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欢 《法律与生活》2011,(11):45-45
问:4年前,我和前妻通过法院判决的方式离婚。当时,法院将女儿的抚养权判给了女方,判决我每月支付孩子抚养费1000元。同时,判决书上明确我每月可探望孩子两次,既可到女方处探望。也可将女儿接到我住的地方探望。但是,离婚后,女方不允许我探望女儿。因此,我决定不再支付女儿的抚养费。请问,我的做法是否合法?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自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施行后,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中,对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父或母对子女的探望权,法院是否应一并作出判决,我们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在离婚案件中,只要存在探望权,无论当事人是否诉请行使,法院都应对探望权的行使方式和时间作出具体判决。另一种意见认为,只有当事人在诉讼中诉请行使对子女的探望权时,法院才有必要对探望权的行使方式和时间作出判决。请问哪种意见正确?江西省广昌县人民法院黄长兴黄长兴同志:人民法院受理及审理民事案件,一直坚持不告不理的原则。当事人提出诉…  相似文献   

3.
沪家解忧     
我的困扰: 我与前妻于2008年5月在民政局协议离婚。2010年7月,我发现在离婚时前妻隐瞒了她名下的基金,大约有20多万元。这是夫妻共同财产,我想向法院起诉拿回我应得的部分,能否被法院支持?  相似文献   

4.
法律咨询     
爷爷奶奶 有没有探望权 来 信 2000年1月,我儿子和儿媳结婚,同年12月生了一个儿子。孩子一生下来就由我和老伴看护,精心喂养,细心照顾。不幸的是,2003年2月儿子与儿媳离婚了,法院判决孩子随他母亲生活。孩子被他妈带走后,我们实在太想念了,每个  相似文献   

5.
董震  石晓芹 《检察风云》2013,(19):60-61
夫妻自离婚后,他们之间的一切法律关系就不复存在。江苏省宜兴市的一位男士却匪夷所思地向法院请求继承前妻的遗产,没有继承权的前夫可以继承前妻的遗产吗?2013年7月13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特殊的法定继承纠纷案作出了终审判决,认定前夫对前妻在离婚后尽了较多扶养义务,可据此分得适当遗产。据悉,这是法院判决离异丈夫继承前妻遗产第一案。  相似文献   

6.
《法庭内外》2010,(10):59-60
法官: 我与前夫于2000年登记结婚,次年生有一子。2009年9月,我与前夫经法院判决离婚,儿子由我抚养,前夫享有探望权。离婚后,前夫以探望儿子为名,多次到我家闹事,强行接走儿子。儿子只要与前夫生活,前夫又常酗酒后打骂儿子,使儿子无法正常生活、学习,且前夫患有严重的肺结核病,久治未愈,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儿子自己也一再表示不愿父亲再来探望。请问:我是否有权要求中止前夫对儿子的探望权?  相似文献   

7.
律师信箱     
《法治纵横》2014,(10):43-43
案例一:我儿子是1994年12月20日出生的,非婚生。2011年我起诉到法院要求孩子父亲给付抚养费,房山法院判决了,现在两年过去了,他是不是就不用支付抚养费了?  相似文献   

8.
探望权执行的法律问题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母因探望权发生纠纷诉诸法院,依照上述规定,法院首先必须主持调解,促使其达成调解协议,调解不成的,才能依法作出判决。无论是调解或判决,一经生效,当事人都必须依法履行义务。婚姻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视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法律对探望权赋予了强制执行的效力,但对如何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9.
《人民调解》2007,(7):43-43
问:我去年11月向法院起诉与周某离婚。法院于今年1月底判决准予离婚,儿子随周某生活,我每周可带儿子回来团聚一天。由于双方都没有上诉.判决已生效。可周某在我带儿子回来一次后.就以种种借口阻止我探望儿子,令我十分痛苦。请问,我能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责令周某履行协助探望义务?  相似文献   

10.
《人民调解》2007,(12):44-44
问:我和我前妻是2002年离的婚.我们结婚后共同购买了一处楼房。我们有一个女儿.离婚时考虑到女儿年纪小.便归前妻抚养,当时协商房子给前妻,前妻给我两万元补偿,我每个月给女儿生活费100元。但是前妻一直都没有给过我两万元.所以我也没有给女儿付过生活费.现在前妻起诉让我付给女儿生活费.并涨到每月500元。请问.孩子的抚养费应如何计算?  相似文献   

