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法腐败对一个社会来说是最严重的腐败,也是最具危害性和危险性的腐败。江泽民同志指出:“官吏的腐败、司法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在反腐败过程中,始  相似文献   

2.
腐败是伴随权力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其不仅侵害政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也严重破坏国家政权的稳定。因此被人们视为破坏社会发展的癌症,成为各国政府的大敌。如何预防腐败,不仅决定着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能否健康发展,而且也是对政府执政能力和公信力的严峻考验。当前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在这个转型过程中腐败也有所加剧,其源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的诱惑和机会增多增大。因此腐败无论在层次和范围上都在有所发展,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腐败也由个人腐败发展为集体腐败,由低层次腐败发展到高层次腐败,并越发具有技术性和隐蔽性。因此在新的时期历史条件下,如何有效预防腐败的发生,建立完善的反腐败机制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本文在系统分析当前新时期腐败的特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一把手”腐败行为的危害越来越大。认识和扼制“一 把手”腐败现象,是一个急需研究探讨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务员"亚腐败"治理的伦理视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腐败"是腐败滋生的一个重要土壤,是腐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具有私利性、模糊性、普遍性和衍生性四个特征和多种表现形式.当前,"亚腐败"在我国公务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具有蔓延之势.它在我国公务员中产生具有深刻的伦理原因,必须从伦理上找寻治理的对策,才能收取实效.  相似文献   

5.
腐败与“洗钱”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腐败需要“洗钱”、庇护“洗钱”。“洗钱”掩盖腐败,助长腐败。两者相互“滋养”,共生共荣。不消灭腐败,洗钱业的“原材料”就会源源不绝;反过来,不彻底阻塞洗钱通道,腐败分子便会愈益猖獗。因此——“洗钱”一词一直与黑社会联系在一起。作为一种犯罪,是指隐瞒或掩饰犯罪收益,并将该收益伪装起来使之看起来合法的一种活动和过程。近年来,在我国一种新的洗钱活动日益频繁,即公职人员的“洗钱”,这是洗钱的一个新特点,更是腐败的一个新特点。以研究隐形经济著称的经济学家黄苇町称其为“有中国特色”的洗…  相似文献   

6.
腐败理论研究中的几个认识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理论研究中存在很多误区:一是认为腐败是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的产物,在实行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本不该有腐败;二是认为腐败现象的滋生是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产物;三是认为我国公职人员薪金收入水平过低是产生腐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腐败高官落马忧思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反腐败斗争正在向纵深推进。处于世纪之交的人们在赞赏反腐斗争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又不能不以复杂的心情谈论一个沉重的话题:对腐败的惩处力度越来越大,但腐败的官员尤其是腐败的高级官员并未明显减少,腐败高官落马加快了速度。这的确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曾亚波 《先锋队》2013,(3):39-41
腐败问题是各国政府执政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共同现实问题。如何治理腐败,将腐败问题控制在低水平层次,是当前世界各国政治家必须共同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2012年的国际社会政治格局中,腐败与反腐败的较量依然激烈,各国普遍重视通过健全制度遏制腐败,裁员减支渐成潮流,正反经验教训值得彼此借鉴。新年伊始,让我们一起盘点过去的那不平凡的一年中全球反腐热点和新动向。国际合作编织"天网"2012年国际反贪合作的重心是治理腐败潜逃,以我国为例,在体制构建、办案实践、理论研究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已然取得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9.
腐败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腐败现象蔓延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制度缺陷是一切腐败的根源,要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就要运用制度的力量降低腐败收益、提高腐败成本,严控用人腐败歪风,并建立全方位的监督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0.
腐败问题是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现实中的各种腐败现象严重侵犯着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坏着党的形象,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容轻视。如何制约腐败的滋生蔓延,有效地惩治腐败,已成为当务之急的大问题。江泽民同志曾深刻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在党内绝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这是共产党人对待腐败的态度,更是共产党人反腐败的决心。党和国家正在设法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本文谨从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源、惩治措施等方面做一些粗浅探…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1,(24):45-46
随着我国惩治腐败力度的加大,领导干部“闯红灯”显著减少。但值得警惕的是,“亚腐败”却有蔓延之势。所谓亚腐败,是指在权力廉洁状态和腐败状态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尚未达到触犯刑律的地步,但权力本身却又并不那么干净的空间。像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利用家中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之机敛财,就是一个“亚腐败”的表现。亚腐败的危害并不亚于腐败,可以发生质变直达腐败。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社会转型时期特别是现代化过程中腐败现象的高发具有特定的历史规律,其中制度的变革和基本价值观的缺失构成了腐败行为泛滥的主要原因。因此,从健全制度入手不断强化对腐败行为的外部约束机制是治理腐败的根本路径。与此同时,从世界各国的成熟经验来看,以法律的形式将国家公职人员的从业道德要求上升为法律规制,既是对国家公权力行使人员的职业伦理要求,更是当前我国深化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绝不能自己毁掉自己。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因此,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坚持不懈地把反腐败斗争进行下去。搞好反腐败斗争,既要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又要一个一个打好阶段性战役。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很长的国家,封建主义和其他剥削阶级影响将长期存在,总要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借鉴和利用世界各…  相似文献   

