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津律师》2007,(3):64-64
跟大多数人—样。刘桂明并不是职业法律家,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像法律家—样思考.并将其思考外化为《法治天下》一书出版。同样地。跟大多数法律人一样,刘桂明也不是执业律师,但却丝毫无碍于他先律师之忧而忧.同时将自己对这个行业的深情款款、忧思绻绻全部倾注到其新作《律师中国》。  相似文献   

2.
《中国律师》2007,(11):50-50
作为全国律协的一名工作人员,作为《中国律师》杂志的总编,刘桂明曾经为律师界奉献了12年,为此,他对律师事业倾注了一片深情。最近,他将自己对律师这个行业的深情款款、忧思绻绻全部倾注到了他刚刚出版的新作《律师中国》。  相似文献   

3.
《中国律师》2007,(12):64-64
作为全国律协的一名工作人员,作为《中国律师》杂志的总编,刘桂明曾经为律师界奉献了12年,为此,他对律师事业倾注了一片深情。最近,他将自己对律师这个行业的深情款款、忧思绻绻全部倾注到了他刚刚出版的新作《律师中国》。  相似文献   

4.
本期的封面人物是广大律师都相当熟悉的《中国律师》杂志总编辑刘桂明先生。刘桂明,字开强,号千古洲人,曾用名金木,刘郁、文钊、舒雯、田中农夫、山下小道等,1962年生,江西省永新县人。1985年7月,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在校期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办过校报,当过校长跑队员。毕业后,就职于司法部法律出版社。后曾作为中央机关讲师团团员赴河南支教一年。返京后被安排到了《法律与生活》编辑部。1994年,任编辑部常务副主编。1995  相似文献   

5.
刘军 《中国律师》2004,(7):58-58
北京市律师协会组织的“北京市律师执业观座谈会”6月4日下午在十月大厦召开。北京市司法局局长吴玉华、中国律师杂志总编刘桂明等应邀参加座谈会。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律师工作做了重要指示,中央领导充分肯定了律师队伍的本质和主流是好的,高度评价了律师队伍为促进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做出的积极贡献,强调了加强律师队伍建设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司法公正、促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的重要性,明确了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律师工作和律师队伍建设的总要求。为了学习贯彻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配合我市律师队伍集中教育…  相似文献   

6.
骆轩 《中国律师》2004,(10):15-18
2004年5月,正是北京律师恢复重建25年的日子,也是中国政法大学准律师协会10周年会庆的日子。作为会庆系列活动的一个重要板块,这些致力于发展法大学生与司法系统之间联系、培养自身法律综合素质的年轻人,在本校范围内举行了一场由各法学主干学科知名教授命题并点评的“李文杯准律师大赛”,几轮考核之后,该校法学专业学生李楠、腾学洲、刘岭分别晋身前三甲。5月26日,应该协会相邀,中国律师杂志社总编刘桂明特意延请了3位在“公检法”这三大典型司法行业内都曾有过“转行”或者说“角色选择”经历的知名律师,同时又邀请了一位法大校友和一位刚…  相似文献   

7.
刘桂明总编     
《法学杂志》2012,(7):2
刘桂明,男,1962年9月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曾任中国律师论坛秘书长、《中国律师》杂志社总编,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秘书长,现任中国法学会民主与法制总编。《刘桂明总编》从事新闻传媒事业20余年来,借墨结缘,播火传薪,到全国律协工作以后,为律师业改革与发  相似文献   

8.
2012年8月3日下午,由法律出版社、律师文摘杂志社、北京才良律师事务所共同举办的《我要发言——恭贺王工83岁寿辰座谈会》隆重举行。江平、王才亮、张耀杰、刘桂明、孙国栋、秦兵等法学家、律师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9.
2001年 3月 15日,又一个许多人盼望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这天,北京市律师协会与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在平安大厦举行了北京市律师执业责任保险协议的签字仪式。司法部律师公证指导司副司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秘书长吴明德、北京市司法副局长孙超美、司法部律师公证指导司行业处处长胡占山、北京市司法局律师工作管理处副处长张在萱、本社总编刘桂明等单位和领导应邀出席了签字仪式。   2000年初,北京市律师协会为了进一步规范律师的执业行为,迎接 WTO到来的挑战,化解律师职业风险,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律师职业服务…  相似文献   

10.
深圳霆天津师事务所的开业仪式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学术研讨会此次以“中国律师使命与中国法治建设”为主题的研讨会由该所与忡国律师》杂志社共同举办与会者紧紧围绕主持人本刊总编辑刘桂明提出的下列题目展开了热烈而活跃的研讨:一、中国律师的角色与定位;二、中国律师对当代社会的贡献:l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贡献;2.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贡献;3.在民主政治、参政议政方面的作用;4.对维护司法公正、推进司法体制及律师体制改革的贡献;5.对“一国两制”构想及其运行的作用;6.律师业务发展与开拓方面的作用_三…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1月,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首届中国律师论坛”,工作人员在忙碌地发着邀请函、收集着相关材料,就在邀请函已发出过半之时,主编刘桂明突然想起邀请名单里似乎落下了“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于是亲自电话通知了几位相熟的合伙人。几天过去了,律师论坛的报名单上依旧看不到“锦天城”的踪迹,因为有不少律师想了解“锦天城”的管理模式,如果该所不能参加,无疑会让不少关心此事的律师失望,焦急的我们又与“锦天城”的主任史焕章联系。此后,刘主编又修书一封传至“锦天城”,果然“锦天城”的名字不久就出现在论坛报…  相似文献   

