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业亮 《美国研究》2023,(1):9-34+5
当前美国反种族主义斗争的一个主要方面,是知识左翼在文化教育领域开展的反种族主义思想运动。这一运动主要以“批判性种族理论”和“1619项目”为理论框架,以在公立学校和联邦政府机构开展相关教学和举办多元、公平、包容的培训为主要形式,通过揭示美国种族主义长期存在的历史、制度和思想观念上的深层原因,鼓励民众加入反种族主义斗争。在推动“反种族主义”相关理论和观念传播的同时,该运动也引发了“白人至上”论者与少数族群和民权团体之间、种族自由主义与种族保守主义之间、两党之间以及知识界围绕美国是否存在制度性种族主义,是否应在公立学校开设“1619工程”和“批判性种族理论”课程而展开的涉及政治、立法、司法和学术的激烈争议。知识左翼反种族主义思想运动的兴起是对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之后种族问题仍持续存在的一种理论上的反思,也是对近十多年来特别是特朗普执政后美国兴起的白人民族主义运动的一种回击。在本质上,它反映了在美国种族和族裔、人口和文化多元化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美国人所面临的身份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历史认同的危机;同时也说明教育和思想文化领域正在成为美国种族斗争的又一个战场。  相似文献   

2.
日本第22届参议院选举后,由于民主党与国民新党组成的执政联盟丧失了在参议院的多数席位,“扭曲国会”再次出现,致使日本政党政治的局面曼趋复杂。综合运用计量分析和实证描述方法,通过权力、制度、选民3个层面,以政权运营的状况、选举的非代表性缺陷、选民偏好和舆论影响为视角对参议院选举后的日本政党政治进行全面分析,将有助于深刻理解当前日本政党政治的生态环境及其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准备,在日本文部科学省、外务省、有关大学及国内外教育机构的协助下,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协会于2002年6月16日在日本15个都道府县和印度尼西亚等地举办了首次“日本留学考试”,共有16,291人报名参加此次考试,其中日本国内为7,777人,海外为8,514人。2002年11月17日,举行了本年度第2次“日本留学考试”,有90所国立大学、46所公立大学、185所私立大学以及2所国立短期大学、11所公立短期大学、69所私立短期大学加盟,通过这一考试录取大学本科或大专层次的外国留学生。实施“日本留学考试”是日本留学生制度和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4.
积极吸纳高水平外籍人才是日本重要的国家战略。2012年日本正式出台了“高度人才”积分制度,该制度对日本经济产业、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高度人才”积分制度出台的背景、制度框架及其4次修订轨迹发现,该制度服务于日本的国家战略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修订思路主要体现在降低给分条件、增加项目分值、加大优待措施力度三个方面。从日本近10年“高度人才”认定数量观察,可以说数次修订工作卓有成效。“高度人才”积分制度与日本留学生政策、入境管理政策、移民政策相辅相成,为日本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国亦早已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因此应关注并借鉴日本的引才举措。  相似文献   

5.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发展中的转折时期,它拉开了日本近代史的序幕,促使日本从落后闭塞的封建国家成功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跻身于世界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期间,日本政府大力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积极师法西方列强,发起了日本近现代历史上的“第一次教育革命”,日本近现代高等教育即肇始于这一时期。从1877年日本第一所新型高等学校─—东京大学的诞生,到20世纪20年代末,日本近代高等教育体系基本确立。其标志是“第一,高等教育制度和法规初步完善,包括了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专科…  相似文献   

