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幅十分显著.2006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2.25%,拉动GDP增长0.36个百分点.[1]据统计,2005年度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总量在8300亿元以上,城乡居民家庭文化消费总量在4150亿元左右.[2]但是,目前我国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能力低于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供需之间存在着巨大缺口.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文化消费在整个消费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经济生活中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5年,我国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将达到6000亿元。因此,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推进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第一,要在思想观念上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遵义市着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园区建设、文化产业培育、文化消费引导等措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遵义文化产业增加值达74.93亿元,增长14%,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12%。一、抓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运行管理,增强文化企业发展活力(一)开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抢抓遵义市图书馆作为全国11家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单位之一的机遇,对市图书馆进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放宽进人用人渠道,打破管理界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深入挖掘利用福建文化资源,推动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福建相关部门从多方面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从国家统计局认定的统计数据来看:2016年全省文化产业单位实现增加值1200亿元左右,约比上年同期增长13%,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2%。根据"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到2020年,福建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超过22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5%,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5.
马惠玲 《共产党人》2013,(14):36-38
正近年来,宁夏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文化旅游、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传统文化产业规律不断壮大,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全区文化亮点纷呈,文化产业发展步伐逐步加快。2012年,全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4.55亿元,比上年增长37.9%,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为2.34%。全区共有从事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北京、江苏、深圳等地,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已超过经济增速,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我国区域经济中新的支柱产业。2008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年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增加值在第三产业中位居第二;江苏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连续3年保持近30%的增幅,既高于GDP增长速  相似文献   

7.
五年来,我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我省文化系统全行业实现增加值260亿元,而到了2016年增加值达到了近600亿元.在高速增长的现状中,如何更深层次地认识目前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状态,更好地把握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2017年1月3日,本刊就此独家专访了省文化厅挂职副厅长彭翊.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逆势增长,成为一抹亮色。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文化支出的大单为279.75亿元,比2008年增加26.94亿元,增长10.7%。今年中央财政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几大方面: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拓展消费领域;支持免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作为21世纪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滨海新区肩负着“软硬实力—起抓,经济文化比翼飞”的重大历史责任。据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滨海新区文化企业已达4000余家,总资产近90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超过480亿元,同比增长了38%,  相似文献   

10.
李娟 《共产党人》2007,(14):46-4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对物质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作为社会生产的文化已日益成为当代经济生活的一部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我国的文化产业还是弱势产业,许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左右,而我国仅为0.3%,这说明,我国的文化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当我们的生活经历了从吃饭(解决温饱)、吃药(追求健康)到吃文化(追求精神消费)的转变后,文化产业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一说起宁夏的文化产业,很多人都认为:宁夏发展文化产业很困难.当我们听到外国的一部大片能挣上亿美元,外省的报刊年纯收入有几千万元时,羡慕之余,便更觉得在宁夏发展文化产业太难了,似乎发展文化产业是发达省区的事。那么,在一个人口560万、地域狭小、经济文化欠发达的民族自治区,究竟能不能发展文化产业?怎样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有哪些?下面的文章对这些问题做了探讨,希望我们能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蕴藏在我们身旁的文化资源,重新发现被尘封已久的文化宝藏。  相似文献   

12.
魏鹏举 《前线》2014,(10):43-46
随善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逐步进入了一个战略发展期。所谓“战略发展期”有三层涵义:整体经济的高速增长托起了文化消费的大盘;高速增长过程中的经济发展结构转型使文化产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文化体制改革使文化产业对社会资本产生了显著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美国文化产业的印象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宏宾 《唯实》2010,(11):75-81
当今世界,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总体处于巅峰。美国文化产业强盛背后有其深层次原因。立足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必须关注文化的大众化倾向和培育大众文化消费群体、关注新兴文化产业链条和文化产业人才链条、关注文化创意和产业创新、关注政府作为的着力点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作为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目前已成为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两者的互动关系主要体现在:文化消费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作用,文化消费的水平可以体现文化产业发展的程度;文化产业对文化消费具有反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又决定了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5.
当前,文化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许多国内资深专家、学者在谈及文化产业时众口一词,称“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后一块暴利蛋糕”。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的文化产业消费可达4800个亿,而现在只有1800个亿,从而显现出文化产业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后中国文化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使中国文化产业、文化资本、文化价值观、文化主权安全、文化管理体制等受到影响。挑战也是机遇,入世加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有利于我国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我国产业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我国文化消费潜值增加。应对WTO,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要做好应战准备和战略选择:创新文化产业观念;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增大文化产业规模;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加强文化产业管理;构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高地。  相似文献   

17.
<正>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及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在全面打造民族文化强市进程中,不断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首府区位优势和鲜明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扶持骨干文化企业,建设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文化产业发展概况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总量不断提高。2010年,呼和浩特市有文化企业1339个,而到2012年底,文化企业数已增加到1702个,从业人员增加近万人;总资产也由2010年的93.6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38.7亿元。  相似文献   

18.
文化随着人类的发展不断发展,当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出现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个体和组织,更快地促进文化的生产、传播、消费。文化活动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促成了文化产业的出现。随着历史的演进,文化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文化与经济的融合越来越明显。发展至今,文化产业已成为21世纪最有前景的产业,被公认为2l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找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然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已从边缘走向中心,我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消费前景广阔,但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对文化资源、文化消费,以及文化产业政策作深入的分析。其中涉及的各种问题都是我们目前必须面对的,只有明确了从资源到产业的路径,文化产业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巨人。  相似文献   

20.
上海是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我省是内陆欠发达地区,尽管没有多大可比性,但他们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确乎值得我们引以为鉴。启示一:文化产业融于城市综合竞争中今天的上海决策者普遍认为,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范畴,更是一个多元的社会范畴和人文范畴。一组上海同行给记者提供的的数字:上海的文化总投资,“六五”期间为400万元,“七五”期间飙升到5.3亿元,“八五”时又猛增至52.6亿元,“九五”时急跳为93亿元,而“十五”期间的规划则将冲到200亿元。很明显,“十五”期间,上海的文化建设又掀一个高潮。不断翻番的文化投资足以表明,文化建设早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