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外耳道骨部、中耳及内耳道、部分听神经等听觉传导通路均包含于颞骨内,因此颞骨损伤与听力障碍的关系极为密切。本文总结了延安地区13个县市1986年至1992年共7年间公检法部门受理并检验鉴定的18例合并听力障碍的颞骨骨折案例,结合文献对颞骨骨折与听力障碍关系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外伤性听力障碍的法医学损伤程度鉴定提出了几点补充意见。实例资料本组18例颞骨骨折的诊断均依据颅骨X线摄片检查结果,6例还同时进行了颅骨CT检查。男性16例,女性2例,年赞18~49岁之间。经鉴定听力损失达到轻伤程度者14例,重伤4例。骨折形式与受力部…  相似文献   

2.
本文统计了66例外伤性听力障碍的法医学鉴定案例,通过对致伤凶器、方式、部位,听力传导环节受损部位及鉴定结果分析,发现钝器损伤占96.7%,质量较重砍器占3.3%,因此提出外伤性听力障碍的法医学成因可归属钝器损伤范围。受伤部位以颞耳面部、鼓膜损伤最常见,听骨链、内耳损伤次之,听神经、听中枢最少。颞骨骨折在听力传导各环节受损中起直接因果关系,伴颞骨骨折的听力损伤程度均在轻伤起点之上。伤情中以轻伤最多,重伤中无一例外地伴内耳至听中枢某一环节受损。根据鉴定结果对听力损伤的鉴定提出了几点修改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临床摘要2011年4月15日11时许,马某在与人发生纠纷的斗殴中被打伤,遂到某医院治疗。医院住院病历记录:头部外伤后意识障碍伴恶心、呕吐、小便失禁4h,中度昏迷,GCS为5分,左头顶部两处不规则创口,伴流血不止。CT检查示右额、颞、顶硬膜下血肿、小脑左叶脑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额、颞骨多发骨折并气颅形成,右额、颞部皮下气肿。入院后手术记录:右额颞骨线状骨折,骨折线长约15cm,硬膜外大量暗红色血凝块,约100mL,清除血肿,见硬膜张力不高,呈蓝紫色,硬膜下少量血凝块伴血性液。入院经抢救  相似文献   

4.
1案例资料 某男,15岁,被人用镐把打击左额部及上唇部,伤后昏迷约20min。检伤可见:左前额可见-4.0cm×3.0cm的皮下血肿,上唇可见0.5cm长皮裂伤,左下第一门齿冠折。头颅CT可见:左额部可见软组织肿胀、左颞骨骨折、左颞部颅内积气和左颞硬膜外血肿(见图1)。  相似文献   

5.
在腕部损伤中,舟骨骨折的发生率比较高,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舟骨骨折一般通过影像学上检查可以确诊,但在一些情况下易出现误诊,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面神经麻痹在颅脑外伤中时有发生,而国内法医学文献尚未见报道,笔者在近二年法医临床检案中鉴定的三例报告如下:案例资料例1:张某,男,65岁,某日清晨在慢车道上行走,被迎面而来的摩托车撞击头及左胸部,当即昏迷约10分钟,左耳、鼻腔流血。CT报告:(1)左颞骨岩部线形骨折并右颞叶脑挫裂伤;(2)右额硬膜下积气。伤后20天检查:左眼睑不能闭合,嘴角明显歪向右侧,左耳腔少量脓性分泌物流出,面部感觉正常,唾液分泌明显减少。电测听:左耳47分贝,右耳60贝。例2:孙某,女,18岁,某日中午不慎从中巴车上摔下,昏迷约5分钟…  相似文献   

7.
汤锦军  王余兵 《证据科学》2005,12(2):148-149
外伤作用肢体致四肢长骨骨折在法医学鉴定中经常出现,但其合并成骨不全症的损伤,文献中鲜有报道。外伤在此类骨折发生中起多大作用,这对确定损伤程度及认定当事人责任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检案中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桡骨小头骨折在临床法医鉴定中比较多,但桡骨小头骨折用一般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难以清晰的展现,本文作者利用先进的CT扫描图像重建技术诊断1例桡骨小头骨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冰冻致颅底骨骨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志虹  张磊 《法医学杂志》2007,23(3):212-212
1案例死者,男,31岁,在被刑事拘留时,自称头晕、胸闷,后急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尸体存放于冷藏箱内,温度-16°C,一月后进行尸检,死因为左胫后静脉血栓脱落致肺动脉栓塞死亡。尸检见头面部未见皮下出血,颅盖骨未见骨折,打开颅腔,硬脑膜未见破裂,颅内未见出血,脑水肿明显,颅前窝筛板及右眶上壁粉碎性凹陷性骨折,右颞骨岩部骨折,骨折片向颅外移位,周围组织未见出血,对应脑组织未见挫裂伤,死者亲属认为此颅骨骨折系外伤所致。  相似文献   

10.
1案件简介 例1某男,42岁,某日骑电动自行车与人相撞倒地后,又与对方发生厮打。伤后右外耳道有鲜血流出。CT报告:右颞骨近外耳道处撕脱骨折。住院诊断:急性颅脑损伤,颅底骨折伴右耳耳漏,面部挫伤。伤后6天查体:右耳廓无损伤,  相似文献   