6.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废除了身份制度,贵族制度也随之消失。但封建时代的许多旧俗仍然不可避免地残存下来,并在现代日本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小视的影响。其中,“世袭议员”现象就是最为典型的政治文化遗产,折射出日本政治中某些传统的潜规则。日本政坛长期以来存在的“家族世袭”现象,在某种意义上对过去几十年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世袭”现象也使日本政坛的关系过于复杂化,权钱交易丑闻时有发生,增加了政治和经济改革的难度。日本大选使得民主党和自民党在这一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世袭议员”制度的政治传统面临着改革的压力,然而日本民族文化深远的影响力同样不容忽视。关注2009年日本大选背景下日本有关“世袭议员”现象的争论,从制度成因变化的角度分析日本政治的传统与变革之争,并尝试对“世袭议员”现象的前景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7.
日本理想的教师形象、养成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教育之林中,日本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它虽不是尽善尽美,但它在为日本提供一个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经济,一个具有高度教育水平的民众,一个犯罪和暴力比较低的文明以及一个具有健全的、可信赖的社会等方面获得了无可争议的成功。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日本不断调适理想的教师形象与教师养成制度之间的关系,培养了一支职业能力强。有敬业精神、受人尊敬、待遇优厚的职业师资队伍。一、二战前的“圣职者”教师理想与“封闭型”师范教育制度古代日本文化教育长期深受中国的影响,具有深厚的儒学师道传统。当时还没有专门教授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8.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实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政策,积极引进欧美经济制度和社会文明,股份公司制度也被照搬进来。但是,由于文化的历史积淀,东西方不但有着截然不同的企业观,而且企业的经营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战后,通过解散财阀和企业制度的调整改革,日本结合本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逐步确定了有别于欧美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了以法人所有权为主要特征的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9.
“能源安全认识”是制定和实施能源政策的前置条件,能源政策是“能源安全认识”的观念产物。战后日本对能源安全的认识,在形式上呈现出从“单一能源安全观”到“综合能源安全观”的结构转变,在内涵上呈现出“煤炭安全观”—“石油安全观”—“3E安全观”—“3E+S安全观”的演进逻辑。“煤炭安全观”与“石油安全观”,都是以单一能源为主的安全观,在政策设计上体现的是“增量至上主义”。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深化了能源安全的认识内涵,即:在原来“单一能源安全观”基础上,嵌入了“经济效率”和“环境保护”。然而,311大地震与福岛核事故的爆发,暴露出日本以协调“稳定供给”“经济效率”“环境保护”为中心的“3E安全观”的缺陷。对此,日本在“3E安全观”的基础上又追加了能源安全性,即:将安全性与稳定性、效率性、环保性进行平衡统一的“3E+S安全观”。俄乌冲突后,日本对能源安全的认识有了新变化,如:从“防守型”应对能源地缘政治风险转变为“积极参与”全球能源安全治理、推行“脱俄”与“脱碳”并存目标等。  相似文献   

10.
日本人口减少及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使日本面临严重的人口安全问题。日本人口安全问题的基本特征为日本人口减少及少子老龄化趋势严重、生产年龄人口及劳动力严重短缺、人口过疏地区及限界村落急剧增加。日本人口安全问题已对日本国家财政及国民生活带来沉重负担,国内政局受“银发民主主义”影响趋于保守,自卫队兵员及国防安全受到影响,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削弱。日本正在通过“老龄社会对策”及“少子化社会对策”增加人口数量,改善人口年龄结构,增强人口综合素质,保障日本人口安全。同时,还力求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举措,如社会保障与税收一体化改革、构建地域综合照护体系等措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地域共生社会,缓解人口安全问题及其对未来走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技能型人力资本无疑作为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日本企业培养技能型人力资本表现出大企业青睐专门技能学校毕业生、企业培训与公共职业培训紧密结合、由员工本位主义向以企业本位主义转型、企业日益重视员工职业培训等新特点。日本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不仅继续发挥在职培训、脱产培训、自我开发、函授培训和轮岗培训等传统模式作用,而且还创新了GPC和工业学园等新模式。日本相关经验启示我国也要重视和加强企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注重企业培训与公共职业培训相结合、不断创新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模式。  相似文献   

