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球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已取决于知识和科技创新。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已被视为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资本;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手段。研究培养创新人才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当前高教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今天,经济的增长方式主要靠知识资本的投入,即无形资产的投入。从产业角度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过程, 就是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相伴而行的过程。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先导产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为了实现企业的知识管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必须重视人的知识化,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世界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将是人才竞争的世界。加强对人才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将有助于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必须了解和把握人才资源的能动性、时效性和再生性等特性,深刻认识知识经济条件下对人才需求的新特点和人力资源在企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别要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人才资源开发的相应战略。  相似文献   

4.
科学地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的人力资源,合理开发人力资源,对企业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十分重要。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运用可促使人力资源的开发、使用的特点,我国应适应改革开放、国际接轨的需要,积极探索、推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  相似文献   

5.
下一世纪人类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经济发展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这是与前面几个经济时代的发展模式截然不同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经济的直接驱动力被提到空前重要的高度.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人类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是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创新高等教育的思路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的创新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要探讨企业的创新管理这个话题呢?因为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今后一个企业的发展,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于资金、资源,更重要的是拥有知识。但这个知识不是固有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创新的知识———不断创造、提高、改善、升华的知识。因此,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过程中,企业管理的创新力度要不断加强、提高。这里包括人力管理创新、物力管理创新、财力管理创新。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创新管理的内容与形式要多样化。第三点,创新管理要与时俱进,步伐要加快。这三点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相似文献   

7.
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以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全球性市场经济正在形成。人类的未来和国家的繁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有赖于创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知识特别是科技知识 ,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已被广泛证明 ,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的国家 ,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青年是民族的希望 ,国家的未来。知识经济时代对我们的青年干部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提高企业领导绩效。信息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使企业领导者面临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即按照信息经济发展规律,通过更新管理方式和方法来提高企业领导绩效。本文认为,实现速度管理、知识管理、安全管理及其科技管理,是信息经济时代企业领导者进行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企业领导绩效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引擎,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最新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图书馆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行为主体之一,其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图书馆要充分树立知识管理的理念,开展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10.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领域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从产品主战场转移到了体现其价值的知识和技术的主战场,科技创新的速度和知识应用的能力成为重塑世界经济格局的决定因素。作为重要知识源和智力库的高等院校,地位明显上升,作用显著增强,它们被推到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和新世纪经济竞争的前沿,成为经济高速发展的引擎。在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大学与企业的结合成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潮流。在我国,大学发挥其传播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生活世界和质性研究的认识深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领域中的混合方法应用越发普遍.本文对混合方法特别是三角交叉检视方法,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的实践,进行初步总结.同时,对混合方法及其背后的方法论、认识论等问题予以讨论;希望借助这些讨论,能就当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领域在构建面向“中国问题”的研究范式过程中,对既有的研究高度依赖外源、功能定位缺失等问题进行剖析,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的到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人类社会已经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这种变化将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及世界经济发展方式带来剧烈的影响。在这影响当中,作为经济核算的核心人员———财务人员,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已经摆在了财务人员的面前,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财务人员应有与时俱进具有时代创新意识和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提高自身素质两方面着手,深入剖析知识经济时代财务人员应该具有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的内涵是 :以智力资源的占用、配置 ,以科学技术为重的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知识 ,不仅是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在内的广义的知识体系 ,而且包括知识的生产、积累、应用 ,尤其是知识进步及更新的能力 ,它将在经济的发展 ,财富的增长中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乃至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财富的增长 ,将越来越主要地取决于或依赖于知识生产的水平、知识进步的程度、知识创新的能力。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 ,国…  相似文献   

14.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综合性教育“十五大”报告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展望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逐步占居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将远高于以往任何时代。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的水平。因此,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纷纷把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作为迎接21世纪的基本国策,以抢占新世纪国防科技和…  相似文献   

15.
人才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女性人才是一个重要的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女性人才资源开发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从外部环境和女性主观因素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浅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能力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生产力的经济,知识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知识的重要性使知识的载体--人才的地位更加凸显,并对人才的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经济的本质是能力经济,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具有不同与其他经济时代的特点,探讨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能力的结构层次,对于开发人力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市场在变化,技术在变化,时代在变化。变革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对我们所有中国人来说,这是一种新的挑战,也是一种新的机遇。如果我们不能充分认识到这种现实,那么我们永远不能领导世界经济,永远不能在技术、质量、生产上领先,永远不能与西方发达国家竞争,永远只能被动甚至“挨打”。对中国企业管理而言,当前迫切的任务就是了解世界最新的管理创新和管理技术的新思维,创造一种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管理模式。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对经济及其管理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必须采取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即通过学习新的知识和思维,以强化应用为手段,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是指知识作为一种独特而无限的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的经济。它是工业经济时代的继续和发展,是高新技术、智力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是知识;企业和国家经济成功的决定因素是搜集和利用知识的效率;劳动力市场中对于高度成熟的技能工作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加;经济运行更依赖于政府,政府对于知识生产的支持和资助是维持以知识更新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社会投资的重点是研究与开发、教育、培训。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成长已从主要依赖资本积累转向依赖知识的积累与更新。企业管理要适应企…  相似文献   

19.
欧美等发达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做法有:注重科技创新与应用;改进生产和管理方法;及时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干预政策;强化市场机制在竞争性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亚洲一些新兴国家和地区则更加强调资源的合理配置、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技术引进等。为此,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要素,是社会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条件。在经济发展中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以及科学技术知识的储备和运用,对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内将存在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劳动人事部门的高度重视。解决失业和再就业问题与人力资源的开发关系密切。失业和再就业问题,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