12.
贺卫方 《中国律师》2002,(10):30-30
春天里,在《中国律师》杂志总编辑刘桂明先生的安排下,我到广东佛山和广州两地为当地的律师们作了两场题为“法律职业化的阴云与曙光”的演讲。出席演讲会的律师数量之多、他们表现出的强烈的学术热情和家国关怀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广东是伍廷芳的故乡,也是当代律师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在那里,我仿佛听得到中国律师迈向职业化的坚定的脚步声。  相似文献   

13.
《法学杂志》2012,33(7)
刘桂明,男,1962年9月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曾任中国律师论坛秘书长、《中国律师》杂志社总编,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秘书长,现任中国法学会民主与法制总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律师》2002,(11):32-32
10月13日,重庆市“欣力杯”律师围棋赛在重庆市欣力律师事务所开办的“法之晤茶楼”圆满结束。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决出了前六名。第一名为智豪律师事务所王剑律师,第二名为百君律师事务所王强律师,第三名为学苑律师事务所韦旗律师,第四名为康实律师事务所独立志律师,第五名为祥鉴律师事务所谢斌律师,第六名为公鸣律师事务所梁明律师。我社刘桂明总编受邀为比赛的前六名律师颁发了奖状。据此次律师围棋赛的主办方重庆市律师协会秘书长吴钰鸿介绍,为丰富重庆律师的业余生活,倡导高雅的律师文化,重庆市律师协会在此之前已经成功…  相似文献   

15.
针对律师流动现象已成为中国律师业发展当中必须引起关注的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与《中国律师》杂志社于2004年11月20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律师流动法律问题与对策研讨会”,会议由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广东北科律师事务所和广州公职律师事务所协办。与会的30余名专家、学者和律师就律师在所与所之间的跳槽和跨行业转换角色等流动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归纳与分析,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和需要进一步深化研讨的策略。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副司长周院生、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彭雪峰出席了会议,研讨会由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王进喜和本社总编刘桂明主持。  相似文献   

16.
刘桂明 《法人》2007,(11):27-29
从来没有一种职业让我如此向往,从来没有一个群体让我如此牵挂,从来没有一个行业让我如此动情,这就是律师——刘桂明如是说众所周知,现在我们的律师业都在想着做大、做强、做精、做活、做高,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我们的目标,但是我觉得目前特别需要注意我国律师业发展的六大矛盾,我认为不管是执业律师还是律师管理干部,都需要特别关注这六种现象或者六大矛盾。  相似文献   

17.
陆静 《中国律师》2005,(5):29-30
讲坛之乐这是一件从来没有做过的事,这是一个不敢奢望的美梦……从最初与《中国律师》刘桂明总编讨论在成都开办讲坛的可能性,到得到成都市律师协会首肯,将讲坛纳入2005年度的培训计划,再到印发讲坛资料,通知省内各律师事务所、法院、高校……一觉醒来,居然美梦成真,我们竟可以借“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这一号称“法律界的同一首歌”的盛会在成都举办的良机,以协办单位的名义和来自成都乃至整个四川的律师、法官、检察官、法学院教师和学生们一起,亲身体会陈桂明、陈卫东、张卫平、贺卫方这四位国内顶尖法学家的学识与气度。两天的法律界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律师》2005,(3):18-18
尊敬的论坛组委会各位成员、各位同行:《中国律师论坛》从“三冬无雪落,四季有花开”的春城昆明到黄山脚下巢湖之滨的古城合肥,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四届。刚才,主持人刘桂明先生又宣布了“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将于2005年在中国天津召开,下面,受黑龙江省律师协会和全省3300名执业律师的重托,代表我省律协向大会郑重申请:2006年“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在黑龙江召开!“中国律师论坛”的成功举办,促进了中国律师事业的发展;而敏于实践和勤于思考的律师们,又使中国律师添色增辉,“中国律师论坛”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然而,我们发现前几届论坛的地点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律师》2005,(2):5-8
江平教授对我国法学理论研究与法律教育的贡献不言而喻,其著作等身更是让人敬佩不已。对于如何向读者介绍江老,本社总编辑刘桂明先生的一句话最为贴切生动:“对江老的介绍,再多的文字都不够,再少的文字都多余。”江老对律师的情感又何尝不是如此?语言、文字在江老倾注于律师的感情面前,显得仍然不够分量。江老关注、关心、呵护律师是在思考与行动中进行的。2004年10月23日,他再次应邀出席了“中国律师论坛”,并在演讲中全面剖析了中国律师当前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资源。  相似文献   

20.
《天津律师》2005,(1):11-11
《中国律师》杂志主编刘桂明.天津日报高级记者吴学婵.天津日报高级记者江晓清、今晚报社会新闻部副主任周贵友,是战斗在法制战线上的新闻工作者。多年来.他们关心、重视.支持我市的律师事业,始终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撰写了大量反映时代脉搏.健康向上的律师题材好作品,热情讴歌了我市律师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向社会各界充分展示了我市律师的精神风貌.塑造了我市律师的良好社会形象,提高了我市律师的社会地位.扩大了我市律师的社会影响.为宣传我国的律师制度.宣传我市的律师工作作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