12.
日本企业高管的薪酬水平及其未向国际高水平靠拢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企业员工工资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平的情况下,企业高管年薪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并没有向国际高水平靠拢,更没有向美国看齐。这与日本特有的社会意识、传统的经营思想、日本式企业制度、主流经济和民主化改革、法人所有制、没有照搬美国职务工资、董事报酬规程和高管激励机制、政府控制特殊法人CEO年薪、外资企业少以及社会舆论制约等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日本一向以重视教育著称,二战结束后,面对一片废墟,把发展教育放在首位的举措,更是令世人折服.但是,日本教育政策的另一面,即在重视发展本民族教育的同时,限制、排斥异民族的教育,则反映了日本教育政策的狭隘性,与标榜自己为教育大国的称号是不相称的.二战后日本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学校教育法>.按照<学校教育法>的规定,在日本的华侨学校不属于"正规学校"系列,而属于"各种学校"系列,致使华侨学校的发展受到了束缚和限制,这反映了日本政府狭隘的民族主义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防止经营者使用的不当格式条款或不当经营行为对消费者造成损害,日本的消费者团体可以向法院提起禁令请求诉讼。这一具有强烈公益色彩的诉讼制度提高了消费者保护的实效性,减轻了消费者个人维权负担。但这一新制度所存问题尚多,需继续给予完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在广义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影响下,日本专门学校制度产生了,它旨在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量的增加及社会对多种实用型人才的需要,它的产生完善了日本高等教育体系。本文论述了日本专门学校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了专门学校制度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方面的突出作用,提出了我国应借鉴日本专门学校制度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6.
As is clear from the historiography of the US decision to use the atomic bomb on Hiroshima, the judgments of historians are relative to the time, place, and perspective from which they are writing. There are four major schools of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cision. First is the orthodox view that was offered by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decision. Second is the revisionist view of historians writing during the era of the Vietnam war who adopted a much more critical interpretation. Third is an interpretive school that gives weight to the Japanese role and responsibility. Finally, the author's view is found in a more long-range perspective that finds the momentum created by President Roosevelt's unconditional surrender policy as the decisive factor. This policy provoked unconditional resistance in the Japanese military. By 1945 the legacy of Roosevelt's policy was firmly embedded in American public opinion. Historians have reached no consensus among these different interpretive schools.  相似文献   

17.
鉴于日本对华公共外交因中日两国间的历史问题和海洋权益争端问题而逐步凸显出相应的实施困境,长期以来日本对华公共外交处于持续低迷的状态。日本对华公共外交的实施困境表现为内外制约性、迟滞性、顽固性与整体失调性。随着日本对华公共外交实施困境的长期延续,其在对华政策与中日关系方面的作用随之显现,并伴有扩散效应。对于实现日本对华公共外交的破解,日本需要积极改善对华政策中的相关节点,为中日关系真正的发展做出必要的准备与贡献。  相似文献   

18.
日本近代的“公德”“训言”,是对近代日本国民遵守“公德”规则、规范的行为指导,并且以简单易记、容易理解、便于操作的表达方式体现。日本近代“公德”“训言”,是近代日本政府重视“公德”提升的产物,是落实统治者国民道德教育方针的手段之一。日本近代“公德”“训言”,其主要内容包括“消极公德”的“训言”和“积极公德”的“训言”。“公德”之“训言”以“训言”的方式告诫国民要有所不为、有所为。日本近代“公德”“训言”,是与道德的其他“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道德诸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是道德诸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日本近代“公德”“训言”以及道德的其他“训言”,对于促进日本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对于提高整个国家的“公德”水平,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In 1960, Ienaga Saburō, Professor of Japanese History at Tokyo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and the author of many books on Japanese history, began a long series of court actions to have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s system of certifying all textbooks used in Japanese schools declared unconstitutional. In the following essay, written exclusively for the Bulletin Professor Ienaga provides an historical background to government control of education in Japan and reviews his long struggle against government censorship of books used in Japan's schools.  相似文献   

20.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短板。加强基础性的制度建设,是总结疫情教训、推动危机转化的关键。我国城市灾难应急医疗救援体系的建设可借鉴国际社会在修复理念、救灾体系、应用平台、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先进经验,通过采取法律体系建设、健全机构和完善基础设施、社会化普及等手段,尽快补齐短板、堵住漏洞、强化弱项,切实提高我国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