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城乡通开,是指工业地区和农业地区之间互为市场,互为依托,互相联系,逐步实现城乡之间技术、资金、生产资料、劳动力等社会经济要素的顺畅交流。这种交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城城通开、城乡通开,也是湖北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一、城乡通开的现实基础和优势改革使农村的经济和政治面貌得到了根本的改观,农村经济的发展又为实现城乡之间互利互惠式交往奠定了物质基础。农村改革的最直接的效应是通过国家运用政策和经济的手段推动了城乡交流,而这种交流无论对农业还是非农业都是不可或缺的。从湖北13年改革的实践看,城乡社会经济要素交流已呈现出较好的  相似文献   

2.
实现重庆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五计划的基本思路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开创21世纪重庆农业和农村经济新局面。一、指导思想的确立 1.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优质农产品。重庆农产品要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逐步从现货市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分析农业技术进步的历史和现状,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讨其改革的对策和途径,对改造传统农业和构造现代农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农业技术市场的严峻现实我国大量的农业技术成果被束之高阁和农业技术普及步履维艰的局面交叉并存,造成当前农业技术研究和应  相似文献   

4.
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在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的基础上,提供更多质量优、效益高的产品。而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主导性作用,将促使这种提供更多质优、效高产品的农村经济结构更快形成。因此,以市场为导向,全面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包括农业内部的生产结构、农产品的市场结构以及非农产业结构的优化等,既是一个发展问题,也是一个改革问题。本文拟结合甘肃情况,对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农业问题始终关系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农业的长远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一是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国内外市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二是与发达国家在农业领域进行经济合作和科技交流的空间扩大,有利于引进资本和技术,加快传统农业改造步伐;三是依据WTO规则,推动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有利于优化农产品流通秩序,规范农业市场主体行为。同时,加入WTO,也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严峻的挑战。首先,按照WTO《农业协议》规定,我国必须逐步开放国内农产品市场,缺乏应有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实质、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实质、原因和对策冯兰,李守经中国的农业、农村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问题,因此,“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归根到底,要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①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性问题。农民是社会的主体、市场的主体,如果农民问题解...  相似文献   

7.
周灯明 《理论月刊》2003,(12):174-175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在整个出口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在WTO冲击下,脆弱的中国农产品出口存在严重问题。我国应该积极主动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农产品;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展规模经济,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改革农产品出口体制,为农产品出口打出一条通道。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扬州市江都区以省级农业现代化试点区、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和农民增收的重点工程,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一是龙头企业不大不强,产业带动能力较差。企业同质化程度较高,难以形成规模,加工型的农产品基地规模普遍不大,市场竞争力较弱,农业市场化程度不高。二是利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是从根本上改变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出路和机遇所在。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卖难、负担重等种种问题,都与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紧密相关。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要求,把农业全面推向市场经济轨道,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农业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如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产业结构、多种经营、乡镇企业等;充分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了解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农村改革的前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家对农村经济改革的方针政策,支持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改革充满信心,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有正确的分析和理解。教材分析本课由三节六框组成。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的农业农村改革观主要包括:肯定了农业家庭承包制能够与先进生产力和现代农业相融,必须长期坚持;长期坚持和稳定家庭承包制度的核心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提出农民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从理论上提出如何不断完善和创新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理论,找到了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保持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内在机制基础上实现农业外部规模经济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坚持农业农村改革的市场取向,提出了我国农业农村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改革措施,并概括了我党领导农村改革的经验;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出发,进一步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农业农村改革思路和决策。  相似文献   

12.
党政要论     
《群众》1997,(4)
农业和农村经济要加快走向市场要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走向市场的步子,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农村经济发展快、效益好、农民收入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市场意识比较强,以市场为取向的农村改革起步比较早,在农村经济的各个领域比较全面地引入了市场机制。农村经济的活力来  相似文献   

13.
入世对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将产生重大的深远的影响,它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环境,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有利于吸引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尽快建立健全农产品的市场信息体系和我国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外贸体制的改善。 但是,入世以后,我国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诸如农产品的卖难问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和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三大难题,如何应对挑战,是关系到中国10亿农民生存问题的大事。日前,记者带着这个沉重话题走访…  相似文献   

14.
一、经济市场化。农村经济改革最显著的功绩之一,就是启动了农村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目前,我国农产品社会收购总额中,市场价格已占百分之八十以上。上千种农副产品中,国家统一安排种植、统购的不到十种。国内已经形成初级市场为基础,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远期市场为主导的农副产品市场体系。二、产业综合化。“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是当代农民对农村产业综合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改革的大潮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如何顺应这一潮流,把握这一机遇,求得经济的突破性发展,是许多同志正在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拟就深化农业改革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深化农业改革的目标进一步推进农业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笔者认为,下一阶段的农业改革是前十多年农业改革的发展和深化,它以前十多年农业改革累积的成果为基础和起点,因而它无疑应该有更高层次的目标。如果说前十多年农业改革的着眼点主要在于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来激发广  相似文献   

16.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真正进入市场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解决市场机制协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管理体制规范等诸多疑难杂症的一帖良方。目前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已采取了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划转、托管等十几种产权重组形式,从中不难看到我国农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影子。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从我国农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得到启示呢?这里仅从农业产权改革的轨迹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在国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这一背景下,以治理理论为基础,构建一个政府、社会、市场三者对于农村居民收入影响的理论框架,进而分析农民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对策。结论表明:劳动力素质较低和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限制了农民收入的上升空间;农业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导致了各县市农民收入的分化现象。有鉴于此,就需要通过政社协作提升农村居民的劳动力素质、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政企合作共建市场信息平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最终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 农村改革进到现阶段,实践上举步维艰,理论上陷入困惑。深化改革的目标模式、途径等一系列问题透明度不高,众说纷云,仁智互见。有鉴于此,我们拟就深化改革方法问题浅发议论,期与读者交流和共研。农村改革如何深化?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充分认识深化改革的基本特点。这就是:制约因子多,困难问题多: ——因城乡、部门之间改革不同步而产生的“板块碰撞”。城市市场管理,生活供应、劳务用工、户籍管理等制度改革迟缓,与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不合拍,导致农产品流通受阻,农业劳力转移困难;部门改革不配套,政出多门、互相肘掣,导致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所需的物资短缺、资金匮乏、服务不力。  相似文献   

19.
农业生产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实质上是农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关系。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和市场供求的多变性,因而,这是一个涉及面广而非常复杂的问题。本文仅从农业生产计划的特点和要求;农业中如何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以及农业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一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  相似文献   

20.
农村改革的深化,对农业产业结构、利益目标模式,以及改革的实践群体,从深层次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如何深化农村第二步改革,使湖北农业再上新台阶,是关系到我省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一个首要问题。面临新的农业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提出开发性农业的思路与对策,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