11.
胸部外伤致肋骨骨折在临床法医学鉴定中比较常见,但骨折处形成骨膜下血肿误鉴为陈旧性骨折的案例,近年来未见报道,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12.
正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李某,男,55岁。驾驶摩托车时与一货车相撞受伤,入院治疗72天后猝死。病历资料李某与一货车相撞后,出现全身多处肿胀、疼痛、活动受限,送医院急诊。X线检查:右锁骨骨折,右肱骨外科颈骨折,右胫腓骨粉碎骨折。CT检查:右顶部、左额颞部硬膜下血肿(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颞骨骨折。伤后第10天CT复查:右顶部、左额颞部硬膜下血肿吸收明显,出血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13.
从法医学角度探讨CT在脊柱损伤中的应用价值的资料报道不多。作者整理了1992年11月至1997年2月收治的100例脊柱损伤病人的病历,现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0例病人,男88例,女12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70岁。外伤类型木棒、铁棍打伤12例,扭伤18例,坠落伤15例,车辆撞伤55例。受伤部位颈椎8例,胸椎5例,胸腰段79例,腰椎8例。X线结果100例均有椎体压缩和变窄改变。X线报告为椎体压缩性骨折98例,椎体楔形变2例。CT结果颈椎新鲜骨折7例,陈旧性压缩性骨折1例;胸椎新鲜骨折5例;胸腰段新鲜骨折60例,陈旧性压缩性骨折10例,生…  相似文献   

14.
法医临床学鉴定中,颅底骨折比较常见。其中颅中窝骨折,尤其是累及颞骨岩部时,容易导致面、听神经的损伤。笔者结合2个案例,对颅底骨折致面、听神经损伤的鉴定中所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总结,并将神经电生理检查在此类案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与分析。1案例资料例1常某,男,39岁。因交通事故致急性颅脑  相似文献   

15.
<正>骨折的成伤方式或者成伤机制分析在损伤程度鉴定中是必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具有重要价值[1]。文献有关于颅脑损伤[2]、颅底环状骨折[3]和肋骨骨折[4]等致伤方式、成伤机制的报道,提示不同部位骨折成伤机制的分析对还原案件事实、判断案件性质具有直接的证据价值。本文报道一例以桡骨远端骨折的形态特征来分析成伤方式、重现致伤过程的案例,为办案机关查明事实、解决纠纷、公平公正处理案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法医临床学鉴定中,颅底骨折比较常见。其中颅中窝骨折,尤其是累及颞骨岩部时,容易导致面、听神经的损伤。笔者结合2个案例,对颅底骨折致面、听神经损伤的鉴定中所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总结,并将神经电生理检查在此类案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与分析。1案例资料例1常某,男,39岁。因交通事故致急性颅脑  相似文献   

17.
脂肪栓塞是骨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但是,短骨骨折引起脂肪栓塞导致死亡少见报道。本文报道一例交通事故患者左足背压伤致足背皮肤撕脱及第2、3、4跖骨骨折,3小时后在手术中出现昏迷,16天后引起心、肺脂肪栓塞死亡。1案例简介雷某某,女,57岁,1998年12月26日12时许被汽车压伤左足背,急诊入院,见左足背皮肤大片撕脱,第2、3、4跖骨骨折。下午3时行清创术,进手术室用“利多卡因”50mg行硬膜外麻醉,20分钟后,出现短暂四肢抽搐,进而神志不清直到深昏迷状态,经抢救略有好转,下午5时30分手术完毕,但…  相似文献   

18.
齿突为枢椎椎体上部的圆柱状突起,在功能上是组成枕寰枢复合关节的一部分.由于局部解剖结构复杂,齿突骨折在法医学鉴定时容易出现争议。,本文作者报道1995年至2012年受理的23例齿突骨折的法医临床学鉴定案例,希望能为相关案例鉴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颅前窝的骨折,以往认为有3种形成机制:(1)外力直接作用于眼部造成眶上板骨折;(2)外力直接作用于头部,造成颅骨的整体变形,颅前窝可以造成骨折;(3)外力作用于头部,由于脑组织的冲击振荡,形成颅前窝的骨折。上述方式形成骨折,多见于生前,死后形成颅前窝的骨折较少报道。本文作者曾遇3例,现报道如下,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选民 《法医学杂志》1998,14(3):158-158
1案例例1:某男,46岁,被汽车撞伤,右侧头部着地,有中间清醒期,再次昏迷后入院。检查:昏迷,瞳孔左0.2cm,右0.5cm,对光反应消失,右颞顶部头皮血肿。X片示右颞骨线形骨折。立即行开颅术,发现左颞顶部硬膜外血肿150ml,予清除。术后第3天CT扫描显示左颞叶大片低密度区,伴斑点状高密度影,符合脑挫裂伤。术后第六天,病情恶化,再次手术于原低密度区左颞叶清除脑内血肿25ml,两周后清醒,治愈出院。例2:某男,26岁,被他人用棍打伤右额顶部,有一过性意识丧失。醒后头痛,呕吐数次。1日后,头痛加重,烦燥不安而入院诊治。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