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隽  周威 《中国律师》2005,(3):65-66
随着律师业的发展,律师流动的频繁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其中对行业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一、律师流动的概念界定“律师流动”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广义上讲包括律师行业的准入、退出,律师执业机构的变更,以及律师与其他法律职业(法官、检察官)的相互转型等等。本文所涉及的律师流动问题仅限于律师在不同律师事务所之间的流动,俗称“转所”。二、律师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律师始终处于一种由律师———律师事务所———委托人共同构成的复合关系维度之中,因此一旦发生流动,必然会引发这种复合关系的重新整合,各种法律和道德张…  相似文献   

2.
伴随国资律师事务所脱钩转制工作的完成,律师与律师事务所间原有的编制依托关系被彻底打破。在中国律师业迎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进入了一个律师流动凸显期。本文以吉林省律师流动为例,对目前律师流动问题进行探讨。 一、近年吉林省律师流动情况及特点 据统计,近年来吉林省律师流动频繁,且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赵小鲁 《中国律师》2005,(11):36-38
一、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之间存在差异和区别的主要原因目前全国有1万余家律师事务所,北京市的律师事务所已达到近九百家,全部依合伙制组建而成。但是,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之间除了其基本制度相同之外,在具体内容方面却存在着千差万别,可以说每一个合伙制律师事务所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这是什么原因呢?!!!!!!(一)律师事务所规模不同。根据目前北京市律师事务所的实际情况,在规模上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小所(律师大约在十人以下);2)规模所(律师大约在十人到三十人左右):3)大所(律师大约在三十人到五十人左右)。(二)业务模式不同。1)以诉讼业务为…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律师和律师事务所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中。律师在不同律师事务所之间的不断增加的流动频率,成为律师执业活动现代化的一个副产品。攫取——离开(grabbing and leaving)几乎成为律师个人奋斗、成长,从而走向独立的固定模式。律师的流动不仅仅可能造成委托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而且带来诸如律师事务所内部的管理、律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等问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律师事务所的稳定性。随着我国律师队伍  相似文献   

5.
中国律师之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认为律师一定应该是战士,律师应该以敬虔的态度看待法律。”这不是名人名言,这是那一富于激情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律师说过的一句令人感触良多的话。目前我国执业律师已达12万人,律师事务所达到1万2千多家,律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每年办理诉讼案件150多万件,非诉讼案件80多万件,法律援助案件10多万件,为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作出了积极贡献。过去,很多人对律师的直接印象就是“唯利是图”。但是,这并不是中国律师的第一形象。毋庸讳言,目前我国律师的公信力并不完全令人满意,但律师的执业环境却更为恶劣。2005年6月中、下旬,围绕律师依法履…  相似文献   

6.
针对律师流动现象已成为中国律师业发展当中必须引起关注的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与《中国律师》杂志社于2004年11月20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律师流动法律问题与对策研讨会”,会议由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广东北科律师事务所和广州公职律师事务所协办。与会的30余名专家、学者和律师就律师在所与所之间的跳槽和跨行业转换角色等流动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归纳与分析,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和需要进一步深化研讨的策略。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副司长周院生、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彭雪峰出席了会议,研讨会由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王进喜和本社总编刘桂明主持。  相似文献   

7.
韩新明 《中国律师》2012,(11):30-31
据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律师人数在30人以下的律师事务所17140家,占全国律师事务所总数的94%。中小规模的律师事务所当前以及今后更长时期,都将是我国律师行业的主体,所以中小型律师事务所如何突破自身的管理瓶颈,创新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管理模式,是关系整个律师行业发展的大问题。一、不同类型的中小律所应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中小型所因律师规模、业务类型、专业取向等因素的不同,其管理模式也应该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国律师事务所大量涌现,但存在一个重大缺陷。许多律师事条所规模小、人数少。到1996年年底,全国律师事条所8265家,律师近10.2万入,其中专职律师47879人,全国平均国家律师事务所才12.3人,其中专职律师仅5.7人,律师真正成为“个体户”了。从专业分工来看,我国律师事务所基本上无较细的分工,不是律师擅长做什么而去做什么,而是客户需要什么,就去做什么。这样既没有规模又没有分工的律师事务所很难提高档次,很难提高律师的业务水平,无法与世界有名的跨国律师事务所相抗衡、争高低。中国律师业要提高档次,还是要走规…  相似文献   

9.
律师制度恢复20年,也是我国加强法制建设的20年。20年来,律师、律师行业从无到有,不断成熟、不断完善。发展至今,律师行业管理和律师事务所对律师的管理均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何使这个行业发展壮大,在市场中占有应有的位置,需要处理好规模与质量,开放与约束,自律与他律之间关系,并且提高律师的政治生活参与度,在立法上为律师争取地位。本人认为实行管理科学化是处理上述问题的关键,并认为正确处理律师管理中的结构性问题是律师管理科学化的重中之重。一位经济学教授穷其一生的探索对管理的深刻领悟是:结构优于一切。任何行…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和完善律师事务所的管理,从而促进律师制度的改革,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法律服务,是一个相当重要而迫切的问题。本文试就目前律师事务所管理研究被忽视的几个基本问题作点初步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一、律师事务所管理研究应注意“三性”(一).律师事务所管理目的的盈利性人们一般认为,律师事务所是向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一定意义上说,对律师制度进行改革,就是要把律师推向市场。但奇怪的是,却很少有人直接承认律师事务所的盈利性质。实际上,把律师推向市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