长的教育实践,创建了以社会政治稳定为目标,以协调人际关系为手段,以道德人格教育提高从政者素质为突破口的学说体系,其实是一种非常完善的协调学说,为儒家学派奠定了基础,成为儒家学说创始人。他为了实现自己改造社会的政治理论,运用自己的学术思想,经过六年多时间,他整理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后世叫做“六经”,或“六艺”。可见,孔子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文献整理家,为传承古代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其中,《乐》经过秦始皇焚书坑儒而佚亡,实际只留下“五经”,但从《论语》等书籍中关于孔子对音乐理论和实践的一些论述,仍然可以看  相似文献   

16.
湛旭彬 《各界》2010,(9):61-64
在是否发动群众去反贪这个问题上,朱元璋一直都主张“官”、“吏”区别对待。对待“污吏”,他一直在《大诰》里不遗余力地号召群众去“造他们的反”:但对待“贪官”,他的政策却一直都表现得相当克制。个中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7.
夜读录     
读书,最怕读到那种材料与观点对不上号的作品。为了哗众,可以语出惊人,让人以为定有高见或发明。但细细一看,惊人的只是作者的大胆。 一本关于毛泽东的书,题目叫《毛泽东与佛教》,其中有一节讲毛泽东“善用佛家典”,听来大有意味。毛泽东读书甚博,我是知道的。他读过《六祖坛经》、《金刚经》、《华严经》、《心经》等佛典,也见诸他身边工作人员的记述。但若说他在著作中善用佛典,却颇感新奇,因  相似文献   

18.
陈原 《瞭望》1988,(24)
还是在那“史无前例”的日子里,有一天在上班的路上遇见吕叔湘同志。熟朋友难得在大马路上见面,能说上几句无拘无束的心里话。因此我们就站在电车站那里说东道西。他向我提议:为什么不编一部“引语”词典呢?他说,汉语文献这样丰富,卷籍又如此浩繁。编印出“引语”词典,对广大读书人又方  相似文献   

19.
先前有过     
晓秋 《瞭望》1999,(47)
80多年前,山东历城有个叫江希张的孩子,据说他不到十岁就著了《三千大千世界图说》、《四书白话解说》和《息战》等书,创立了“三千大千世界之说”。1918年10月15日,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随感录·三十三》,引用了这位“神童”的一些鬼话,并作了深刻的评析。鲁迅说,这位“神童”在《三千大千世界图说》中“拿了儒,道士,和尚,耶教的糟粕,乱作一团,又密密的插入鬼话。他说能看见天上地下的情形,他看见的‘地球星’,虽与我们所晓得的无甚出入,一到别的星系,可是五花八门了。因为他有天眼通,所以本领在科学家之上。”比…  相似文献   

20.
《团结》1996,(3)
裘文达在《情况交流》发表文章说,九七年换届日益迫近,一批老同志将从各级领导班子中退下来,后备干部队伍的物色和选择,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他说,由于民主党派的后备骨干不少为“业务型”人才,缺乏政治、行政、机关等方面工作的锻炼经历,可以采取“下派”、“挂职锻炼”“干部交流”、“担任助理”等“上台阶”、“小步快走”、“压担子”等各种方法以发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