14.
腐败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目前,社会上腐败现象日益严重,腐败案件不断增多;既危及和破坏法律的权威和有效实施,又破坏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动摇着我国  相似文献   

15.
梅记周  王同昌 《求实》2016,(8):23-2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思想有一个演进发展过程。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腐败的成因,腐败是阶级斗争的表现,是剥削阶级遗留的产物;到跨世纪期间从作风建设的角度分析腐败的成因,腐败是领导干部思想道德败坏、权力观错位等因素造成的;再到新世纪以来主要从权力的角度分析腐败的成因,腐败主要是权力缺乏监督制约等因素造成的。由于对腐败成因认知的不同,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反腐败策略也有不同。第一阶段主要是意识形态式反腐,第二阶段侧重于作风建设反腐,第三阶段则是权力反腐。当然,反腐倡廉思想的演进不是前后替代的关系,而是逐步深化和日益全面的关系。每一个阶段的反腐倡廉思想都在继承或者扬弃前一段思想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但为什么会产生腐败,以及如何反对腐败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反腐倡廉思想发展的主线。  相似文献   

16.
当前反腐败的体制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一个艰难的体制创新、体制改革过程,必须紧紧抓住诱发腐败的各种体制漏洞,明确反腐败的体制路径选择,为反腐败斗争奠定体制基础。  相似文献   

17.
腐败由于被人们称之为腐蚀国家政治肌体的政治之癌而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腐败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表现,但人们谈到腐败问题时,比较明确的指向是其对公共权力的滥用行为。可以说,腐败就是对公共权力的滥用。一、经济转轨过程中腐败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行政机关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可以说是随着国家行政权力机关的产生相伴而生的古老问题。但是,腐败在不同发展时期、不同国家里表现的程度和形式则有不同。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腐败行为的发生和蔓延更多是一种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伴生行为。政治和经济体制的转轨使以往对腐败的监督和制约机…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消除腐败,廉洁政权,最根本的是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咎其根源,探讨其惩治措施,也是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因此,探索如何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仍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长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领导干部的腐败,一般都不是孤立的现象,往往不是形成"窝案",便是导致"圈子腐败".而"圈子腐败"尤其需要警惕."圈子腐败"的形成有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20.
《求实》2014,(6)
腐败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非政府组织作为腐败治理的新兴主体,具有社会公益性、自愿性、相对独立性、组织性等特点,与其他主体相比,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腐败治理时,面临诸多困境,难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消除非政府组织参与腐败治理的障碍,充分发挥其在腐败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一是转变观念,放松规制,夯实非政府组织参与腐败治理的主体地位;二是促进非政府组织发展,提升其参与腐败治理的能力;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为非政府组织参与腐败治理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四是积极培育民众的公民意识,为非政府组织参与腐败治理提供成熟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