11.
刘萍 《经济与法》2001,(10):36-36
我与前妻于1998年在法院调解离婚,同时对财产进行了分割,由于我前妻当时已退休,且单位效益一般,每月仅能领取退休金420元;而我每月工资加奖金则达1200元,在法院的主持下,我们双方达成了经济帮助条款:由我每月支付300元给前妻,直至前妻再婚时止。此后,我按调解书的规定按月给付前妻300元。但今年4月,因邻居烟火不慎引起火灾,我的家庭财产付之一炬,而同时,我也办理了退休手续,每月退休工资为912.6元,为此,我拒绝再付钱给前妻,但前妻扬言,要向法院申请对该款进行强制执行。请问,这种情况下,我是否可以免除对前妻的经济帮助?  相似文献   

12.
小问答     
问:我妻子经常背着我去做投资,为此我们多次发生争吵。因为双方之间的不信任,导致感情日益恶化。我提出离婚她不同意。孩子今年3周岁,一直由我和我父母抚养,她基本没有尽到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我是在去年12月份提出离婚诉讼的,今年4月份法院作出判决,解除了我与妻子的婚姻关系,并将孩子的抚养权判归我行使。在法定的上诉期间我们都没有上诉,现在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我妻子在诉讼期间就将孩子藏了起来,我能让法院强制执行把孩子送过来吗?  相似文献   

13.
缓刑罪犯被改判为实刑的,其已执行的缓刑期间能否折抵刑期?编辑同志:某县法院曾判决一起共同盗窃案的主犯王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判决执行后,检察机关认为量刑畸轻,提出抗诉。经再审法院开庭审理,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三年。王某在逮捕十个月后被一审法院释放执行缓刑,六个月后被依法收监执行。请问:应如何计算王某的执行刑期?对王某已执行的六个月缓刑能否折抵刑期?陕西省镇巴县人民检察院庞明山庞明山同志:缓刑作为一种刑罚制度,是指对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间内有条件地暂不执行原判刑罚。如果遵守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人民调解》2007,(11):42-42
问:我和前妻于2004年离婚,有一男孩当时5周岁,判随母亲生活,我支付部分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各付一半。小孩现已上小学二年级。最近孩子来我处时,我发现前妻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孩子的姓氏改了。请问,我前妻的做法对吗?我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法制与社会》2011,(11):61-61
编辑同志: 我与郑某结婚后生有一女,后因感情破裂经法院判决离婚,3岁的孩子随郑某生活。离婚后我即外出打工而两年未归。上个月,家父来电话说我前夫郑桌已经再婚,并将孩子送给了他人,还签订了收养协议。我闻讯后迅速赶回,找到收养人要求领回孩子,但遭到对方一口拒绝。请问:作为孩子的生母,我有权领回被前夫擅自送养出去的孩子吗?  相似文献   

16.
《法庭内外》2010,(10):57-57
法官:李某在我承包的采砂场上班十几天即溺水身亡,法院判决我应支付其亲属死亡赔偿款15万余元。判决生效后,当我前往法院交纳案款并要求从中扣除李某生前向我借的1万元时,法院工作人员未予准许。请问:死者生前借款能否抵扣死亡赔偿款?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张某诉王某离婚一案,法院判决张某每月可探视儿子一次,定于每月第一个星期日,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由张某接送。由于王某阻扰张某行使探望权,张某申请法院执行。对此案如何处理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对张某的探望权法院已作出判决,王某的行为违反了婚姻法第四十八条之规定,应依法对王某强制执行,并要求王某所在单位协助执行,经教育王某仍不履行法律文书确认的义务,可按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对王某进行民事制裁。另一种意见认为,张某、王某离婚后因探望儿子之事经常争吵、辱骂,甚至威胁,不利于儿子的身心…  相似文献   

18.
《江淮法治》2013,(12):55-55
编辑同志:我于2012年5月向法院起诉要求与妻子离婚,8月份法院判决不准离婚。按照法律规定,如果没有新情况、新理由,我要在6个月后才能再次起诉,请问我应当按照什么时间计算这6个月?是从2012年8月开始计算吗?读者:李安全李安全同志:  相似文献   

19.
《法庭内外》2008,(8):57-58
我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的被告,因对欠款金额产生争议我一直未将贷款付给原告董某,董某遂把我起诉至法院。2007年7月5日法院判决我在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给付董某人民币1.2万元。判决后,我因申诉一直未履行。同年9月10日,董某向法院申请执行。2008年3月法院根据我的申请对原案进行再审后改判由我在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给付董某人民币8000元。  相似文献   

20.
法律如何裁断科学?──评“邱氏鼠药”案的一审判决崔敏自从“邱氏鼠药”引起诉讼以来,几度沸沸扬扬,成为数十家报刊跟踪报道的热门话题。对于法院能否对本案作出一个符合科学而又客观、公正的裁断,人们翘首以待。1993年12月29日,本案的一审判决结果揭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